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香古色的花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点、线、面设计一个造型独特、花纹漂亮的花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及正确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意。
2学情分析
本次执教的对象为二年级,由于该校地处南宁市西乡塘区四联村,学生多数为村里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和活动多数在村子里,与外界的接触较为缺乏,在我任教之前该校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方面较为薄弱,尤其是绘画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训练。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完全根据学生的现有能力进行设计,从他们擅长的剪纸开始,利用简单的线条与图形结合装饰花瓶,再用有别于平时的学具进行着色,希望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之余,还激发学生爱上美术课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一个造型独特、别出新裁的花瓶。
教学难点:利用几何图形重复出现和点、线、面相结合美化花瓶。
4教学过程
1一、启发谈话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周日是什么节日吗?你们计划送什么礼物给你们的父亲呢?
2、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给我父亲准备了什么样的礼物呢?(出示一束鲜花)
3、这花好看吗?你们觉得把这些花放在什么地方才能更好地展示它的美呢?
过渡语:花瓶不仅能让花傲然绽放,还能衬托出花的美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香古色的花瓶》,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4页。(揭示课题)
二、有序鉴赏 趣识花瓶
1、欣赏课本第14页的花瓶,说说这些花瓶表面都有些什么图案呢?(板书花纹)
2、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一个花瓶,大家看看它分别由几个部分组成?
(出示一个打印好的花瓶,请生指出花瓶的各个部分,板书瓶口、瓶颈、瓶身、瓶底)
3、黑板上的花瓶和课本上的花瓶均有一个特点,谁能用火眼金睛把这个特点找出来?(师将花瓶对折)在美术课中,我们把可以左右重合的现象称为对称。(板书对称)
过渡语:原来花瓶是由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组成,除了表面覆盖着美丽的花纹图案,它还是一个左右对称的物体。
4、欣赏一组造型独特的花瓶,它们的瓶口、瓶颈、瓶身、瓶底和我们之前看到的花瓶有什么不同?(板书大小)
过渡语:我们在设计花瓶时,只要改变瓶口、瓶颈、瓶身和瓶底的大小、长短、宽窄或粗细,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就产生了。
5、这些是课本14页的装饰花纹范例,它们是由哪些线条和图形组成的?仔细观察这些花纹都有什么特点?
过渡语:用不同的线条搭配实心或者空心的图形通过简单的组合然后不断的反复或者单独出现,精美的花纹粉墨登场。
6、下面来欣赏一些和你们同龄同学的作品,边看边观察他们分别用了哪些花纹来装饰花瓶的不同部位。
过渡语:如果你设计的花瓶瓶口、瓶颈比较窄小,线条、图形简单重复出现的花纹可以作为首选;如果你设计的花瓶瓶身比较粗大,则适合使用复杂的花纹进行装饰。
三、师生合作 实践探索
1、请同学们观看PPT的几种线条和几何图形,小组讨论选出各组喜欢的2-3种元素,老师现场设计花纹。
2、问:老师设计好的花纹适合放在花瓶的哪个部位?(再次强调大小变化纹路搭配疏密有致)
过渡语:花瓶的形状限制了花纹的设计,创作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花瓶各部位的大小、宽窄合理搭配花纹,这样设计出来的花瓶才会漂亮。
3、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动手创作了,可是怎样才能画出一个对称、饱满的花瓶?(师示范,对折后沿对折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花瓶形状剪出)
4、示范:将花瓶划分好各部分,根据各部分大小开始设计花纹。
5、第一次作业:(1)横竖构图均可(2)剪出一个对称的花瓶(3)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图形装饰花瓶
6、出示老师的范作,问与学生画的有何不同?(出有颜色装饰的花瓶作品,观看老师用颜料拓印装饰整个花瓶)
7、第二次作业: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装点自己的花瓶
四、展示交流 抒发情感
1、收集优秀作品,鼓励学生上台说说展示意图。
2、最想把这个作品送给谁?你想和他说什么?(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地说出想对父亲说的话)
五、拓展延伸 鼓励尝新
1、用自己的小手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用优异的成绩回赠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就是我见过世界上给予父母最珍贵、最真诚的礼物。
2、鼓励同学们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古代花瓶的制作工艺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小花瓶。
课件24张PPT。4、古色古香的花瓶桂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上册作业要求:1、横竖构图均可
2、剪出一个对称的花瓶
3、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图形装饰花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