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神奇的果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的:在学习和感知活动中,体会和表现物体的特征、形状、色彩带给个人不同的感受。 2、能力目的:学会大胆地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造型能力。 3、情感目的:体验人与自然界的依存关系。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以及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
2学情分析
新入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 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 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 力和自己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 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 对待这些刚进入课堂的小朋友, 我们在情感态度上要做出很大 的努力,小学生在思维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发展的空间很大,所以 我们要好好把握机会, 激发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让孩子们能发 现美,有创造美的想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水果的外形和色彩特征。 教学难点: 学会表现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形状和色彩特征,为果树添加漂亮的水果。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讲授新知
一、提问:你们爱吃什么水果吗?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你能告诉同学们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吗?
二、做个小游戏:1、请几个学生上台摸箱子里的水果,描述给同学们听。2、同学们猜是什么水果。3、让学生尝一尝带来的水果,说一说他的味道。
三、你们知道这些果树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吗?教师讲授植物生长的3个必要条件:土地、水分、阳光。
四、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下列三种类型的水果植物:属木本植物的水果有苹果、梨、杏子、杨桃、桃子、芒果、柿子、荔枝、龙眼、石榴。属藤本植物的水果有葡萄、西瓜。属草本植物的水果有香蕉、菠萝。
五、小结,引出课题《神奇的果树》。
活动2【活动】小组讨论
1、请学生4人小组讨论:这三棵树,哪棵果树最神奇?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活动3【练习】创作表现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表现工具,进行想象画的创作。
2、学生作业,鼓励大胆创新的同学。
活动4【作业】展示与评价
1、学生用剪刀剪下自己画的水果,帖到本组的果树上。
2、四个组进行比赛,比比看哪个组的果实种类又大又多又漂亮?
3、学生自评,他评。
4、师生评价。
5、课堂总结。
课件30张PPT。神奇的果树三个必要条件:1、水
2、土壤
3、阳光水果植物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木本植物(苹果、梨、芒果、龙眼、荔枝、杨桃)
第二类:藤本植物(西瓜、葡萄)
第三类:草本植物(草莓、香蕉、菠萝)作业要求:1、画你自己喜欢的水果,尽量画大一些。
2、给水果涂上颜色,将水果剪下贴在本组的果树上。
3、使用剪刀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