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7 08:5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本课课标】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学考要求】
1、识记宋词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元曲的代表人物;明清小说的代表作。
2、理解《诗经》和《离骚》;唐诗繁荣的条件。
【高考说明】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 【问题】“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里的“风骚”指什么? 一、从《诗经》到唐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其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哪部分?其艺术特点和地位又如何呢? 1、《诗经》:
(1)诗歌起源:
(2)概况:
(3)艺术特点:
(4)文学地位:风——民间的民歌,又称“国风”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风”是其中精华的部分,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现实主义
儒家经典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秦风?蒹葭》佳作欣赏4屈原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52.楚辞——屈原和《离骚》:
(1)人物介绍:
(2)楚辞的介绍:
创 立:
特 点:
代表作:
名 句: (3)如何评价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浪漫主义6【即时训练一组】1、下列关于《诗经》三个部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风是民间的歌谣
B.雅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C.颂和雅从多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D.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2. 下列关于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战国时期,由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体裁
B.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是自由灵活的句式
C.代表作是《离骚》,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诗
D.大量使用象征、比喻手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7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参考答案】 《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诗经》在汉代以后被列为儒家经典,并成为一部教化人生的百科全书。8看教材,了解汉赋的起源及形成,
找出汉赋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代表作品?
3、汉赋
(1)起源及形成:
(2)特 点——
(3)代表作——9提到唐文化,我们很快就会想到唐诗。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其原因是什么?4、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①物质条件——
②文化基础——
③直接刺激——
④文化政策——
⑤直接或间接影响——
⑥自身原因—— 唐代诗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相对开明,有一定的创作“自由” 。各种文学艺术的发展。各个时期诗人的努力创作。10(2)成就:
【初唐】
①王 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盛唐】
①边塞诗:
高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岑参“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②山水诗: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王 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11③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都是千古绝唱。(701-762)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称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12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亲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剧变,他具有忧国忧民之心,不满朝廷的腐败,同情人民的疾苦。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炼。“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毫发无遗憾”的严肃创作精神,使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突出的作品有“三吏” “三别”等。(712-77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望岳》“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13【中唐】
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中唐时期的主流。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代表作:《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772-846)《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14【晚唐】 成就较高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后人称之为“小李杜”。两人的诗都反映了唐朝走向衰落的现实,但也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杜牧的诗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5【即时训练二组】1、唐代诗歌内容丰富,从各个侧面和角度反映现实生活。造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原因是 ( )
A.封建经济的繁荣 B.科举考试的实行
C.庶族地主登上历史舞台 D.中外文化的交流
2、唐朝名诗“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应出自( )
A.浪漫主义诗人 B.现实主义诗人
C.山水田园诗人 D.边塞诗人
3、比较李白与白居易诗歌的不同特点,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特点:①李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②自居易诗歌采用现实主义写实手法
(2)原因: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②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时期,政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16 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时已被做完!”那么唐朝以后的文学又向什么方向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文学体裁呢?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故名宋词。
宋词兴盛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派别和词人?
(1)宋词兴盛的原因:
① 两宋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③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思想情感。17(2)、流派与特点:
A、流派简介
宋词有两大流派即婉约派和豪放派。
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北宋的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 南宋的辛弃疾继承发扬苏轼的风格,取得很高成就。
B、流派特点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婉转含蓄,
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题材较狭窄。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18佳句欣赏婉约派:
①北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千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两宋之交李清照:《一剪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豪放派:
①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对于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的不同,可引用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于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形象概括和生动说明。 19 2、元曲:元代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元曲是元朝文学的重要标志。它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散曲是当时北方的流行歌曲。
(1)元曲兴起: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2)成就: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秋思》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20【即时训练三组】1、“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这说明( )
①柳词反映市民百姓的思想感情 ②柳词在宋词创作上达到了顶峰 ③柳词在宋朝时流传广泛 ④柳词饱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诗人,但二人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
C.才学气辱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3、下列哪些人物的作品表现了渴望国家统一的感情( )
①柳永 ②辛弃疾 ③陆游 ④关汉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21 明清时期,一批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通俗文学在这种环境中获得蓬勃发展。另外,明清社会也蕴藏着的危机,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社会现实日益不满,写出了批判现实的力作。
四、明清小说
[问题]中国古代小说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中国小说发展过程: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搜神记》——志怪小说。
②唐朝出现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③宋代说书人的话本创作,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④明清时期,小说发展呈现空前繁荣局面。
2、明清小说空前繁荣的原因:223、繁荣的表现: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元末明初
罗贯中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第一部农民起义题材的长篇小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23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中国古代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明朝
吴承恩清 朝
曹学芹 高鹗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朝
蒲松龄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的腐败与封建纲常的沦丧,中国古代一部优秀讽刺小说。清朝
吴敬梓24【即时训练四组】1、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小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明清时期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B.作品中商人被作为歌颂对象
C.短篇小说备受冷落
D.批判现实小说兴起
2、下情况的出现与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系的是 ( )
①传奇小说 ②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③一条鞭法 ④宋词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25【史论结合】
为什么说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①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春秋时期《诗经》中的一些诗表达了奴隶反抗压迫的强烈要求;③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抒发了作者希望楚国改革图强的爱国情怀。④盛唐李白的诗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安史之乱之后杜甫的诗反映了一个动荡的时代;⑤两宋时期政权并立国家分裂,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封建制度衰落,所以明清出现了反封建的小说作品。26【思维拓展】 古诗的意境美及其对今天的启迪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请思考:
(1)王国维提出的三种境界分别指什么?
(2)请结合自身,谈谈你由此得到的启示。
(3)古代文学为什么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参考答案】
第一境界:指要用心专一,耐得住寂寞,
也要有居高临下之意;
第二境界:指要坚毅执著,无怨无悔;
第三境界:指只要付出心血,就会有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