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欧洲封建文明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凡尔登条约;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的产生、传播、分裂;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扩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查理大帝在历史上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大量古代希腊、罗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继阿拉伯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它是经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形成的。它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情感与意识:(1)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2)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因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奴比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在生产中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3)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作用的讨论、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入九年级学习世界历史,由于之前学生对各国的历史陌生,基础薄弱,特别是欧洲封建文明不熟。通过分析查理大帝在历史上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作用的讨论、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重点难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社会在西欧的崩溃,之后,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雏形。今天的英、法、德、意等国是西欧主要的国家,它们是怎样建立和发展的,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去寻找英、法、德、意等国家的根基。
活动2【导入】新课讲授
【讲授新课】 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哪个王国最强大?
一、法兰克王国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领土上建立了几个国家,其中影响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达到全盛时期的君主是查理。
师:为什么说查理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2、查里·马特改革:(l)背景:法兰克王国实行的给贵族无偿赏赐土地的办法,耗尽了国王的土地,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在政治上造成封建割据。8世纪,查里·马特任宫相,推行改革,实行“采邑”分封制。(2)内容:废除了给贵族无偿赏赐土地的办法,推行“采邑”制。土地受封者必须服兵役,要履行相应义务,宣誓效忠;同时,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受领者。(3)影响:建立起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见一课一练)
师:西欧封建社会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封建制度逐渐形成,9世纪开始确立。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历经数百年,而在9世纪,我国却处在封建社会的高峰——繁荣的隋唐时期。 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富,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封主与封臣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正如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则规矩所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同的庄园、农奴武装,形成“封建金字塔”,压在广大农奴身上。从国王到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是统治阶级,他们靠共同压迫剥削处在最底层的农奴为生。
3、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l)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2)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见一课一练)
4、西欧的封建等级:(见课本p26页小字段,请看示意图,常考)
5、西欧封建制度的君臣关系与中国封建制度的君臣关系的区别: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之一是神权凌驾一切,教会高高在上;特征之二是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中国封建社会则是君主集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6、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从8世纪后期到9世纪前期查理在位四十多年,发动了五十多次战争,几乎和西欧
尽管查理是一国之主,他还渴望得到帝王的尊号。800年,机会终于来了。从此法兰克王国成了查理曼帝国,查理则成了“查理大帝”。这样,查理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欧洲,教权与王权结成了联盟。查理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下令全国人民信仰基督教,违者一律杀死,从而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查理不仅武功显赫,而且也注意恢复和发展西欧的文化教育。他为培养传播基督教和管理国家的人才,积极提倡文化教育,并且带头学文化。查理的文化教育政策对提高日耳曼人文化和恢复古典文化是有积极作用的。
7、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三个王国。(法、德、意雏形)
师: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什么?西欧为何皇权软弱、教权膨胀?这种政治局面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丕平献土与罗马教廷的地位(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1.丕平献土(是怎么回事?有何影响?):
(1)情况: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法兰克王国宫相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夺取的拉温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2)影响:从而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师:罗马教廷在欧洲封建统治的地位怎样?
2.罗马教廷的地位:(l)在经济上,罗马教廷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封建主。(2)在政治上,罗马教廷具有凌驾于国王之上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廷鼓吹教权至上,王权来自于教权,使教皇成为一切世俗社会的主宰。(3)思想上,罗马教廷垄断了文化教育,极力宣传神学,使知识成为神学的奴仆,一切与神学相“左”的思想都被视为“异端”,遭受压制与打击。(4)教权与王权相互勾结,共同维护着西欧的封建制度与封建统治。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的萌芽
师:几百年过去了,农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改进生产技术、扩大耕地面积,使农作物的产量不断增长,农作物的增长使商业活跃起来;还有不堪忍受封建主奴役的庄园手工业者,被迫逃出庄园,定居在有集市的地方,成为商品的生产者,后来又成了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这些地方逐渐成了日趋活跃的商业城市。城市的兴起,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开始摆脱原始的孤立状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当时的城市遍布欧洲各地。正如恩格斯所说城市如同“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放。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它们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辐辏的都市。
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后来又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师:11世纪前后西欧的主要城市有哪些?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1.时间:11一12世纪。2、位置:
3.兴起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剥离,商品经济发展。
4、性质:工商业城市 5、著名城市:
6、斗争任务:
7、特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赎买或武装斗争的方式从封建主那里取得了自治权,有些地方还建立了城市共和国。法国的琅城起义就属于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经过十多年的斗争,1128年,琅城取得了城市自治权。
8、意义:(见课本29页1、2、3)中古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层不断分化,一些富裕的银行家和商人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与此同时,反映市民思想与精神的世俗文化的兴起,也对宗教神学形成了冲击,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师:罗马帝国(27年屋大维)——395年分裂——西罗马帝国(476年被日耳曼人灭亡)——东罗马帝国(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四、拜占廷帝国的衰落(395年—1453年)
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作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拜占廷帝国继续独立发展, 6世纪,东罗马帝国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但后来穷兵黩武,国力走向衰微,四分五裂,处于风雨飘摇中。
13世纪末,西亚又出现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这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占领了整个的小亚西亚,又逐渐渗入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威胁到已经衰弱的拜占廷帝国,1453年,攻占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此后,奥斯曼土耳其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改圣索非亚教堂为清真寺,至此,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存在了近千年的东罗马帝国也终于灭亡了。
1.拜占廷帝国的由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建都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廷”),因此称“拜占廷帝国”。
2.拜占廷文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廷帝国依然强盛,它成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承者,加上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金桥”及拜占廷文明本身的兼容并蓄的特点,拜占廷文明曾经繁盛一时。
3.拜占廷衰亡的原因:(1)6世纪后,帝国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这是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或穷兵黩武)(2)后期骄傲自满,封闭保守,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3)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并被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4、灭亡: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
5、启示:(1)开放包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
(2)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五.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六.课堂小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活动3【活动】活动
五.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六.课堂小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课件55张PPT。第5课 欧洲封建文明
中古史也叫中世纪史,指的是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什么是中古史?一、法兰克王国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3.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
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最强大)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领土上建立了几个国家,其中影响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达到全盛时期的君主是查理。 一、法兰克王国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克洛维
——法兰克王国第一代国王5世纪末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Frankish Kingdom)2、查里·马特改革:
(l)背景:法兰克王国实行的给贵族无偿赏赐土地的办法,耗尽了国王的土地,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在政治上造成封建割据。8世纪,查里·马特任宫相,推行改革,实行“采邑”分封制。
(2)内容:废除了给贵族无偿赏赐土地的办法,推行“采邑”制。土地受封者必须服兵役,要履行相应义务,宣誓效忠;同时,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受领者。(3)影响:建立起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见一课一练)2、查里·马特改革: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l)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2)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主要内容:
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封主与附庸的关系:每一层的上下级之间都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都是从属关系。封主要保护附庸,附庸对封主要宣誓效忠,交纳贡物,打仗时应召出征。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小 封 建 主大封建主帝 王4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给予土地和保护给予土地和保护提供农耕土地效忠和提供军队效忠和服兵役服劳役和耕种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 当时欧洲封建社会流行于这条常规: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意思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
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5、西欧封建制度的君臣关系与中国封建制度的君臣关系的区别:
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之一是神权凌驾一切,教会高高在上;特征之二是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中国封建社会则是君主集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6、查理曼帝国的建立。7、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三个王
国。(法、德、意雏形)活动与探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请回答:(1)请解释一下材料的含义?
(2)材料体现了哪一制度?这种制度源 于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答: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答: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查理.马特的改革
A、左图是对何地何种制度的形象概括?
答:是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概括
B、左图形象地说明了这一制度的哪些主要特点3)阅读下图并回答问题:
答:西欧的土地制度是
建立在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
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
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答: 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领主.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基督教的产生
二、罗马教廷的地位:(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基督教的诞生二、丕平献土与罗马教廷的地位
1.丕平献土(是怎么回事?有何影响?):
(1)情况: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法兰克王国宫相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夺取的拉温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2)影响:从而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丕平献土梵蒂冈教皇国
结合图片讲述“丕平献土”的故事
丕平献土”后,国王和教会的联系加强,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罗马教廷的地位(在经济上、在政治上、在思想上)
罗马天主教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思想文化上形成一元垄断。
讨论:丕平献土”后,有何影响?材料一
卡诺莎雪地求饶
在中世纪的西欧, 罗马教皇变成了个太上皇。就连国王、皇帝也怕它三分。亨利皇帝屈膝脱帽,身着麻衣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在教皇出行时住下的卡诺莎城堡外跪地求饶。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
基督教会的膨胀----教权大于皇权 教会的地产散布在各地。巴黎一个修道院的地产分散在许多地方,其中一处就占地1000多公顷。这个修道院每年征发劳役15万个劳动日,收缴大量实物,仅母鸡就有5000多只,鸡蛋3万多个。
基督教会的膨胀
材料二
------教会经济实力大材料三
罗马教皇格利哥里一世曾下令烧掉罗马城巴拉丁小丘上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基督教会的膨胀
--------摧残文化文化的荒漠地带A. 有一位国王跪在雪地上三 天三夜,请求教皇宽恕
B. 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占有2/3的西欧土地
C. 很多王子和公主是文盲政治上:教皇至高无上经济上:占有1/3土地, 最大的土地所有者真假真思想文化上:控制垄断辨一辨:2.罗马教廷的地位:(l)在经济上,罗马教廷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封建主。(2)在政治上,罗马教廷具有凌驾于国王之上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廷鼓吹教权至上,王权来自于教权,使教皇成为一切世俗社会的主宰。(3)思想上,罗马教廷垄断了文化教育,极力宣传神学,使知识成为神学的奴仆,一切与神学相“左”的思想都被视为“异端”,遭受压制与打击。(4)教权与王权相互勾结,共同维护着西欧的封建制度与封建统治。教皇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总结分组讨论: 罗马教廷的庞大的权力对西欧封建社会有何影响? 教皇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这种状况致使欧洲封建社会进入黑暗时代,但同时也为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埋下了伏笔。你知道吗?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早于欧洲多少年?当封建西欧社会处于黑暗时代时,中国处于何时?公元前475年早于欧洲一千年唐朝时期------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西欧封建社会:“黑暗时代”
此时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达
中世纪欧洲的一句谚语: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时间:11—12世纪 2、位置:4、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5.性质:工商业城市3、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因市而兴).
6.斗争任务:反对封建主和争取自治。7.特点:通过赎买或武装斗争的方式从封建主那里取得了自治权,有些地方还建立了城市共和国。 8.意义:p29页(1)政治(2)经济(3)文化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的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意大利——威尼斯
英国——牛津、曼彻斯特
法 国——琅城
动脑筋:1、法国琅城的市民起义反映了什么?2、市民阶级中分化出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什么新的阶级?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早期资产阶级动脑筋:谁说的更有道理?
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 虽然宋代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级。但是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层而且还进一步分化出了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
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产阶级的产生备了条件。
男孩说得对: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1)、经济方面: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2)、政治方面: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3)、思想文化方面:市民阶级形成新的世俗生活观念,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活动与探究:西欧市民阶级是怎样形成的?他们的出现对历史有哪些影响?
答:(1)形成:10世纪以后,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
(2)影响:市民阶级形成后,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城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四、拜占廷帝国1.拜占廷帝国的由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建都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廷”),因此称“拜占廷帝国”。2.拜占廷文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廷帝国依然强盛,它成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承者,加上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金桥”及拜占廷文明本身的兼容并蓄的特点,拜占廷文明曾经繁盛一时。圣索非亚大教堂
你知道下图中建筑物的名称吗?拜占廷帝国曾经的繁荣
皇族和政府要员都穿上与黄金等价的丝绸服装……
“全世界船只云集的市场”
与印度、中国、北欧贸易,掌握全部地中海贸易拜占廷文化
拜占廷帝国的文化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和东方文化汇集而成的。中国的杂技就是由它的民间幻术发展来的。
通过观察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及曾经的繁荣可以感受到拜占廷帝国文化的辉煌,那么拜占廷帝国又为什么会灭亡的呢?思考讨论:3.拜占廷衰亡的原因:(1)6世纪后,帝国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这是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或穷兵黩武)(2)后期骄傲自满,封闭保守,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3)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并被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4、灭亡: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为什么失败的是我?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的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淘汰讨论:5、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启示:(1)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2)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小结: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2.森严的等级社会
3.基督教势力的膨胀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时间:10世纪
2.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
3.意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6世纪: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
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3.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试一试,你肯定能行!1、 欧洲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封建主是( )
A.国王 B.贵族 C.教会 D.商人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从这句话 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
A.有条件的向贵族进行土地分封
B.欧洲封建领主之间没有等级差别
C.是查理?马特改革 的目的
D.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
CD3、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的改革,使欧洲封建社会形成了 ( )
A.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B.天皇制的封建制度
C.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 D.政教全一的封建制度
4、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工商业的出现 B 生产力的发展
C 奴隶社会的结束 D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出现
5、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
A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B 西欧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C 市民阶级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
D 富裕商人、银行家的出现CBD拜占廷帝国曾一度辉煌,却因长期陶醉于已有的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先进文明而黯然失色,直至被历史大潮所淘汰。这说明了什么?它对我们今天的文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说明了: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 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意义: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我们今天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改革开放
之路。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