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绿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绿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07 15:2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绿》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继续培养文学鉴赏能力,重点品味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并分析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
2、
能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进行阅读,逐渐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阅读并讨论多角度地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2、感情朗读,品味比喻等手法的妙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梅雨潭充满生命力、洋溢着勃勃生机的自然美。
2、感受作者真挚充沛的情
【教学重难点】
1、阅读并讨论多角度地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2、感情朗读,品味比喻等手法的妙用。。
【导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学过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见过那饱含深情的父亲的背影;也曾学过他的写景散文《春》,领略到那五彩斑斓的美丽的春光。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著名游记散文《绿》,体会那绿意盎然、充满活力的秋水之美。
2、
走进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
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
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3、
检测预习
1.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
镶(




薄(
)阴
几绺(

穹(

倏(

皱缬


尘滓(







什刹(

蕴蓄(

棱(
)角
明眸(
)善睐(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观察点
观察角度
观察景物
梅雨瀑,一带白而发亮的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
亭边
 俯视
五、合作探究
1.请从文中找出两个能概括梅雨潭“绿”的特征的词语。
2、作者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

3.
文章的结尾比开头多了两个字——“不禁”,说说这两个字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4.作者在描写梅雨潭的绿中蕴含了哪些感情
六、精读品析
1.阅读第三节:作者写北京什刹海绿杨的“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浓”,西湖波的“明”,秦淮河的“暗”,有什么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3.第3段从“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开始,作者改换了人称,以“你”来称呼梅雨潭。仔细品读“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七、拓展延伸:
反复朗读本文,模仿《散文家谈散文》写一篇鉴赏小短文。
要求:有观点,有根据,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