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面积的含义 5(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面积的含义 5(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5-19 13: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面积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 能力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
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另一个长10分米,宽1分米。
2.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块(指后一个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让学生发表意见)
3. 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面积(板书:面积)。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 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联系我们的教室说一说。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桌面的面和凳子的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面积的大小吗?(在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5)讲述:刚才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 教学例2。
(1)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提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
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2)分小组讨论。(看谁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3)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说到的办法:
①用眼看出来长方形纸的面积比正方形纸的面积大。
讲述:用眼观察是常用的办法。但是有的图形不容易看出来,这种方法不太可靠。
②把两张纸片重叠在一起能比出它们的大小。
指名上讲台用重叠的方法演示给学生看一看,再让其他学生照此方法试一试,投影演示。
③用同一张纸条去量,也能比出它们的大小。
让学生上讲台用同一张纸条量一量,全班学生也试一试。投影演示。
讲述:刚才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3. 教学“试一试”。
(1)出示两个平面图形。
提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书中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方法一:拿出学具盒里同样大的小正方形去摆一摆,就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了。
方法二:在纸上描出这两图形,剪下来,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4)学生介绍各自选用的方法。
(5)谈话:你们还想比较吗?
请每个学生动手画一个平面图形,与同桌互相指一指它们的面积,并比一比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巩固深化,拓展运用
1. 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2)提问: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指名回答)
(3)谈话: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从中国地图上再找一些省份来比一比。
2. 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书中的图,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提问: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
(3)学生各自在书上数方格,并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4)指名说出比较结果。提问:你是怎样知道图4有18个方格的?
3. 做“想想做做”第4题。
(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2)学生在书中描一描、涂一涂。
(3)提问:你们描出的蓝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什么?用红色涂出的部分的大小又是图形的什么?
4. 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题中的学校平面图。
(2)谈话: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吗?
(3)现在小组里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5. 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
(1)谈话:刚开始上课时,大家讨论了狐狸抢先挑选菜地占没占到便宜的问题,当时大家看法不一致,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2)提供1平方分米的纸片2张,让两个学生分别到黑板上量一量,比出结果。
四、全课总结
(1)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2)布置学生课后做思考题(如无兴趣可以不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