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长江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30分钟
总分:150分)
)
友情提醒: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2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对扬州的倾慕早已有之,喜欢她的细nì(
▲
)、温婉,犹如江南的女子。早春màn(
▲
)步瘦西湖,细柳轻斜,随风挑拨湖面;桃花万点,水声chán
chán(
▲
);画舫清荡,玉桥横卧,楼台亭阁依次列去,如珠几串在一起……整一个chéng(
▲
)清空灵的境界。
2.根据课文默写。(8分)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冰心《纸船》)
(3)青山有幸埋忠骨,
▲
。(杭州岳庙对联)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词人对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6)
“
▲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7)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
A.这次“板桥杯”作文比赛,是让董晓宛去呢,还是让朱刚勇去?
B.看上去,她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C.“你疯了!”鲁智胜不死不活地说:“人家大工厂不是慈善机构,什么人都照顾。”
D.“这头母牛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4.下列对课文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课文《繁星》按时间的变化,状写了“我”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酷爱繁星的感受。
B.《往事依依》通过对一些萦绕胸怀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好书,做志趣高尚之人。
C.《伟人细胞》节选自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
D.《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作者-----迅哥儿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
5.名著阅读。(8分)
当你xùn(
▲
)化了我,这就妙不可言了!金色的麦suì(▲
)将使我想起你来,我还会爱上风穿过麦浪的声音……
根据拼音填汉字。(2分)
(
▲
)
(
▲
)
这句话中的你是指谁?我是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述这个情节,并说说从中明白的道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6分)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对象
认可度
快乐度
结果节日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春节
高
高
中
高
中
低
圣诞节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2分)
②请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补足下面的对联(2分)
春雨丝丝润万物
▲_
_
第二部分阅读
(53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7~8题(5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团①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②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蒹葭:芦苇。
②
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7.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_▲
的景象。(2分)
8.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叶轻驰的《怀抱太阳的月亮》一文,回答9~11题。(16分)
①对于月亮,母亲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②母亲读过大学,在那个年代,算是少有的女知识分子。文人爱月,女文人更爱月,这点在母亲的身上印证无遗。从年轻时起,一到晚上,母亲喜欢坐在院子里,身边点一盏煤油灯,手捧一本书,在一地月光中静静地沉迷在书中的世界里。
③可后来,母亲终究没能圆自己的梦。母亲的梦想,就是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中,教一群可爱的学生,每晚都能沐浴在山野中的月光中。可毕业那年,外婆生了场大病,身体从此三天两头地出问题。外公去世得早,外婆膝下仅有母亲这个独生女。无奈,母亲放弃了梦想,回到城里教书,陪伴在外婆身边。
④一样的月亮,只是城里的月光少了些纯净,多了几许嘈杂。对于母亲来说,这是她一直引以为憾的事。
⑤在那个时代,家家户户都是儿女成群,唯有母亲家里,竟只生了她一个。可每次说起这事,外婆总带着骄傲的神情说,自己只生了一个,却比别人家的成群儿女都管用!确实,母亲至孝,将外婆照顾得无微不至。
⑥后来嫁给了父亲,母亲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有条。父亲身体本来不好,在母亲的细心调养下,反倒日渐好了起来。有一段时间,为了让父亲专心工作,母亲还请了长假,专门照顾父亲的生活。后来,在母亲的支持下,父亲的工作渐渐出了成果。别人家的老夫老妻三天两头吵架,可父亲和母亲生活了大半辈子,却不曾红过脸。父亲不善言辞,可每次和旁人提及母亲,脸上总是难掩的幸福。
⑦再后来,有了姐姐和我,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如那温柔的月光,照拂着我和姐姐的成长。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年代,每次单位发了东西,母亲总是先分出奶奶和外婆的那一份,然后是父亲和我们姐弟的。轮到母亲时,往往便所剩无几。
⑧母亲是个传统的女人,一生为了父母、丈夫和子女,却甚少考虑到自己。其实,如母亲这般的女子,在很多家庭中并不少见。也许,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
⑨有一次,见到母亲坐在阳台上,在月光中,微微眯着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母亲便是那怀抱着太阳的月亮。她的一生,都围着太阳转。而她生命中的太阳,是父母,是丈夫,是子女,却不曾是自己。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母亲的月亮情结。母亲对月亮情有独钟,也许正是因为在月亮中,她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⑩中秋节临近了,这是母亲最喜爱的节日。我想,今年的中秋节,应该让我们几个子女做那个怀抱着太阳的月亮。而母亲,才是我们生命中应该拥抱的太阳。
(《思维与智慧》2013年第7期)
9.母亲对于月亮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文中多次写到她在月光下的所做所想,请一一概括出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6分)
(1)外婆总带着骄傲的神情说,自己只生了一个,却比别人家的成群儿女都管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不善言辞,可每次和旁人提及母亲,脸上总是难掩的幸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母亲为家庭倾注了全部心血,明天是母亲生日,你想打电话给电视台点歌栏目的主播,请求点播一首歌来祝贺母亲50岁的生日。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5分)
清溪河畔春意浓
刘建春
①一月下旬,还是严冬季节,暖暖的阳光便从厚重的天穹里哗啦啦地泼洒在綦江城,也温婉地倾泻在了一湾澄澈如镜的清溪河。“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清溪河改写了杜甫的诗句,不到二月,早春便俨然落户了清溪河。
②“嗬,上船啰。”艄公长篙一点,小船便离了岸边,顺着绿水如歌如诉地款款前行。“欸乃一声山水绿”,河畔两边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更显幽谧、宁静,一任春意漾漾流淌。河水真的很静,只有变幻的水流发出潺潺的音响。眼前的溪流,澄澈清莹,浓绿逼人,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这是怎样的一条娉婷绰约、富于风致的原生态河流呵——盈盈一水,九曲分明,宛如一条玉带,袅袅地将“清溪河水上十景”环绕怀中。
③船过白鹤林时,我伸颈遥望,期冀能望见那壮观的几千只白鹤在这里凌空飞舞。可惜未见白鹤翱翔,但见一群灰色鸭子扑棱棱地跃入溪流,“嘎嘎嘎”地在水中奋力划游。“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与杜甫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令人莞尔。
④有人说,清溪河的特点是“幽”,流水咏幽诗,白鹤传幽情,翠竹绘幽画,轻舟荡幽意,可谓“清溪巴渝幽”。此言极是,但我认为还应加一个字“静”。只有“静”,才能更突出“幽”的妙境。你看,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而明净如练、清澈如玉的河流,婉约得令人陶醉,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全都在这静谧、祥和的氛围中,有一种天籁之音。只有这样的声响,你才能体会到静的可贵,幽的美妙,也才会感受那近岸、远水、竹林、半岛、山麓、缓丘起伏的田园风光,那淳朴的山野风情也才会真正令你眼热心动,流连不去。
⑤听人说,清溪河最令人称绝的应是水上十景中的“太极神图”。当小船荡漾在位于沾滩闸坝上游约300米处的河段时,只见火烽山对岸,横出一长条形半岛,随之蜿蜒弯曲成“V”形的小河,山水相间,当地人称为“阴阳合”。这种奇妙的清溪河曲与两岸地形构成了一幅天然的蕴含阴阳玄机的太极图景。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⑥我伫立船头,凝视着这一奇妙的天然“阴阳合”自然景观,其意蕴令人遐想联翩: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前不久,读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这位皇帝一生不迷恋权利,而是追求精神的安宁与自由。而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也敢于放弃官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他们都追求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在这穿越千年的不朽文字中,去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这种进与退、得与失的人生哲学,不正应合了阴阳合的“太极神图”吗?
⑦“嘭”的一声,沉思中,小船靠岸了。回首望,阳光依然普照河面,绿水依然潺潺流去,春意正盎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退休后能否来此,买一小屋,租一块地,晓耕晚锄,侍弄菜园。闲来去清溪河畔,或垂钓,或荡舟,或歌吟,或写作……不亦悦乎!
1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清溪河畔浓浓的春意?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中加点的“异曲同工之妙”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品味语言(6分)
(1)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这里运用比喻有何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这几种声响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几种声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清溪河上的“太极神图”为什么“最令人称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寓言故事《曾子杀彘》,完成16~19题。(17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①还,顾反为汝杀彘②。”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③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④!”遂烹彘也。
注:①汝:人称代词,你。②彘(zhì):古代意为“猪”。③
特:只不过,只是。④非所以成教也:不能把(它)作为教育的方法。
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7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其子随之而泣
(
▲
)
②顾反为汝杀彘 (
▲
)
③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
)
④遂烹彘也
(
▲
)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第二个“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
例句:曾子之妻之市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B.驱之别院(《幼时记趣》)
C.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D.至之市(《郑人买履》)
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其
子
随
之
而
泣
18.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幼时记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60+5分)(友情提醒:作文题目在答案卷)
启东市长江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考试时间13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杨凯红)
第一部分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2分)
1.(
)
(
)
(
)
(
)
2.(1)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
4.(
)
5.(1)(
)
(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
(53分)
(一)7.
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16.(1)①
(
)
② (
)
③(
)
④
(
)
(2)(
)
17.其
子
随
之
而
泣
18.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60+5分)
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们,转眼间七年级的语文学习生活已经进行两个月了。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请书写工整。
启东市长江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答案
1.
(4分,每字1分)
腻
绚
潺潺
澄
2.(8分,每空1分)
(1)独怆然而涕下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3)白铁无辜铸佞臣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中庭地白树栖鸦
(6)一年之计在于春
(7)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3.(3分)C
4.(3分)D
5.(1)(2分,每空1分)驯
穗
(2)(2分)你是指小王子,我是指狐狸
(3)(4分)小王子在沙漠遇到狐狸,应狐狸的要求,小王子驯养了狐狸。2分
道理: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分离让人思念;爱是责任;人和动物和谐共处;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都是一种“驯养”关系,无论是爱人还是朋友。彼此认可了,走近了,在付出了自己的感情和爱之后,自然而然地希望也能收获到感情和爱。(答对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
6.
①(2分,意思对即可)
青
年
人
对
洋
节
日
的
认
同
度
高
于
传
统
节
日
②(2分,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加强保护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或:加大政府保护和扶植力度,尽早将一些重要且影响较大的传统节日纳入“申遗”程序。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扩大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或:保护传统节日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可精心打造一批知名节日。或:应坚持继承、保护、改造、创新并重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生活化,人文化。
③(2分,符合对联要求即可)示例:秋风习习凉千家
7.(2分)苍凉(悲凉、凄凉、凄清、冷清)
8.(3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9.
(共6分,每点2分)①母亲年轻时喜欢在一地月光中读书;②母亲年轻时梦想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中教书,每晚都能沐浴在山野中的月光中;③母亲也许在月亮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10.
(共6分,每题3分)(1)运用神态描写(贬词褒用),表现了母亲在家中非常管用,特别孝顺,将外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外婆为此而感到骄傲。(2)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善于操持家务,对父亲体贴关怀,支持父亲工作,夫妻相互尊重,相敬如宾,父亲为此而感到幸福。(答到后边内容即可,运用的手法答到更好,不计分。)
11.
(4分,每点1分)提示:要说清以下几点:①称呼;②说明是为祝母亲50岁生日而点;③点的是哪一首歌(说清歌名或请电视台代为点一首歌);④说清播放时间是几月几日。说话尽量简明。
12.(3分)从暖暖的阳光、澄澈如镜的绿水、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扑棱棱跃入溪流中的灰色鸭子身上都可见到浓浓的春意。(写出三点即可)
13.
(2分)都通过小动物传递出春的暖意和生机。(意对即可)
14.
(1)(3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岸的翠竹倒映水中的美丽图景(1分),翠竹的绵长,溪水的澄澈幽静,绿色青翠欲滴,富有动态的美感(答出加点中任一点给1分),表达作者的欣赏陶醉之情(1分)。
(2)(3分)①特点:细微、轻柔(1分,意近即可)
②
反衬(衬托)出清溪河的静谧和幽美(以动衬静),渲染出静谧祥和的氛围,烘托作者欣赏陶醉之情。(写出两点即可)
15.
(4分,每点2分)①地形十分神奇:奇妙的清溪河曲与两岸地形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太极图景;②蕴含阴阳玄机,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③令人遐想联翩:让人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思索进与退、得与失的人生哲学。(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16.(4分)(1)①跟着,跟随
②同“返”,返回,回家 ③这(是)
④于是,就
(2)D(3分)
17.其
子
/
随
之
而
泣(2分)
18.(共6分,每题3分)(1)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如果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就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原因。(或“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或“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不能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
(2)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
19.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2分,言之有理即可)
20(内容60分)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54-60分
二类卷45—53分
三类卷36—44分
四类卷24—35分
五类卷24分以下
内容
中心突出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思想感情较真实健康内容比较具体
中心不明确思想感情不够真实健康内容空泛
文不对题内容失真
语言
语言通畅表达方式恰当
语言通顺表达方式较恰当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表达方式不够恰当
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表达方式不够恰当
文理不通表达方式不当
结构
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楚
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
层次混乱
评分注意事项:
①内容、语言、结构三项都具备同类条件,可得该类卷的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于下一类者,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于下一类者,得该类卷的下限分。
②不足600字者,每少50字扣2分。
③如遇出现真实地名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班级的试卷,一律扣5分。
写字(5分)
书写美观、规范,5分;书写清楚、规范
,4分;书写较清楚、规范,3分;书写潦草、尚可辨认,2分;书写难以辨认,1分。
七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
考场号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