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地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地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04 19: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关于区域的内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
B.区域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2.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C.北方民居房檐宽
  
D.同高度楼房,北方南北楼间距比南方大
3.
下列有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
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最小
C.
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越小
D.
产业结构能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4.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吐鲁番盆地
5.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6.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米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完成7-9题。
7.西电东送三大通道电力输出地中有坑口火电的通道是(

A.北通道
B.中通道
C.南通道
D.北通道和南通道
8.桂、滇、黔三省区的电能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该三省区蕴藏量最丰富的常规能源是(

A.水能、煤炭
B.水能、石油
C.石油、煤炭
D.天然气、生物能
9.西电东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错误的是(

A.把东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B.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C.东西部优势互补,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D.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完成10~12题。
10.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天山
D.内蒙古高原
11.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A.利用风力发电
B.兴建小水电站
  
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
12.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利用地下水资源
D.工矿开采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3-1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农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砍伐
D.过度养殖
14.该地不少地区土地退化严重,易发生(

A.沙质荒漠化
B.石质荒漠化
C.红色荒漠化
D.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据此回答15-16题。
15.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
16.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②大风频繁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过度放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7~18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7.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19~22题。
19.关于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的连线,正确的是(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20.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21.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22.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23~25题。
2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
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abc
B.adbc
C.dbac
D.dcba
2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25.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水能
B.b——煤、石油
C.c——石油、煤、天然气、水能
D.d——煤、石油、水能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于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据此完成26-27题。
26.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7.地球因“得天独厚的位置”成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
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8.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
A.重力
B.核裂变
C.太阳辐射
D.风能
29.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能会造成(
)
A.指南针失灵
B.大幅降温
C.阴雨连绵
D.强烈地震
2012年伦敦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开幕,于2012年8月12日闭幕。回答30~31题。
30.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下列哪个城市的白昼最长?(
)
A.北京
B.哈尔滨
C.青岛
D.
广州
31.若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的4时开始,此时国际标准时(0时区)为(
)
A.17

B.18时
C.19时
D.20

32.夏至日时分,下列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 (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
汕头
33.下图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4.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
A.
雨后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据中央气象台2009年11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8日预报: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将下降8~10℃,伴有降雪。据此完成35-37题。
35.
“未来三天”影响东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A.低气压
B.暖锋
C.冷锋
D.高气压
36.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状况是(
)
A.
气温低、天气晴好
B.
气温低、阴雨天气
C.
气温高、天气晴好
D.
气温高、阴雨天气
37.该天气系统过境带来的影响有(
)
①低温造成冻害
②暴雨摧毁房屋
③降雪阻塞交通
④大风净化空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38-4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8.c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
向斜
39.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
A.
a
B.
b
C.c
D.d
40.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
(
)
A.

B.

C.

D.

41.印度洋半岛和阿拉伯半岛都属于六大板块中的(
)
A.亚欧板块  B.印度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42.干旱地区引起岩石风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气温变化
读右图,完成43-45题。
43.
图中M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44.主要由M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
A.喜马拉雅山
B.长江三角洲
C.东非大裂谷
D.维苏威火山
45.
图中表示日本富士山顶部岩石形成的是(
)
A.

B.

C.

D.

读右图“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46-47题。
46.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
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D.大陆西岸从低纬向高纬流
47.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有减湿作用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有增温作用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据此完成48~50题。
48.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
C.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
D.臭氧空洞扩大
49.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太阳活动变化
B.火山喷发
C.耕地面积扩大
D.二氧化碳排放日益增加
50.为达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
③大量发展火电
④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51.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52-53题。
52.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下垫面状况
C.黑龙江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海陆位置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纬度位置
53.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
A.农业

B.工业

C.金融贸易

D.服务业
54.在华北地区耕地多,在干旱季节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可能会出现的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A.次生盐渍化
B.水土流失
C.岩石裸露 D.土地沙化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55-56题。
55.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6.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
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可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
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体会议于2004年10月2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温家宝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读图回答57-6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南水北调输水线路示意图
57.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金沙江、岷江将水调到黄河
B.东线方案调水线路全部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矛盾
D.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会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8.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
D.黄河是“地上河”
59.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选择正确答案( )
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农业耗水量大
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
C.中线要两次跨过黄河到华北
D.三条路线中,中线水量最大
60.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 )
①长江下游水量减少,其通航能力会大大降低
②有效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
③南方与北方的生态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④彻底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61.下列有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
B.将农牧产品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东部
C.优先安排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
D.充分发挥三个地带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62.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扎设草方格沙障
B.人工清除地表沙质沉积物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D.引渤海水到新疆,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63.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原则的是(  )
A.洞庭湖区围湖造田,提高人均粮食产量
B.黄土高原发展垦荒种植业,解决粮食不足问题
C.江南丘陵结合植树造林,提高经济林种植面积
D.内蒙古高原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回答64题。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6~8月降水量
12月~次年2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主导风向
—6.4℃
23.8℃
429mm
85mm
685mm
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
64.关于该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
①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经济作物是甜菜
②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
③农作物一年一熟
④农作物两年三熟
A.①
B.②
C.③
D.④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65-66题。
材料一: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由南到北将形成四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带和一个经济区,分别是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和东北经济区。
材料二:“泛珠三角”的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缘于珠江流域,包括闽、赣、桂、琼、湘、川、滇、黔、粤九省区,该区域地域辽阔,相互联系密切,再加上港、澳,习惯称“9+2”。
65.我国四条经济带中,自然带分布明显体现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有
A.珠江经济带
B.陇海-兰新经济带
C.京津-呼包银经济带
D.长江经济带
66.关于泛珠三角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在我国的湿润区和季风气候区
B.地域涵盖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C.是我国地势平坦、能源丰富的地区
D.森林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67.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68.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A.航运、发电和灌溉
B.防治水污染,净化水源
C.鱼类洄游产卵,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D.调节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抵御洪水
69.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A.净化城市空气 B.减轻酸雨危害
C.防止水土流失 D.减轻“热岛效应”强度
70.区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组合合理的是(

A.四川盆地——绿洲农业     B.宁夏平原——灌溉农业
C.长江三角洲——大牧场放牧业  D.洞庭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卷
答案
1-5
CDDBD
6-10
BDAAD
11-15
ABACB
16-20
DCDDB
21-25
CBDBD
26-30
BDCAB
31-35
DDBDC
36-40
ACBCD
41-45
DABBD
46-50
ACCDB
51-55
BBAAC
56-60
BDCAB
61-65
AD
AC
CD
BD
BC
66-70
AB
BD
AD
AD
BD




岩浆
喷出型岩浆岩




沉积岩
M
变质岩
侵入型岩浆岩
图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