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5张PPT。长 恨 歌 白 居 易 以意逆志
意:读者之意
志:作者或作品所表达的原意(主旨)
逆:接纳,考证、探究,追溯、反求(迎)
既尊重读者的主体意识,又不能背离作者作品,把欣赏过程看成读者之意与解读对象之志,通过逆的方式相互交融而建构新意义的过程。怎样以意逆志①准确解读诗句、文辞,窥见作品意旨和作者情感。要抓住重要意象,梳理作品意脉。
②利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生活体验去解读诗歌。用生活经验去解读作品的生活情趣,甚至超出诗人创作时的原意,生发出新的旨趣。
知人论世通过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其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来正确理解古典诗歌的欣赏方法。
①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②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
③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知人论世—具体来说1、探究诗人生平和为人,理解作者的生活
环境和时代背景。
2、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其感情
基调意气也不同。
杜甫:早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晚期—百年多病独登台。
3、理解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
如:盛唐的豪迈;建安文学的悲怆。知人论世: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出身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俱为官。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能辨声韵,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
二十九岁中进士,四十四岁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以“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秦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 。
贬为江州司马后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感伤诗”代替了“讽喻诗”,如《 琵琶行》。另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诗创作分前后两个时期知人论世:白居易白居易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就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他提出了一种写作准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现实主义的高潮。白居易,贞元(德宗) 16年进士,与元缜并称“元白”。历仕四帝。元和十年(宪宗)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被刺,白上书请求急捕凶手,被以“伤名教”的罪名,贬为江州司马。谥“文”世称“白文公”。
诗歌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最大的艺术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 中唐诗歌流派
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
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政的作用
诗人:白居易、元稹等
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知人论世:李杨之恋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璬 jiǎo 入长安,嫁与玄宗第十四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法号“太真”,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
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xiān)官鸿胪(lú)卿,杨錡(qí)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
天宝十四年,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知人论世:李杨之恋
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
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shēng)《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他山之玉 马 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知人论世:写作来由
元和元年,白居易和朋友王质夫等人同游仙游寺,说起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悲剧故事,王质夫说:“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而陈鸿则写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唐朝(618--907)帝王多异事高祖(李渊)---太宗(世民)玄武门政变---高宗(李治)迎武媚娘---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武则天---中宗---睿宗(李旦诛太平公主)---玄宗(李隆基:宠爱杨贵妃)---肃宗(李亨:重用郭子仪平叛成功)---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音guò)---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漼cuǐ)---僖宗(李儇xuān)---昭宗(李晔)---哀帝(李柷chù)杨玉环:“环肥燕瘦”。漂亮、活泼外向。
散发天然的香气,红色的汗,手帕有桃红的印迹。(乾隆时的香妃也是这样)
出身官宦大家:弘农杨氏门第高。武氏、杨氏有出妃、后的传统。
玄宗在后期政治上懈怠,加上武惠妃去世,倍感寂寞,到骊山泡温泉时,发现杨贵妃。如何看待这种“不伦之恋”?1、唐时深受胡人影响。(鲜卑族)
2、专制皇权荒淫无道的表现。
他们:起步于强权,“爱情”是逐步发展
的。
3、如何掩人耳目,掩盖这一丑行。
武则天出宫当尼姑
杨贵妃出家当道士(杨太真)回眸móu 粉黛dài 骊宫lí
霓裳ní cháng 临邛qióng
鼙鼓pí 仙袂mèi 衣钿diàn
千乘shèng 钗擘bò 马嵬wéi
阑干lán 绰约chuò鞶pán听范读,分结构词语解释列土---
可怜---
迤逦---
睡觉---
梨花带雨---封爵赐邑。所谓的列土封侯。
可爱、可羡。曲折绵延。睡醒(jué)像带着雨点的梨花,原形容美人涕泪纵横样。也指女子容貌娇艳。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个绝代佳人;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人。杨玄瑛有个女儿才长成,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天生就的一身丽质,很难长久弃置;有朝一日,被选在皇帝身边做妃嫔。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春寒料峭,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泉水润,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身。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娇弱无力;这正是她刚开始蒙受君王恩润泽时。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芙蓉帐里,与皇上度着温暖的春宵。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觉睡到日高起;君王深恋儿女情,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承受君欢侍君饮,终日陪伴无闲时;春从春游夜专守,双双形影不分离。后宫妃嫔有三千,个个姿色像女神;三千美色不动心,皇上只宠她一人。金屋杨家女妆成,夜夜娇侍不离分;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伴随着春心。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奖;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使得天下的父母,个个改变了心愿;谁都看轻生男孩,只图生个小千金。骊山北麓华清宫,玉宇琼楼耸入云;清风过处飘仙乐,四面八方都可闻。轻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都观看,欲心难足无止境。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九重城楼与宫阙,烽火连天杂烟尘;千军万马护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翠华龙旗一路摇,队伍走走又停停;西出都城百来里,来到驿站马嵬亭。龙武军和羽林军,六军不走无奈何;缠绵委屈的美人,最终马前丧了生。贵妃头上装饰品,抛撒满地无人问;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君王宠爱救不了,掩面哭成一泪人;回头再看此惨状,血泪交和涕淋淋。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队伍登上剑阁门。峨嵋山下路险隘,蜀道艰难少人行;旌旗黯黯无光彩,日色淡淡近黄昏。泱泱蜀江水碧绿,巍巍蜀山郁青青;圣主伤心思贵妃,朝朝暮暮恋旧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行宫之内见月色,总是伤心怀悲恨;夜雨当中闻铃声,声声催断肝肠情。天旋地转战乱平,君王起驾回京城;到了马嵬车踌躇,不忍离去断肠人。萋萋马嵬山坡下,荒凉黄土坟冢中,美人颜容再不见,地上只有其孤坟。君看臣来臣望君,相看个个泪沾衣;东望京都心伤悲,任凭马儿去驰归。回到长安进宫看,荷池花苑都依旧;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宫中垂杨柳。芙蓉恰似她的面,柳叶好比她的眉;睹物怎能不思人,触景不免双泪垂。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悲催。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长秋草;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当年梨园的弟子,个个新添了白发;后妃宫中的女官,红颜退尽人衰老。夜间殿堂流萤飞,情绪低沉心茫然;终夜思念睡不着,挑尽了孤灯心草。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冷冰冰的鸳鸯瓦,霜花覆盖一重重;寒刺刺的翡翠被,谁与皇上来共用?生离死别远悠悠,至今已经过一年;美人魂魄在何方,为啥不曾来入梦?四川有个名道士,正到长安来做客;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贵妃的魂魄。辗转相思好伤神,叫人对王表同情;就叫方士去努力,专意殷勤去寻觅。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去寻求,天堂地府找个遍。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找遍了整个碧空,找遍了整个黄泉;天茫茫来地苍苍,找遍天地没看见。忽然听说东海上,有座仙山蓬莱山;仙山耸立在云端,云来雾去缥渺间。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多无数,个个绰约又多姿。万千娇美仙女中,有个芳名叫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她。方士在金阙西厢,叩开白玉的大门;他托咐侍女小玉,叫双成通报一声。猛然听到通报说:唐朝天子来使者;九华帐里太真仙,酣梦之中受震惊。推开睡枕揽外衣,匆忙起床乱徘徊;珍珠廉子金银屏,一路层层都敞开。乌云发髯半偏着,看来刚刚才睡醒;花冠不整都不顾,匆匆跑到堂下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轻风吹拂扬衣袖,步履轻轻飘飘举;好象当年在宫中,跳起霓裳羽衣舞。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纵横四处洒;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带雨的梨花。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情,年深月久已断绝;蓬莱宫中度时日,仙境幽幽万古长。回头俯身向下看,滚滚黄尘罩人间;只见尘雾一层层,京都长安看不见。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钿盒金钗寄你去,或许能慰藉君王;金钗儿我留一半,钿合儿我留一扇;分金钗来分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但愿我们两颗心,有如钗钿一样坚;不管天上或人间,终有一日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寄语之中有誓词,唯有他俩心里知。七月七日七夕夜,我俩相会长生殿;夜半无人两私语,双双对天立誓言:在天上,我们愿作比翼齐飞鹣鹣鸟;在地上,我们甘为永不分离连理枝。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概述内容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恨之内因“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恨之直因“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至“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皇之长恨芳踪难寻“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至“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浪漫主义手法过渡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杨女长恨仙界寂寞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明旨,回应开头 梳理意脉
①玉环进宫,深得圣宠
②仓皇西逃,娥眉香销
③乱后回宫,痛定思痛
④道士施法,众里寻她
⑤送钗寄词,此恨绵绵诗文赏析
汉皇重色思倾国
看来寻常,好像故事原就该从此写起,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玄宗不是“重贤思治国”而是“重色思倾国”,诗家一语,褒贬立见。李杨悲剧以及安史之乱、后文长恨,都是由此而来。诗文赏析一朝选在君王侧
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而玄宗已经56岁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诗文赏析诗文赏析
诗中那些句子表现了杨玉环的美貌? 诗文赏析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回头顾盼,秋波流转。嫣然一笑,有千种娇态,万种风情。
运用 反衬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夸张和对比前句—正面描写;后句—反衬手法。《清平调》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之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之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咏牡丹赞杨贵妃从空间来写:蟾宫仙苑从时间来写:神女飞燕不如杨贵妃现实的唐宫:牡丹美人玄宗三位一体。诗文赏析
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诗文赏析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柔发似云,娇容如花。金质底座上用金银丝屈曲成花枝形状,上面有金、银、翡翠等做的花、鸟、兽等装饰,缀以珠玉,插在发上,随步而摇,显出婀娜轻盈之态,故曰“步摇”。
如此佳丽,如此良宵,还谈什么早朝!
诗文赏析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侍候宴饮没有闲暇之时;春天随从春游,夜晚也是她独占。后宫佳丽虽三千,三千人的宠爱却只在此一身。
运用 手法,表现了玄宗对杨玉环的极端宠爱,这也是下文悲剧之因,对比之句。夸张诗文赏析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唐玄宗时歌谣:“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楣”,门户上的横木,古时显贵人家门户高大,因以门楣称门第。
因杨玉环一人被册封为贵妃,满门荣耀,富甲天下,使得天下做父母的人都重女而轻男。从 描写专宠之影响。侧面小结第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
爱美人更应该爱江山 。
爱情是敌不过政治的。在他们缱绻于温柔富贵乡时,却不知一场劫难迎面而来,猝不及防。中国一个最辉煌最伟大最强盛的王朝就此衰败,从此一蹶不振。
诗文赏析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渔阳是安禄山属地,鼙鼓是古代军中大鼓小鼓。
叛乱的战鼓惊天动地,打破了歌舞升平实藏危机的气象。
惊醒了还陶醉在温柔乡里的李杨诗文赏析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资治通鉴》:上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会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国忠马,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国忠与胡虏谋反,国忠走,追杀之。上杖履出驿门,慰劳军士,令收队,军士不应。上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诗文赏析
上曰:贵妃深居,安知国忠反谋?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舆尸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于是始整部伍为行计。
杜甫《哀江头》: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诗文赏析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和--huò不管是被缢死还是被乱军杀死,她的确是死了。当了四十年的皇帝,到头来还是保不住自己的女人,不知当时的玄宗,内心有怎样的惊涛骇浪,又是否有过后悔与自责?而当时的玉环,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踏上那奈何桥?
诗文赏析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诗文赏析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秋风萧瑟,秋景凄凉,秋雨断肠。行宫见月,往昔一对,如今月下只得一人;夜雨闻铃,凄凄惨惨戚戚。以行见情,触景生情。
“雨淋铃”词牌由此产生。诗文赏析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唐肃宗至德二年,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时局好转,圣驾回京路上又走到这里──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小结—恨的直接原因
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贵妃死后,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凄恻动人的语调,通过行动描写和景物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直接原因行动、景物描写诗文赏析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何止?物似亡人时时忧,无语只泪流!诗文赏析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唐肃宗上元元年,宦官李辅国挑拨玄宗和肃宗的父子关系,把玄宗迁到甘露殿幽禁。 以玄宗居处的荒凉和寂寥,烘托追念杨贵妃的伤感气氛及凄凉境遇。景语皆情语诗文赏析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屋顶上的瓦一俯一仰,构成一对,故名。 “翡翠衾”,绣着翡翠鸟的被子。
唐玄宗于天宝十五年六月离长安奔蜀,次年十二月回长安,历时一年半。死别经年,就连梦中那虚幻的安慰都没有,何其凄凉哀婉!以景写情—身心更寒渲染与烘托手法。小结—恨物是人非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圣驾归来,从昼到夜,从春到秋,处处触景生情,时时睹物思人,诗歌从各个角度反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就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就到仙境中去找!诗文赏析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太真外传》:“有道士杨通幽自蜀来,知上皇(玄宗)念杨贵妃,自云有李少君之术(招魂之术)。上皇大喜,命致其神。”诗文赏析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好一个痴心汉!天上地下,处处搜遍,但是芳踪渺茫,无处寻找,已是行到水穷处。想来没有哪个女子会不被这样的痴情感动,不过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诗文赏析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梦中惊闻那人遣使来访,云鬓顾不得梳理,花冠来不及扶正,就那么带着惊喜、怀着哀婉、携着凄怨,一路奔出来。神态、动作 刻画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容寂寞泪阑干 小结—恨仙踪难觅
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最终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中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诗文赏析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昭阳殿里的恩爱从此断绝,蓬莱宫中的日月这么漫长!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何况是在那孤寂凄清、没有人味的仙山冷宫?前情后景,往昔今夕,真个是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文赏析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天人之隔与坚定的爱恋相比算得了什么呢?相信我们终将有再见的一天!诗文赏析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还记得当年我们在长生殿的私语海誓吗?不管上天入地,我们都要在一起!
写到这里,本来算一个给人以安慰的“准圆满”结局了,但作者偏偏又来了个“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谁恨?恨谁?为什么恨呢?问题讨论有人评价全诗“叙事宛转动人,抒情缠绵悱恻”,你怎么看?诗人一开始就极力铺写和渲染“重色”之乐,象是一幕喜剧。唐玄宗的荒淫误了国,导致了马嵬坡杨贵妃之死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随后,诗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然后诗人又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因此故事宛转动人。
重点研讨诗歌的环境描写、人物细节描写、景物衬托的方法。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yū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秋景凄凉,以凄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了玄宗内心的痛苦,乐景写哀情借景抒情,用月色和铃声给予玄宗的特殊感觉表现玄宗悲痛的心情天旋日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旧地重过,玉颜不见 ,故而踌躇,叙事见情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触景生情。黄昏黎明,春风秋雨,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苦苦的思恋,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彻夜相思。叙事见情景物依旧,物是人非,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表现了怀念之情。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回,
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摇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心的悲哀、凄伤、酸楚、
痛苦、委屈、感激
贵妃凄美寂寞哀怨的情态焦急与迫切惟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把“钿盒金钗寄将去”,以表心迹,并表示“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又恐怕皇怀疑不信, “殷勤重寄词”,以两人在七夕之夜于长生殿立下的密誓作证。托物寄情。叙事见情
抒情缠绵悱恻: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因此情感抒发缠绵悱恻。
艺术特色叙事宛转动人,抒情缠绵悱恻
一、情节曲折多变
(1)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的结合
(2)运用开合起伏的手法
二、抒情缠绵悱恻
(1)叙事、抒情、描写于一炉
(2)叙事见情
(3)借景抒情主旨探究
讽喻说: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
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
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主旨探究
爱情说:把唐玄宗当凡人写。
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讽刺不是主旨,这一爱情悲剧才具有典型意义。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主旨探究
双重主题说:既是皇帝又是凡人。
一方面讽刺他们荒淫无度,一方面对其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挚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且更偏重于后者。
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主旨探究:方法论
①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主旨探究:方法论
②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
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主旨探究:方法论
③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主旨探究:知人论世
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
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诗歌主旨
诗歌前半部分露骨地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长恨之因),后半部分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玄宗的入骨相思,从而使诗的主题思想由批判转为对他们坚贞专一的爱情的歌颂和对他们生离死别的同情。
诗歌形象地叙述了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婉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 白居易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孩湘灵感情很好,但湘灵出身于城市贫民,而白居易则是出身官宦世家,而白居易母亲的门阀观念相当强,绝不应允他们的婚事。贞元一十年(804)秋,白居易已三十三岁,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在儿女婚姻上权威至高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白居易只是在搬家完毕,临走前才悄悄去和湘灵姑娘告别。因为怕惊动别人,见面的时候二人既不敢说话,也不敢大哭。极度压抑的痛苦和愁闷于是尽数体现在了一首《潜别离》中。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口,鸟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理出全诗脉络一:李杨爱情,荒政乱国。
杨贵妃-天姿国色,倾国倾城-(鸡犬升天)
唐明皇-迷恋声色,专宠贵妃-(荒淫误国)
“长恨”的内因是
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如胶似漆的甜蜜:杨家的荣耀但乐极生悲。
这真是:爱美人不爱江山二:兵变贵妃被杀,唐皇日思夜想一个爱美人失江山;一个自古红颜多薄命。
1、贵妃兵变赐死---悲剧关键
唐皇掩面救不得----悲推啊。(多情种)
2、唐皇奔蜀:黄沙漫漫、绿水青山
行宫夜雨、栈道铃声
见月丧心,闻雨断肠(景语皆情语)
3、还都:凭吊马嵬遗迹,对景伤情。
4、回宫—白天黑夜、春天秋天、现实梦中
触景丧情,物是人非,悲不欲生。
感情基调:同情。真是纵失江山也难舍美人人鬼情未了,深化主题借助想向,由人间写到仙宫(浪漫主义)
玄宗派方士—天上仙宫觅芳踪。
你在他乡还好吗?
贵妃:仙境虽美但孤寂忧伤。
天上人间
爱也悠悠,恨也悠悠。
基调:凄凉哀婉。探究诗歌主旨《长恨歌》恨什么?(主观愿望和客观现
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
恨是爱情的叹惜与呼号,是对于爱情受命运的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
爱美人不爱江山?
失去江山也难舍美人?
爱江山更爱美人! 谁知道呢。
遗憾、悔恨、悲痛······诗人之恨1、恨君王贪恋美色误国(重色轻国、迷色
误国)
2、恨“红颜祸水”:因美色而引发政治悲剧
3、恨“两情相悦”却生死相隔。真心相爱却
落得人仙两茫茫。
4、“恨”使诗人也“怨叹两茫茫”。
是荒淫误国的昏君还是情深意重的痴男
是祸国殃民的红颜还是忠贞爱情的怨女。精巧的艺术构思融情于景,情景相生。
绘景层层渲染,回环往复。
以乐景衬哀情。
细腻的刻画人物的手法:心理活动
动作描写 景物衬托 直接刻画(回眸一笑百媚生) 春 日 吴锡畴(南宋)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濂溪老、涑水翁分别指周敦颐和
司马光。
招魂—楚怀王客死秦国,流放中的屈
原写《招魂》一诗。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美丽的春光已匆匆过去了一大半(暗指自己的青春,也指宋朝大好国势),多少郁结在心中的感情难以倾诉。(暗指忧国伤春的隐痛)
燕子在寒食节 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虽未成家,但终有安窝成家之日,而宋朝的大势已如盛春那样一去不返。我感到自己像落花时节饮酒半酣时一样昏昏沉沉,黯然神伤。年老的我唯有以草木自娱,窗下的那一片绿草迎接我,五亩的田地也偏爱我。
我虽然不能像屈原那样写下《招魂》来吊唁客死异国的怀王和哀叹大宋的命运,但可以暂且赋诗遣兴来酬答春天的造化。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