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飞红滴翠记黄山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飞红滴翠记黄山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07 09:0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飞红滴翠记黄山》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进行解说(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浏览。本文篇幅较长,通过浏览,知其大意;
2、跳读。电视旅游风光片特点之一是自由的变换角度介绍自然风光,在解说词中就体现为过渡、跳脱。要适应这一特点,
3、归类。本文介绍了黄山的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和温泉,是逐一带出而又相对独立的,要让学生清楚相应内容的起始段落,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体会黄山景色的雄奇壮丽,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导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长江之滨,耸立着一座堪称人间仙境的名山——黄山。它是一幅天然的画卷,一首无声的诗歌,一曲凝固的旋律。它是首批国家级十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199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更成了全人类的瑰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美文《飞红滴翠记黄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人间仙境,一起去领略黄山那份独特的美。
走进作者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 柯蓝,湖南长沙人,散文家、小说家。著作有《早霞断笛》《果园集》《拾到的纪念册》等散文诗集。
检测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6分)
⑴瑰宝( ) ⑵万壑( ) ⑶地壳( )
⑷千仞( ) ⑸峭壁( ) ⑹澎湃(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在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采访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她无私无畏、打黑除恶的hào① 然正气;一次次地感受到她爱民、亲民、敬民、为民的zhōnɡ② 肠柔情,也一次次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这样的好干部的拥dāi③ 。她是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公安局长的kǎi④ 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①     ②     ③     ④
3.解释词语。(4分)
瑰宝: 。
郁郁葱葱: 。
浮想联翩:
望而生畏: 。
4.文句理解与品析。(6分)
①“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作者引用人们熟悉的关于黄山的诗句开头,有怎样的作用?
②“如果从远处遥望,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鱼贯而上,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比喻什么?有怎样的作用?句中的“悬空”一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明确:
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地貌、地理位置和形成过程,还介绍了黄山的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和温泉。
五、合作探究
1、归类。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分别写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和温泉的段落。
【提示】本文前三段总写黄山。自第四段至文末,分别从六个方面介绍黄山。学生通读课文,找出相应段落并不困难。
2、分组研讨。
将全班同学分为六个组,分别读介绍黄山的六个方面景物的文字,概括其特点。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介绍本组讨论的情况。
奇峰:高和险,“令人望而生畏”;
古松:无石不松,形状千变万化,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怪石:高高低低,争相崛起,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
云海:轻盈、皎洁、柔美、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使黄山成为梦幻的艺术之宫;
日出: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使黄山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格外娇娆;温泉:温馨,会冲掉人们登
3、理清线索。
思考讨论:本文是一篇解说词,结构不象一般散文那样严谨,段与段之间往往有跳脱之感,转换较快,但是,全文仍有条理。你认为行文的线索是什么?
【提示】可以讨论甚至争论。与一般的游记散文不同,本文的线索也很特别。大致说来,既有从古至今的时间线,也有从上山到出山的空间线,还有一条按景物的不同来分类的逻辑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线索都不是贯串全篇的。
六、精读品析
思考:1、作者说,“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这里,“外在美”和“内在美”各指的什么?
 石头本是冰冷的,没有生命的。黄山峰石的名字,凝聚了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是“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体现了人们的情趣。这是外加上去的,是“外在美”。
峰石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就是内在美。
2、还有哪些地方写人的活动、人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写各个景观时,都穿插了人的活动。写日出的部分还写了人们的心理感受。作者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只不过是构建出黄山的原始情境,黄山的美,还有待于人们装点,有待于人们用美的心灵去发现,去点化。
七、拓展延伸:
请大家先把课文的第13自然段齐声朗读一下(教师跟读),再欣赏一段黄山奇石的影片,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三幅黄山奇石的图片,试为这些图片上的奇石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并选择其中之一写一段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