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习题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习题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09 13:1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复习巩固综合练习
1.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耕地形成巨大压力
B.我国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
C.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进口量大大减少
D.传统农业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2.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主要分界线是
(
)
A秦岭--淮河一线
B季风与非季风的界限
C以长江为界
D半干旱与半湿润的界限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生产行为中不合适的是(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省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山东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东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
一月平均气温(℃)
8~16℃
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400~800毫米
温度带
干湿地区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各题。
5.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A.苏、鲁、粤
B.京、吉、苏
C.吉、苏、鲁
D.粤、京、吉
6.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7.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区
(2)从地形上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
(3)观察上图可知,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一线,北方地区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为主,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为主
(4)A地的耕作制度(熟制)是__________B地的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海南岛的耕作制度是_________
(5)B处地形区是__________A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
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畜牧业分为___________畜牧业和__________畜牧业两类,大致以_________毫米降水量线为界。
(2)写出我国四大牧区的名称:牧区①是__________牧区,牧区②_________
牧区,牧区③是__________
牧区,牧区④是__________牧区。
(3)牧区①的主要牲畜有___________等,牧区②的主要牲畜有___________等,牧区③的主要牲畜有___________等,牧区④的主要牲畜有___________等。
(4)在东部季风区,主要发展________畜牧业,以农作物的秸秆、粮食作为饲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供应城乡居民。
(5)牧区①属于________牧场,牧区②属于________牧场,牧区③和④属于________牧场。
(6)下列关于自然景观的叙述,属于牧区①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地面平坦,一望无垠D.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9.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影响农业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在城市周围把小麦种植业、果树园、奶牛场、蔬菜种植园合理安排到A、B、C、D、四地并说明理由。
A处适宜发展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蔬菜种植园最适宜在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C处适宜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果树园适宜在_________,此处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适宜种植的果树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该地许多农民将粮田改种果树,但随着果树园的增多,许多农民出现了“卖果难问题”,但仍有少数居民及时改良树种,用套袋技术,水果质量提高,经济收入仍然很高,这对我国发展农业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