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神奇的果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的:在学习和感知活动中,体会和表现物体的特征、形状、色彩带给自己不同的感受。
(2)、能力目的:学会大胆地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造型能力。
(3)、情感目的:体验人与自然界的依存关系。培养学生关爱生活的情感及合作的团队意识。
2学情分析
孩子的天性是爱幻想,孩子们很享受奇思妙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创作活动。孩子们对水果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他们都很喜爱水果。从生物学科的角度讲,植物分有草本、木本、藤本之分。本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任意画一种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水果,不管是属于草本、木本还是藤本上的水果都把它们集于一棵树上,让一棵树上长出四季飘香的不同植物属性的水果,使它变成一棵神奇的果树。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爱想、敢想的特点,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玩玩一系列学习活动,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水果的外形和色彩特征,学会表现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难点:掌握一两种水果的形状和色彩特征的造型表现方法。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一)、师生对话,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不好
生:好
是,现在我们的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水果就吃什么水果
(1)、谁来说说,你都认识什么水果 是什么颜色 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你吃过什么水果 它的味道怎样 水果有什么作用
教学理念:激发兴趣,引导思维。
三、讲授新知
(2)、看看图片资料或录像的,再说一说,加深认识。
(3)、教师让学生尝试讲一讲:植物要生长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土地、水分、阳光)。
(二)、教师深入浅出地引出
三种类型的水果:
(1)、师:谁来说说有哪些水果是从藤本植物长出的 :(葡萄、西瓜)
(2)、木本植物长出的水果都有哪些 :(苹果、梨、杏子、杨桃、桃子、芒果、柿子、龙眼、荔枝、石榴等等)
(3)、还有一种属草本植物长出的水果是什么 (香蕉、菠萝、草莓)
(4)、引导学生想象:
如果一颗树上长出苹果、雪梨、龙眼、葡萄、香蕉…..等等水果,那会是怎样的一棵果树
谁来说说 (请3—4个学生回答)还有谁来补充
师小结:如果一颗树上长出很多种不同种类的水果,你们说说这棵果树神奇不神奇
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神奇的果树》
板书:《神奇的果树》
四、创作表现
师:今天我们班种了四棵树,每个组一棵,请把你自己最喜爱的印象最深的水果画好,剪下来,粘贴到自己组的大树上,让它成为一棵神奇的果树好不好
生:好
看看哪个小组的树上结的水果多又大。同学们画的水果在颜色和形状上可以大胆创新。
(1)、学生画出自己喜爱水果,并把它剪下来粘贴到自己组的大树上。
(2)教师把事先画好4棵大树,粘贴在黑板上。
(4)提醒学生用剪刀注意安全。
五、评价
(1)、每个组派2到3个人自评,
(2)评一评其他组的
(3)评出哪组的果树最神奇。
六、教师课堂小结:收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