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试卷
(时间:130分钟
分值:150分
命
一
(30分)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liào
yān
chóu
diàn
(
)望
(
)红
(
)谢
(
)记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刚过完20岁生日的小孟突然查出患了白血病,已是风烛残年了。
C.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D.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3.默写。(10分)
(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1)
,恨别鸟惊心。
(2)
商女不知亡国恨,
。
(3)
,铁马冰河入梦来。
(4)
山河破碎风飘絮,
。
(5)
海内存知己,
。
(6)
落红不是无情物,
。
(7)
婴闻之,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8)
在《七律 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
。
4.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4分)
①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②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④认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实践活动。(10分)
学习完“长城”专题后,学校社团准备举办长城图文展,向同学们介绍长城的历史与发展历程。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请你给这次图文展拟一个标题:
。(2分)
(2)学习了“长城”专题,参观过图片展,你对长城有了哪些认识?请以“我心中的长城”写一段话。(3分)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长城是
,长城是
,长城是
。
(3)在你的再三恳求下,爸爸决定带你去游览长城。登上雄伟的长城,爸爸看到的是一块块城砖,而你看到的则是一首首诗,是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是一篇篇不朽的赞歌。请你为爸爸做一次导游,说出一个成语或谚语
: , 。(2分)讲述一个民间故事或传说:
。(1分)在你的带动下,爸爸兴致大发,决心在城墙上刻字留念。你应该怎么劝说他呢?
。(2分)
二(55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
(4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6.诗歌前两句中“_____
_____”“______
___”等几个短语渲染出暮春时间冷寂的氛围。(写出两个即可)(2分)
7.诗歌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19
分)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
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
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
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
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
、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8.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6分)
①
→②
→③
9.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0.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1.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3分)
答:
12.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14分)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
B.“城管巡查”导致母亲脚受伤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做了铺垫。
C.第7自然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的痛。这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生活的艰难,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
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
14.请品读文中画线句子,分析其内涵。(3分)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15.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最少写出4点,共4分)
16.文章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文中哪些人的言行给少年带来了温暖?请结合文章内容选取两处具体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18分)
【甲】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
①
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
③
;其旁,出堡坞④
,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
,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
,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⑨
。”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
①
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
②
垠:边界,尽头。
③
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ì):屋的正梁。
④
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 ⑤
箭:小竹子。
⑥
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⑦
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
⑧
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
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7.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4分)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断1处)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断1处)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
(
)(2)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3)
俶尔远逝(
) (4)
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译文: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跟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投以小石
A.全石以为底
B.以其境过清
C.屠惧,投以骨。
D.何以都不闻消息?
21.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
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
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
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
的不平之气。(2分)
长江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3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秦允彬
一
(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liào
yān
chóu
diàn
(
)望
(
)红
(
)谢
(
)记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3.默写。(10分)
(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1)
,恨别鸟惊心。
(2)
商女不知亡国恨,
。
(3)
,铁马冰河入梦来。
(4)
山河破碎风飘絮,
。
(5)
海内存知己,
。
(6)
落红不是无情物,
。
(7)
婴闻之,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8)
在《七律 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
。
4.
(4分)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实践活动。(10分)
(1)请你给这次图文展拟一个标题:
。(2分)(2)(3分)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长城是
,长城是
,长城是
。
(3)说出一个成语或谚语
: , 。(2分)讲述一个民间故事或传说:
。(1分)在你的带动下,爸爸兴致大发,决心在城墙上刻字留念。你应该怎么劝说他呢?
。(2分)
二(55分)
(一)6.“_____
_____”“______
___”(2分)
7.(2分)
(二)8.(6分)①
→②
→
③
9.(3分)
10.(3分)
11.(3分)
12.(4分)
(三)13.(
)(3分)
14.(3分)
15.(4分)
16.(4分)
(四)17.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4分)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断1处)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断2处)
18.
(4分)解释加点词
(1)(
)(2)
(
)
(3)(
) (4)
(
)
19.
(6分)(1)
(2)
20.(
)(2分)
21.表达了
的感情;抒发了自己
的不平之气。(2分)
三、作文
(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瞭望
嫣红
酬谢
惦记
2.B
3
.略4.(1)第②句,在“酌情扣分”后面加“的措施”(2)第④句,去掉“防止”
5.(1)示例:中国梦·长城梦(2分)
(2)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长城是华夏文明的象征,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长城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巨龙,
长城是华夏儿女不屈的脊梁,长城是中原大地坚实的屏障.(一空1分,共3分)(3)成语或谚语:不到长城非好汉、固若金汤、狼烟四起(每空1分)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冰道运石、定城砖的传说、(1分)
劝说: (2分)略。
称呼(1分),委婉劝说1分)
6.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写出两个即可)2分
7.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永葆节操的高尚精神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2分
8.用柳条营救花蝴蝶;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1分)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
纯真。(答出“机智”1分,答出“善良”“纯真”1分,意思相近即可)
10.议论;(1分)作用: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2分,只答出升华文章的主题,没有具体分析的,给1分)11.“大沙漠”指的是
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1分)“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1分)。(意思相近即可)事例:如,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1分)
12.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相近即可
13.
C
14.(1)“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写出了少年初到县城的不适应,他感到燥热,陌生,恐惧。(2)“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表现了少年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15.(1)爱护子女;(2)目标远大,意志坚定;(3)勇于担当;(4)自立自强;(5)忍辱负重,吃苦耐劳。
16.(1)母亲让少年感到温暖。母亲虽身患重疾,但为了让儿子能够继续求学,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去县城、省城谋生。家庭变故、生活窘迫困顿、高强度劳动、突遭烧伤……母亲毫不退缩,她顽强坚韧,最终帮助儿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无声母爱,是少年一生珍视的温暖。
(2)药店店主让少年感到温暖。在少年极度尴尬、无助之时,好心店主的善言善行,既解了少年的燃眉之急,更让他心生暖意,感受到了人生的希望。
(3)“好心的路人”让少年感到温暖。路人的挺身而出,既解救了母亲,又让母亲、儿子在极端痛苦无助时得到了一丝安慰。
17.其气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物/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多石(划对一处1分)18.(1)像狗牙那样(2)凄清(3)忽然(4)有的人(每小题1分)
19.(1)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每小题2分)20.C(2分)
21.凄苦孤寂;有才能却无法施展。(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八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
考场号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