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06 09:3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言:
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起文章来”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是五岳寻仙,浪迹山水.他是”梦长庚星而诞”,死又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政治上却屡屡受挫,他----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的评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
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排挤出京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自卷舒李白:诗风豪迈奔放洒脱,创作了大量的饮酒诗和游仙诗。借以超脱现实。
若论章法的严谨,用典的巧妙,对偶的工整,未必比别人高明多少。(比不了杜甫)
若论比喻的新鲜,想象的奇特,夸张的大胆,虽有过人之处,但也产生不了如此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其原因何在?
以气夺人:气的充沛与浩大是盛唐文化的特点
李白诗有盛唐气势
气奇—超凡的创造力,夸张的意象。
气逸—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诗风飘逸不
群,才情奔放不受拘束。
气壮—强烈的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乐观
自信,纵有深沉的苦闷和郁愤也自信。
气骨—有傲骨,不屈身,粪土权门、蔑视
富贵。有仁人志士的高贵节操。清平调(其二) 名花倾国两相欢(名花--牡丹,倾国--美
人。两美合为一美)
长得君王带笑看(带笑看:牡丹、美人、
玄宗三位一体,笑而释恨)
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即君王,君王带
笑自然无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李杨赏花地点。人倚
阑干赏花观美人,多么优雅风流)
一、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一个信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 ?????蜀长安齐吴
越汉水梁
宋返回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江夏洞庭湖庐
山金陵扬州淮南姑苏荆门 安陆襄阳终南山洛阳齐州镜湖天姥山李白一生漫游图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yù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sù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d àn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 ōng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解题,进入本诗?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梦游:梦中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佛洛意德认为文学家的创作是做白日梦,那本诗就是李白做的一个白日梦。
?注音与释义语天姥 yù-mǔ 天台 tāi 剡溪shàn
渌水 lù 木屐 jī 殷岩泉yǐn(震响)
澹 d àn(安静) 訇 h ōng 鸾luán
瀛洲 yíng 赢钱 yíng 嬴政 yíng 羸弱léi
栗lì 战栗、不寒而栗、火中取栗
粟sù 沧海一粟。
不辨菽麦shū(分不清豆子麦子、缺乏实际知识)míng 冥 苦思冥想、冥顽不化、
冥暗、 冥王星、冥府
míng 溟 溟濛=冥蒙
míng 暝 山居秋暝(天黑)
míng 瞑 死不瞑目
míng 螟 螟虫 螟蛉信—确实、的确、实在
三山五岳:三山—三座仙山,蓬莱、方
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明灭:忽明忽暗。 向天横:遮住天空
势拔:高过、超出 倾:拜倒
青云梯:直上云霄的山路。
空中:半空中 因之:依据、凭借
迷花倚石:迷恋,依倚着石
忽已暝:不觉天黑了。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
列缺:裂,闪电
洞天石扉:仙府的石门。
青冥:天空
金银台:金银筑就的宫阙。齐读①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yù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1.思考: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以虚衬实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用???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衬托的手法? 小结:第一段写入梦之由。? 第一段??入梦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
手法:夸张、对比衬托、虚实结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sù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d àn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 ōng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读 读 读 背 背 背诵读并分析②段?? 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月下清丽之景——1至3句
(飞:夸张,形容心情急切。送:拟人)? 梦游天姥??日升明快之景——4、5句(引人入胜景)? ?山中奇幻之景——6至10句
(殷:作动词用。栗、惊:使动用法) 天空盛大之景——11至13句????烟霞如仙人? ?梦醒——14至15句? 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梦游过程 梦(因) ”飞、送、著、登、见、闻、连、倚、忽”
------急切 兴奋
“青云梯” “见海日” “闻天鸡” ------轻松愉快梦(境) “熊咆 、龙吟、深林、云雨、霹雳、崩 摧、洞天、霓裳、仙人” 梦(感)惊起长嗟惟失-------惆怅失落内容事件意境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洞天仙境洞天雷洞天门洞天境洞天仙:霹雳:石扉日月照金银台霓衣风马虎瑟鸾车麻列纷下神奇壮丽
和穆陆离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梦游之景
天马行空
想落山外想象夸张浪漫主义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讲解一些李白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性格作提示)???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 
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结构提纲
(一)写天姥山的雄奇壮丽
(二)梦游过程

(三)慨叹述志,归结”留别”题面
揭明主旨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诗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支撑相互解释的。”读至此,再体会1、2两段,我们心里豁然开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体现了诗人所羡慕的人格形象吗?富丽堂皇,超脱尘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吗?抒情主人公最后发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为梦中图景心旌激荡的结果吗?我们知道了,诗人对壮丽奇伟的崇高美的向往,正是因为人生征和的激情的驱动,虽然有苦闷,但洋溢着热情!诗歌也由此气势流注,奔放飘逸,形成了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 1本课重点字词? ◆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字?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 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 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2◆找出文中的多义字? ????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 (通“渡”,渡过、越过)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谱曲)
度足而居 (读duó衡量)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限制)
度治威严,整法度 (制度、法制)
相如度秦王虽斋 (读duó估计) 3◆信 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相信)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音信)确认多义词在文中用的是哪一个义项。
例: “一”1、一人、一桌。(《口技》)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岳阳楼记》 3、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察今》)4、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石壕吏》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 《曹刿论战》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出类拔萃(突出)
拔剑自刎(拔出)
不久,拔二十城(攻取)
秋风朔,大风‥‥松柏斯拔(拔起来)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提拔)◆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2、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3、使动用法? 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
板书设计:
?入梦缘由?-----入山情景------登山情景?-----梦中仙境?-----.梦醒时分?-----醒梦留别?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亦接触不少李白的诗歌,请你任选一首,?谈一谈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然后按自己的理解诵读该诗。(幻灯屏幕上摘选的?四首可供借鉴,亦可另行选择。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讨论,然后再选派代表发言。)?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 , 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月亮因为天色不明朗而愁苦、哭泣。半开高楼的墙壁上在月亮的斜照下变得惨白。?那月上仙女所乘车的轮子因沾染了露水而显得雾蒙蒙的。?我和那佩戴着鸾配的仙子在月宫中相逢。?看着海中三座神山的沧海桑田,在天上也不过只有白驹过隙般短暂。?遥望整个神州大地的九州,与之相比大海就像一杯水一样。
1—4句:看见月亮,转眼云雾四合、细雨飘飘,然而又云层裂开,月亮皎洁,诗人飘然进入月宫。
5—8句:诗人尽情幻想,飞入月宫,看到大地上时间流逝和景物的渺小(时间短促空间渺小),顿生人事沧桑之感,想排解心中的苦闷。 李贺
冷眼看世界赏析   浪漫主义诗歌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特。此诗写梦游月宫的情景,前四句写在月宫之所见;后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的感觉。诗人的用意,主要不在于对月宫仙境的神往,而在于从非现实的世界冷眼反观现世,从而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李贺在这首诗里,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俯视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待现实的态度。想象丰富,构思奇妙,用比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术特色。 再 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