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2.能记住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3.通过练习连接仪器,熟练基本操作。
4.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5.认识分解反应。
6.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1.催化剂的概念。
2.催化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
3.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的作用吗?
4.空气中有多少体积的氧气?
5.实验室有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推进新课
(一)如何制取气体(以高锰酸钾为例)
【观察】请用3分钟仔细观察课本P37图2—14,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此装置适合于用哪种状态的物质来制取氧气?
3.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讨论交流】阅读课本P45-46页,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一下问题。
1.加入药品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如何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什么在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否则会产生什么后果)
5.说出实验室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它们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6.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7.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如何验满?
8.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归纳小结】
1.实验室装配仪器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2.总结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形成全班共识后记在下面。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制取2瓶氧气,完成实验2-5。
(二)工业上制取O2
【阅读】用2分钟认真阅读课本P40资料。回答问题:
1.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原料是什么?
2.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
3.工业上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第二课时
分解反应
阅读课本39页内容讨论:分析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固体、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分解反应是
物质生成
或
新物质的反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四)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提出问题】为什么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要加入二氧化锰?
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我们以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作为探究。
【猜想与假设】⑴MnO2能放出氧气,加入它可以制取更多的氧气;
⑵MnO2
能
⑶MnO2是反应物,加入的MnO2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加热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C.常温时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试之
D.在C实验的剩余溶液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可重复几次)
【解释与结论】在常温下,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不能产生足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起的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就能迅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
【阅读】课本39页内容讨论归纳: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
,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
的物质。
催化剂的特点:一变(化学反应速率变)
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催化剂都是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吗?你能举例说明吗?
【知识总结】
实验室制取O2的实验步骤:
(谐音记忆:茶庄定点收利息)⑴查:检查装置气密性;⑵装:装药品;⑶定:固定装置;⑷点:点燃酒精灯加热;⑸收:收集气体;⑹离:从水中撤离导管;⑺熄:熄灭酒精灯。
2.工业上大量制取O2的流程:
●附:一些常见的制气装置
【布置作业】
空气
空气
除去二氧化碳
干燥
(
)
降温
加压
升温-196℃
液态氧
升温-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