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二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质量检测
(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咳嗽(sou)
调羹(ɡēnɡ)
险些遭殃(yānɡ)
祈祷天地(shòu)
B.解剖(pōu)
凹陷(wā)
虔诚无比(qián)
兢兢业业(jīnɡ)
C.咀嚼(zǔ)
砚台(yàn)
罄竹难书(qìnɡ)
唠叨不停(láo)
D.烟缕(lǚ)
阖眼(hé)
唧唧喳喳(jī)(zhā)
心怀叵测(pǒ)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做人 搭讪 鏖战 刊物
B.酒蛊 笃实 阖家 藤椅
C.油腻 影碟 颤抖 抹杀
D.爱戴 花雕 翔实 孺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他说张华的不是,李明口虽不言,心下却大不以为然。24
B.若遇此等人,应敬而远之,以免惹来杀身之祸。m
C.鲁迅先生面对黑暗势力绝不退步,他以无所不为的精神坚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I
D.鲁迅先生总是向反动统治者及其走狗文人展开毫不妥协的进攻,对进步青年却总是给予春风化雨般的教诲。G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4
A.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他,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a
B.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我一走进卧室去,从那圆转椅上鲁迅先生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儿。3
C.鲁迅先生一推开门从家里出来时,两只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露在外边,很宽的袖口冲着风就向前走,腋下挟着个黑绸子印花的包袱,里边包着书或者是信,到老靶子路书店去了。g
D.许先生想请一个北方厨子,鲁迅先生以为开销太大,请不得的,男佣人,至少要十五元钱左右的工钱。B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R
①鲁迅先生就认为它导致保守、卑怯的人格。8
②包括被斥不负责任,缺乏担当;或缩头藏尾,唯命是从。p
③真正的中庸,追求至善、至诚、至仁、至德,通过慎独自修、反求诸己,使人合乎内外之道。L
④中庸长期以来尤其是近现代被许多人抨击。7
⑤但是,此类中庸其实是“伪中庸”,完全是变种乃至被妖魔化的中庸。c
⑥毫无疑问,国人的一些劣根性有着文化“病根”,中庸也因之挨了不少“板子”。K
A.③⑥②④①⑤
B.④⑥①②⑤③n
C.④①⑥②⑤③
D.③④①⑥②⑤7
二、阅读鉴赏(61分)L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5分)4
鲁迅先生在4月里,曾经好了一点儿,有一天下楼去赴一个约会,把衣裳穿得整整齐齐,手下夹着黑花包袱,戴起帽子来,出门就走。+
许先生在楼下正陪客人,看鲁迅先生下来了,赶快说:L
“走不得吧,还是坐车子去吧。”A
鲁迅先生说:“不要紧,走得动的。”=
许先生再加以劝说,又去拿零钱给鲁迅先生带着。=
鲁迅先生说不要不要,坚决地就走了。
“鲁迅先生的脾气很刚强。”
许先生无可奈何的,只说了这一句。
鲁迅先生晚上回来,热度增高了。
鲁迅先生说:
“坐车子实在麻烦,没有几步路,一走就到。还有,好久不出去,愿意走走……动一动就出毛病……还是动不得……”
病压服着鲁迅先生又躺下了。
7月里,鲁迅先生又好些。
药每天吃,记温度的表格照例每天好几次在那里画,老医生还是照常地来,说鲁迅先生就要好起来了,说肺部的菌已停止了一大半,肋膜也好了。
客人来差不多都要到楼上来拜望拜望,鲁迅先生带着久病初愈的心情,又谈起话来,披了一张毛巾坐在躺椅上,纸烟又拿在手里了,又谈翻译,又谈某刊物。
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我一进卧室的门,觉得站也没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
许先生让我吃茶,我就倚着桌子边站着,好像没有看见那茶杯似的。
鲁迅先生大概看出我的不安来了,便说:23040042
“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儿。”
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
“多吃就胖了,那么周先生为什么不多吃点儿?”
鲁迅先生听了这话就笑了,笑声是明朗的。
从七月以后鲁迅先生一天天地好起来了,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人虽是瘦了,但精神是好的。
鲁迅先生说自己的体质是好的,若差一点儿的,就让病打倒了。
这一次鲁迅先生保持了很长的时间,没有下楼更没有到外边去过。
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上不断看着的。
那张画,鲁迅先生未生病时,和许多画一道拿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家看过的,小得和纸烟包里抽出来的那画片差不多。那上边画着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花的花朵。
记得是一张苏联某画家着色的木刻。
鲁迅先生有很多画,为什么只选了这张放在枕边?
许先生告诉我的,她也不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
有人来问他这样那样的,他说:
“你们自己学着做,若没有我呢!”
这一次鲁迅先生好了。
还有一样不同的,觉得做事要多做……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
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30年。
又过了三个月。
1936年10月17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17日,一夜未眠。
18日,终日喘着。
19日,夜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6.为什么作者说“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不安”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上不断看着的。”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这一部分中,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和我们印象中的鲁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0~11题。(11分)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②,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23040042
【注】 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②琼瑶:美玉。
10.诗中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中“笑”的含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5分)
“还是一个破落户”
鲁迅毕竟是“五四”时代的知识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性情又和郭沫若那一类人很不相同,不习惯在精神上迅速地脱胎换骨,因此,在整个三十年代上半叶,他只要谈到民众,多半都还是重复以前的看法。他屡次打比喻,说现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几个人轮番变戏法,老百姓呆头呆脑地围着看。回忆往事,他记起家乡旧时的“堕民”,不禁感慨他们“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还要做更广泛的奴才,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愈到晚年,他对民众的揭发还愈深刻。
既然给社会诊病的时候,他常常还是照着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路,他接着提治疗意见,就难免还是要抄旧方。事实上,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不断地重复这种中国人必得向外国学习的“五四”式的启蒙主张。他说中国人的“哑”,是因为精神上的“聋”,倘再不输入精神的粮食,中国人便要成为尼采所说的“末人”(
德国哲学家尼采于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与超人对立的概念)。于是他提倡“拿来主义”,再三强调,说这是当务之急:“启蒙工作在现在是最需要的。”
也就从三十年代初开始,他一面说“唯无产者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将来”,一面又读起了中国的史书,尤其是宋、明两代的野史。他会在这个时候去读这些书,本身就说明了他对现实的绝望,正像他自己说的:“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他向来有一种从今天看出昨天的锐利的眼光,三十年代的中国又恰似大厦将倾,一派末世景象,他越是细读宋、明野史,就越觉得自己也正活在那样的时代。心里这样想,笔下就不免也要这样写,于是他三十年代的私人通信和公开文章中,不断出现了以古比今的文字。直到一九三六年,他还不断以明末的事情,来比附现实中文学家的“逸民气”和老百姓的怯懦性,那种以为自己正是活在宋末和明末的强烈感觉,始终没有消散。
心中存着这样一面古代的镜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脑中又时时闪过历史循环的念头,鲁迅对现实中的人事,看法就自然会和周围的人很不一样。一九三四年,周作人在上海的《人间世》杂志上发表一首打油诗,编者又加上“五十自寿”的标题,引来蔡元培、钱玄同等人的一连串和诗,一时间颇为热闹。这引起上海等地的左翼青年作家的不满,纷纷撰文批评,有的措辞还相当激烈,闹得沸沸扬扬。“左联”的许多年轻人都在那里愤愤地声讨周作人,鲁迅却回过身来看透了他们的心肠,而这是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能看清的,鲁迅与他们的精神距离,实在是太大了。
一九三零年秋天,上海文化界的共产党组织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美国记者斯沫特莱,租了一家荷兰人开设的西餐馆,给鲁迅庆祝五十岁的寿辰。到了那一天,上海的几乎所有左翼文化团体都派代表来参加,把那家餐馆挤得满满的,气氛相当热烈,鲁迅也很高兴。可是,当他站起来致辞时,却说出这样一番扫兴的话:我现在被人请求出来领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我的几位年轻的朋友还坚持要我做一个无产阶级作家。我要是真装作一个无产阶级作家,那就幼稚可笑了,我的根子是植在农村中、农民中以及学者的生活中。我也不相信中国的知识分子的青年,没有对工人、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就能创作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这整篇讲话,简直好像是故意在强调他和那些给他祝寿的人的精神差别,后面那几句,更是明显夹着刺了。他对那些明明和他一样——或者还不如他,却摇身一变,以无产阶级自居,大骂他落伍的人,一直耿耿于怀,只要有机会,他就要指责他们的善变。他这样去指责别人,自己就更会警惕,即使真是非常欣赏那激进的左翼浪潮,他理智上也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站稳双脚,不要使自己整个陷进那潮水中去。所以,连向激进的青年表示奋斗的决心,他往往也很注意分寸,只是说“呐喊助威,则从不辞让”,并不自居为中军。直到一九三五年,他还对一位亲近的朋友这样描述自己,“使我自己说,大概也还是一个破落户,不过思想较新”,依旧是沿用十年前那个“中间物”的说法。看起来,一直到最后,他都还保持着这份清醒的自觉,他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节选自王晓明《鲁迅传》)
1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鲁迅说自己是一个思想较新的破落户,没有像郭沫若等人那样,在思想上迅速地脱胎换骨。
B.鲁迅认为,中国人的不敢发声在于精神上的失聪,故他提倡“拿来主义”,主张立即进行启蒙工作。
C.鲁迅对于中国老百姓身上的奴性与怯懦、对现实是绝望的,于是他在晚年,对民众的揭发更加深刻。
D.一九三四年,周作人发表了一首五十自寿的打油诗,一批名人争相和诗。对此,鲁迅进行严厉批判。
E.鲁迅始终保持着清醒,即使在向激进的青年表示奋斗的决心时,也是很注意分寸的,采取中间立场。
13.三十年代的鲁迅在思想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说“鲁迅与他们的精神距离,实在是太大了”,“精神距离”差距在哪里?(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国人对鲁迅大都充满了崇拜之情,本文对待鲁迅的态度如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14分)
16.李白、杜甫、王实甫、汤显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雨果、鲁迅、巴金、季羡林、史铁生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请仿照下面例句的形式,为以上提及的人物中的一位写一段话,评价其作品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4分)
例句:《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次个性解放的爱情呐喊,一座震撼世界的话剧巅峰;莎士比亚,捍卫人文,抨击封建,是无与伦比的辉煌的戏剧大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
( http: / / www.21cnjy.com )34周年,某校请一位专家做鲁迅思想学术报告。天气很冷,礼堂里一时躁动不安,很难安静下来。主讲学者意识到此时还担当着维持会场秩序的职责,于是他灵机一动,临时设计了一段开场白。几句话说罢,会场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假如你是那位学者,你该如何设计开场白呢?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修辞、句式必须和所给句子相同。(字数不要求统一)(4分)
文学家的鲁迅,是长空雁群中的一只头雁,鸣叫唤醒腐朽文化下的愚昧国民;
思想家的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家的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D。A项,“祷”应读dǎo。B项,“凹”应读āo。C项,“咀”应读jǔ。
2.解析:选B。蛊—盅。
3.解析:选C。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
4.解析:选D。“至少”与“左右”相矛盾,“至少”后面跟确数,而“左右”表约数。
5.解析:选C。整个语段按先破后立的逻辑展开,先定首句排④,④①是观点与例子关系,②⑤是例子与观点的关系,都不能拆开或颠倒。
6.因为鲁迅正在病中,作者没有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扰鲁迅;但作为一个多次受到鲁迅指点与关照的年轻人来说,长时间不来看望鲁迅,又显得自己不近情理,不知是否会受到鲁迅的责怪,所以作者“有些心不安”。
表现在:我一进卧室的门,觉得站也没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许先生让我吃茶,我就倚着桌子边站着,好像没有看见那茶杯似的。
7.解析:画片上的女人,飞散着头发,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风里面跑,红玫瑰花的小小花朵在地面上,这幅画的名字叫“波波诺娃”,在民间传说中,她是追求自由与爱的化身。“波波诺娃”正是鲁迅精神的底蕴所在,也是他终其一生为之不懈追寻的理想。
答案:这幅画是鲁迅本人的写照,在狂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中抗争,仿佛在不断地憧憬与追求,追求自由与爱。这是自由的象征,战斗的象征,是鲁迅灵魂最深处的神圣女神,也是鲁迅精神的底蕴所在!
8.解析:在我们的印象之中,鲁迅是严肃的,但选文对鲁迅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和通常对鲁迅的认识有些“落差”,表现了鲁迅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
答案: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看出萧红的不安,同她开玩笑。
宽容:对萧红一个月没有到自己这里来,毫不介意。
坚强:忍受病痛的折磨。
追求自由:鲁迅临死前屡屡深情地关注木刻画。
9.鲁迅平时主要在夜间写作。现在鲁迅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了,永远安息了。“休息”在这里作为全文结语,似乎很平静,很自然,“大哀”以一种平静的方式表达,显得格外深沉。
10.解析:“万笏”是用来形容天山众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峰的,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山山峰高耸林立的特点。用“琼瑶”来形容天山山顶积雪的洁白如玉,为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山积雪洁白如玉的特点。
答案: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万笏”比喻天山山峰;用“琼瑶”比喻天山山顶积雪。表现了天山高耸峻峭(或众多连绵)、积雪洁白晶莹的特点。
11.解析:分析“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义,可结合整首诗歌的意境、关键词及写作背景来体会。这首诗歌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结合关键词“寂寥”,可体会出作者被贬塞外的寂寞无奈的心情,由此可知,“笑”应是寂寞无奈的苦笑或自嘲,一个“笑”字,表现出了作者的郁闷不平的情绪。
答案:诗中的“笑”表面上是诗人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灵”引为知己,彼此相视而笑,实际上却是作者因遭受贬谪,遣戍边疆的自嘲(或是寂寞的苦笑),表达的是作者被贬边疆的满怀愁情、满腔不平。
12.解析:选BE。A.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像郭沫若等人那样……脱胎换骨”是本文作者的观点;C.鲁迅对现实感到绝望,对民众没有绝望,否则他就不会提出启蒙主张;D.对名人和诗进行严厉批判的是左翼作家,而非鲁迅。
13.解析:这是一道整体文意概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目,答题时注意找到答题区间,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条作答,注意段首和段尾的句子,区位在文章的前三段,主要的语句有:“在整个三十年代上半叶,他只要谈到民众,多半都还是重复以前的看法”“既然给社会诊病的时候,他常常还是照着老思路,他接着提治疗意见,就难免还是要抄旧方”“他一面说‘唯无产者才有将来’,一面又读起了中国的史书,尤其是宋、明两代的野史”。23040042
答案:经历过“五四”启蒙思想的洗
( http: / / www.21cnjy.com )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保留有深深的旧时代印痕;按老思路揭发社会的弊端,以旧方治疗;提倡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却又返回到宋、明时代。
14.解析:这是一道理解重点语句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找到关键词语分条作答,答题的区位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主要的语句有:“中国的知识分子的青年,没有对工人、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看起来,一直到最后,他都还保持着这份清醒的自觉,他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答案:左翼作家激进但缺乏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醒,少有对工人、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而鲁迅始终能够将根子植在农村中、农民中以及学者的生活中,保持对现状以及前景的清醒认识。
15.解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概括出作者对鲁迅的态度。在本文中,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没有用膜拜神灵的眼光来仰视鲁迅,而是站在鲁迅的角度,直视鲁迅的痛苦、矛盾、悲凉,把鲁迅还原成一个“人”。同时,在字里行间,又能分明地感受到作者对鲁迅炽热而深沉的感情,对鲁迅的深刻理解。然后阐明自己的看法。
答案:鲁迅一度被神化,高高地耸立在云端。在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没有用膜拜神灵的眼光来仰视鲁迅,而是站在鲁迅的角度,直视鲁迅的痛苦、矛盾、悲凉,把鲁迅还原成一个“人”。同时,在字里行间,又能分明地感受到作者对鲁迅炽热而深沉的感情,对鲁迅的深刻理解。
16.解析:从例句来看,先列出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主题及影响,句式为“一……一……”,然后指出该作品的作者,并评价这位作者的成就(用两个四字词语)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用判断句式“是……”)。根据题干要求,这位作家必须是选自“李白、杜甫、王实甫、汤显祖、巴尔扎克、雨果、鲁迅、巴金、季羡林、史铁生”中的一位。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答案:(示例)《牡丹亭》,一部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一部浪漫绮丽的昆剧经典;汤显祖,彰显人性,反对束缚,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剧作家。
17.解析:说这段开场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不要离开主题,即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4周年;二是要能点出当时的环境,即冷而躁动,但还要忍耐,安静下来;三是要风趣,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答案:(示例)鲁迅先生生前曾经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今天,我们先要摆脱会场上的冷气,才能对得起鲁迅先生的殷殷企盼。
18.解析:注意所给句子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并且突出作为文学家的鲁迅的重要作用。续写的句子也应当注意这两点。
答案:(示例)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 灯光划破中国社会的黑暗 是冲锋在前的一柄宝剑 剑锋直指封建时代的妖魔鬼怪
1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