鲁人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第二单元《长恨歌》质量检测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骊宫(lí)
悄然(qiǎo)
回眸(móu)
千乘(shènɡ)
B.鼙鼓(pí)
仙袂(mèi)
花钿(diàn)
霓裳(ní
chánɡ)
C.钗擘(bò)
马嵬(wéi)
阑干(lán)
迤逦(yǐ
lí)
D.参差(cī)
临邛(qiónɡ)
人寰(huán)
绰约(chuò)
解析:选C。C项,“迤逦(yǐ
lí)”应为“迤逦(yǐ
lǐ)”。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宇:统治国家
B.临别殷勤重寄词
殷勤:反复多次
C.雪肤花貌参差是
参差:仿佛
D.玉容寂寞泪阑干
阑干:眼泪流干
解析:选D。D项,“阑干”是纵横的样子。
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六宫粉黛无颜色 B.可怜光彩生门户
C.云鬓半偏新睡觉
D.为感君王辗转思
解析:选D。A项,“颜色”是“姿色”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B项,“可怜”是“值得羡慕”的意思;C项,“睡觉”是“睡醒”的意思;D项,和现代汉语意思一致,是“翻来覆去”的意思。
4.从修辞的角度看,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A.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解析:选C。A项,夸张;B项,对偶;C项和例句一样,都是比喻;D项,顶真,也称顶针。
5.名句名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惊破霓裳羽衣曲。
(2)夕殿萤飞思悄然,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穷碧落下黄泉,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渔阳鼙鼓动地来 (2)孤灯挑尽未成眠 (3)两处茫茫皆不见 (4)梨花一枝春带雨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自“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是从哪些角度表现李隆基的思念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情景,物是人非;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历久弥新;从心情,度日如年。写李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悱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象地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
7.“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两句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既结束上文,以想入非非表明思念之深;又开启下文,以想入非非生发出道士招魂。
8.诗歌为什么要从人间写到仙境?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感动道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士寻找到玉环魂魄,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
9.诗歌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三、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10~12题。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马 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 嵬
[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0.对以上三首诗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首诗中,①诗为古体诗,由标题《长恨歌》即可看出为歌行体,②③诗为近体诗。
B.①②③诗均为近体诗。
C.①③诗为古体诗,②为近体诗。
D.①②③诗均为古体诗。
解析:选A。近体诗有较严格的句数、字数、音韵、格律限制,古体诗则没有。
11.对三首诗的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首诗均取材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
B.在立意上,①诗第一句便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C.在立意上,②诗认为李、杨二人的生死别离和民间的疾苦离情都值得人们同情。
D.③诗在立意上别出心裁,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唐玄宗。
解析:选C。从②诗第一句来看,并没有肯定李、杨二人之意。
12.对这三首诗的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②诗用“银河”来比喻夫妻离散。“石壕村”、“长生殿”暗含两个典故。
B.“莫愁”多指美女,③诗最后两句意为作为帝王的玄宗还不如普通人家的丈夫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呢!
C.③诗和②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语句,立意也是相同的。
D.《长恨歌》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长恨”题旨,给读者留下了袅袅清音,让人回味。
解析:选C。二者立意并不相同。③诗重在讥讽、指责唐玄宗,②诗则意在表达应关心、同情普通百姓。
四、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 ①觉:醒。
13.这首诗的题目是《早兴》,诗中是怎样体现出“早”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晨光出照”、“初打开门鼓”体现“早”字。“新脱冬衣”体现早春的气息。
答案: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晨光、鼓声体现“早”字。通过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画,隐隐透露出春天来临的气息。“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
14.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诗句“新脱冬衣体乍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从细微处入手,分析其中包含的情趣。
答案:“新脱冬衣”以动作暗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5.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虫切切”“行人绝”“独出门前”体现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望野田”所见,月光朗照的优美景色,又排遣了心中的寂寞。
答案: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
16.《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扣住诗歌“一味真朴,不假妆点”的特点回答即可。
答案:合理。本诗采用白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描写了乡村秋夜的凄清和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用自然景物的变换来体现诗人情感的变化,写得不着痕迹,朴实无华,余味无穷。
五、语用运用
17.在招聘会上,某公司的考官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说了下面的话。请写出考官的言外之意,并为大学生设计一段简明、得体的应对的话。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
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
应对: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我有幸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九江因为白居易曾被贬谪于此而更具有文化意蕴。琵琶亭为九江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始建于唐代,相传为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处。
琵琶亭高20米,双层重檐。亭院正中有白居易的汉白玉雕像,风度翩翩。围绕此亭建造的仿唐园林,占地3300平方米。
如果你是导游,琵琶亭上你如何讲解白居易与琵琶女的故事?不少于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主题,紧扣白居易与琵琶女的命运认同感。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