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1节 细胞的增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1节 细胞的增殖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1-06 16:0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说明】

“细胞增殖”是苏教版《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1节的内容。其中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有丝分裂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也是学习《必修2》“遗传和变异”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2)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3)养成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期主要特征。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解决办法]
(1)通过多媒体中的图像分析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特征教学。
(2)抓住染色体变化的复制—“两现两消”—“排队”—“分家”
—“两消两重现”的这条线索,解决学生记忆各时期细胞核变化特征的困难,并理解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解决办法]
采用表格式,坐标式突破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及DNA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繁杂,所以课前我会指导学生预习和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认真思考和记笔记。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分析问题。
在讲有丝分裂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逐步演示与黑板板图相结合的方式分步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认识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即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还可以用图形描述特点,用图解突出重点,用曲线描述量的变化规律等。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2、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2)比较教学法:利用表格、坐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进行类比、归纳。
(3)讲述法:对教材中“意义”及“方式”等了解内容采讲述法。
(4)讲解法:“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结合直观法,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解决此类知识点。
3、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课2
分钟
提问:
我们经常挠头皮,掉下了很多头皮屑。头皮屑实际上是头部皮肤的表皮细胞。
1
.我们经常挠头皮,可是为什么头皮还是原样?
一个成年人是由大约1014个细胞构成的。
2.一个受精卵细胞怎么才能形成1014个细胞呢?
学生思考回答并完成学案中填空。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第一节


细胞增殖









5
分钟
本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细胞增殖的问题。(板书)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增殖的方式?
2.细胞分裂意义?
3.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观看投影片并讲述;对于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来说,细胞分裂就是物种生殖和繁衍的过程。
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分化、组织与器官形成的基础。
4.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意义?
5.某孕妇剖腹产后,腹部伤口愈合是通过什么分裂方式
下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有丝分裂。
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填空。


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知识。





使学生明白: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意义。

细胞周期




课5
分钟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①什么是细胞周期?②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播放动画,让学生对细胞周期的概念有感性认识。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提问: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一个圆来表示,那么是不是圆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细胞周期的起点呢?
教师点评和小结:细胞周期对于不同类型的细胞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请看屏幕。
教师出示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比较表。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提问:大家仔细看一看,细胞周期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时间分配是否平均?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不平均,分裂间期占用的时间远远多于分裂期所占用的时间,分裂间期占用了整个细胞周期的
90~95%,而分裂期只占用了5~10%,这就是细胞周期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请看屏幕。
思考:如果观察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组织,处于哪个阶段的细胞会更多些?
例1.
解析: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前一次分裂结束为起点,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终点。再结合两个时期所需时间的长短即可作出判断。

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填空。




学生就提问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就提问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完成学案中填空。





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知识。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前期“两现两消”(4体)

中期“排队”

后期“分家”


末期“两消两重现”(“反前”)




课18分钟
观看有丝分裂录像。分步演示有丝分裂的过程。老师在黑板上进行有关板图。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的进行做了哪些准备?
演示分裂间期的画面,并提示大家注意观察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变化。
在间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染色体复制后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由于染色体呈细丝状,在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楚。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本身的数量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DNA数量加倍,每条染色单体各含有一个DNA。
在前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胞核中出现了什么、什么消失了”,并且要学生知道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在中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关于赤道板,要让学生明白是由于它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而得名,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结构。
在后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在末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胞核中什么消失了?什么重新出现了?
最后,教师再一次利用动画整体演示有丝分裂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时期的特征。
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粒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膜内陷
思考:
有丝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与原来的体细胞比较?
学生完成学案中填空。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有关动画、板图,思考并学会概述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板图来观察细胞内所发生的现象,引起思考,加深理解。

课件中的模拟动画可将微观、抽象的生命现象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时期的特征,也可使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


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意义
总结提升7分钟
引导学生看屏幕,完成表格。
请大家在绘图纸上以一对染色体为例,绘出细胞周期的各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示意图。绘图时希望大家想一想:你所绘图像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教师指导线图,纠正错误,了解学生的绘图情况。绘图完毕后请个别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图。
刚才我们以一对染色体为例,绘制了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细胞染色体变化示意图。
现在我们再来绘制DNA变化曲线图。(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学生绘图完毕后,教师请个别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中展示自己的绘图,并进行适当点评。)
说明无论是DNA还是染色体,子细胞都与亲代细胞保持了一致。
提问:子代细胞是两个,而亲代细胞只有一个,那么,它们的DNA和染色体为什么能保持一致?
归纳:DNA在间期由于复制而加倍,在末期再被两个子细胞平分。染色体在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在未期再被两个子细胞平分。从而使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DNA和染色体都保持了稳定。这正是有丝分裂的意义所在。
学生依据板书提供的文字信息绘图。











学生绘制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图。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突出重难点。


反馈矫正8分钟
见学案。






学生完成学案。
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