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少选择题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少选择题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7 13: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哈32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二、三
适用班级:高三学年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就十月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比法国巴黎公社更成熟的是(  )
A.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B.临时政府不得人心
C.战争引起革命
D.人民反对战争
2.
1930年,假如你从中国广州出发,前往美国、英国、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
A.中国:战乱频繁,逃亡的流民很多
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C.英国: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3.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4.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
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
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5.
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土地制度是(

A.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B.
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C.
皇室土地所有制
D.
国家所有制
6.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7.
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
官营手工业
B.
私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外商企业
8.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
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
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
C.
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
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9.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受阻,其原因包括(

①封建经济基础十分顽固
②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③旧的经济观念的巨大影响
④社会上缺乏破产的劳动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欧洲人狂热地追求黄金
C.
西欧人向外传播天主教的推动
D.
原有商路中断
11.
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种。英国获得这些文物的主要方式是(

A.
殖民掠夺方式
B.
和平购买方式
C.
仿真复制方式
D.
高价拍卖方式
12.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部门是(

A.
棉纺织业
B.
冶金业
C.
铁路运输业
D.
采矿业
13.
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企业联合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
大企业主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C.
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D.
美国政府腐败无能
14.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
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
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
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
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15.
面对经济大危机,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16.
面的一段文字引自某国际条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对输出和输入、有关输出或输入及输出货物的国际支付转账所征收的关税和费用方面,在征收上述关税和费用的方法方面……一缔约方对来自或运往其他国家的产品所给予的利益、优待或豁免……。”这一国际条约最可能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文件》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7.
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  )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18.
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式生效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19.
2009年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迪拜世界债务偿还暂停6个月,消息令全球金融市场气氛逆转。受此影响,日股跌0.6%,中国A股跌3.6%,港股跌1.78%,欧洲股市开盘至少下跌2%。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B.世界经济向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传染性强
D.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0.法国总统戴高乐在20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60年代抱怨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即只有它一家可以印制美元,用来进行对外战争,收购法国和其它国家的企业。导致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的原因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D.美苏冷战的爆发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得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1)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三所属的政治派别,并说明其主张的相同之处。(6分)
(2)指出材料二所属的政治派别,并说明与材料三主张的相似点。(4分)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两位先生”的含义,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10分)
2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后期,中国社会有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但国内矿产资源又明显不足,故从海外输入便成为白银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国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世界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和白银的交换关系。当时,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关键是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的银价较高,在中外金银比价上,中国的金银比价是1∶4,而在欧洲至少是1∶12。在这一特定前提下,世界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向了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材料二 
1934年,美国针对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全世界银本位中最主要的国家,便采取了提高白银价格政策,高价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美国,致使中国国内通货紧缩,物价惨跌,工商业危机严重,工人失业,中国人民生活更为困苦。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1)材料一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的国际背景是什么?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直接原因,并简述美国当时在国内实行的财政金融政策。(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6分)
哈32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
21(1)派别:分别是洋务派、维新派。(4分)
共同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2分)
(2)派别: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
相似点: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2分)
(3)“两位先生”分别指民主与科学。(4分)
历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6分)
22.
 (1)国际背景:新航路开辟,世界由分散开始联成一体;(2分)
因素:新航路开辟,葡、西等殖民列强从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掠夺了大量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中国白银货币化使中国对白银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银价较高;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6分,任答3点即给6分)
(2)直接原因: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高价收购白银。(2分)
措施: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禁止兑换黄金,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等。(4分)
(3)特点: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分)
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规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股金份额多取得了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权,这就为美国形成和维护世界霸权创造了条件。(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