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15课《春》(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15课《春》(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6:53:50

内容文字预览

《春》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练习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子的仿写以及景物片断描写。
2、过程·方法
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分析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切的修辞手法、景物描写技巧。
教学难点:
把握精巧的结构,掌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草绿了,花开了,鸟儿鸣叫,蝴蝶飞舞┄┄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那么美好。同学们喜欢春天吗?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春》一起走进春天。21教育网
二.自主学习,感知内容
1.了解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代表作 《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1)给下列词语注音
蓑笠[suō lì] 朗润[lǎng rùn] 嗡嗡[wēng wēng]
酝酿[yùn niàng] 卖弄[mài nòng] 婉转[wǎn zhuǎn]www.21-cn-jy.com
应和[yìng hè] 嘹亮[liáo liàng] 黄晕[huáng yùn]
烘托[hōng tuō] 风筝[fēng zhēng] 静默[jìng m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舒活[shū huó] 抖擞[dǒu sǒu]
(2)解释下列词语: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欣欣然:高兴的样子形容心情好。
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3.小组比赛朗读。
要求:声音响亮,包含情感;字音读准,通顺流畅。
4.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
三.分析结构,合作探究
(一)第一部分(第1段):
师: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当赤日炎炎的时候,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冰封大地的时候,我们会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21·世纪*教育网
1、齐读第一段,看看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到来的?
明确:急切——盼望着,盼望着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为什么一连说了两个“盼望着” 两个“了”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www-2-1-cnjy-com
明确: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盼望春天心情的急切。两个“了”充满了喜悦之情。
3、此时春天来了没有?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明确:没有——近
4、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
5、小结:文章第一部分只有一句话,作者通过抒情的手法,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方法给我们写出了他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在他感情的渲染之下,我们也产生了同感,同样渴望春天尽早到来。2-1-c-n-j-y
(二)第二部分(2—7段):
1、终于迎来的春天是怎样的呢?作者在一开始便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指名学生朗读这段话,其他学生找出这句话。【来源:21cnj*y.co*m】
明确: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2、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哪些一笔带过?哪些详细描写?
明确:总体轮廓: 山、水、太阳
局部描绘: 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接春天的人们
3、小结:对于春天的景物作者并没有一一详细地描绘,而是先粗笔勾勒,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给我们总体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有了粗笔勾勒的背景之后,作者才开始用他那细致的笔触,工笔细描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赋予春天生命,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三)第三部分(8—10段):
1.最后三段是赞美春天的,作者用了哪些手法,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明确:比喻、排比。(“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告诉人们,春天在发展、在成长。【出处:21教育名师】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想健壮的青年”,朱自清在文章的结尾以人喻春,赞美春天。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这篇文章另写一个结尾吗?
明确:春天是刚出壳的小鸟,浑身上下都是新的;春天是刚出锅的馒头,蒸腾着新的味道;春天是刚出土的竹笋,带着无限活力与生机。【版权所有:21教育】
3.指名朗诵最后三段。
(四)课堂总结: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同学们春天是美好的,春天一样的你们是美好的,春天一样的年华是美好的,春天一样的世界也是美好的。只要我们用一颗春天一般的心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美是无处不在的。
四.板书设计
内容 手法
(一)盼望春天:急切的心情 反复 、拟人   
山、水、太阳 粗笔勾勒
(二)描绘春天: 春草、春花、春风、 工笔细描
春雨、迎接春天的人们
(三)赞美春天:赞美春天新、美、力 比喻、排比
五.课堂作业
1、背诵课文。
2、用比喻、排比的手法写一段赞美秋天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播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更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今天就让我们再次欣赏朱自清的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春》,看看他是怎么来描写春天的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二.自主学习,温故知新
1.齐读课文,回顾文章结构、内容和手法。
2. 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真是太美了,它美的自然、美的真实,美的洒脱。作者先对春天进行了宏观勾勒,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笔下初春的山、水、太阳各是什么样子的?
山———朗润
春回大地 水———涨 春的轮廓
太阳——红
3.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一共详细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请大家再读3—7段后,简要概括。
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 )图、(春雨 )图、(迎春 )图
三.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思考:文章怎样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这五幅图的
提示:①抓住事物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②从哪种感官感受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③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④表达了作者何种感情?
Ⅰ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春草图,以作示范。
(一)春草图:
1.作者笔下的春草有什么特点?
生机 嫩 绿 多
2.从哪些感官角度写草?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触觉 写人在草上的感受,表达喜爱春草的感情。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视觉 ⑴用“偷偷”“钻”写春草的情态、动态;让人感到小草像在捉迷藏的小孩。
⑵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
⑶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⑷用“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
3.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拟人:“偷偷地”和“钻”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21cnjy.com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衬托:通过写人们在草上兴致勃勃的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板书: 动态——生机 视觉、触觉
春草图 质地——嫩 春草茂盛勃发 衬托
(草报春) 色泽——绿 拟人
长势——多
Ⅱ学生分组完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开展小组竞赛。
(二)春花图
1.作者笔下的春花有什么特点?
多 艳 甜
2.从哪些感官角度写草?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视觉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花色艳;“野花遍地是”写花朵多。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味觉 “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由眼前的春花联想到秋实。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侧面衬托春花竞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将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不仅写出野花多,而且描绘出随风轻轻摆动,色彩明丽的美景。
板书: 桃——红(像火) 多 拟人
杏——粉(像霞) 艳 比喻
春花图 梨——白(像雪) 百花争艳 排比
(花争春)蜂——闹 衬 衬托
蝶——飞 托 甜 虚实结合
野花—像…眼睛、星星 情态
(三)春风图
1.作者笔下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柔和 温暖 芳香 和悦
2.从哪些感官角度写出春风的特点?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3.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柔和。21·cn·jy·com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4.作者笔下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你有过这种感受吗?说说其他季节的风吹到你脸上、身上的感受。  21*cnjy*com
——有这种感受,春天的风是温暖的,夏天的风是火热的,秋天的风是急迫的,冬天的风是刺骨的。
板书: 抚摸(亲切) 触觉
泥土(微润) 引用
草味(清爽) 嗅觉 借代
春风图 花儿(淡香) 春风柔和 比喻
(风唱春) 鸟儿(呼朋引伴) 拟人
风、水(应和) 听觉
短笛(嘹亮)
(四)春雨图
1.作者从哪些感官,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视觉 写出春雨的细密多,春雨的轻盈。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视觉 写出春雨的润物。
2.作者按什么顺序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诱人的春雨图?
——由近及远:从近处观雨,雨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再放眼远处写到屋顶、小路、石桥边、地里。 21*cnjy*com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用拟人写出了春雨中村庄的宁静。
板书: 三两天(时间长)
屋、树、草(静景) 比喻
春雨图 像牛毛(紧密) (近) 春雨轻盈 排比
(雨润春) 像花针(闪光) (远) 拟人
像细丝(细长)
行人、农民(动景)
(五)迎春图
1.人们通过哪些活动喜迎春天?用书上的语句表现。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放风筝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 个个都出来了。 ——户外活动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努力工作
2.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
——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板书: 风筝多——信号
城与乡——范围
迎春图 老与小——人多 迎春接福 引用
(人迎春) 舒活筋骨——感受春天
抖擞精神——迎接春天
四.课堂小结:
春草茂盛,春花鲜艳,春风柔和,春雨轻盈……春回大地、春意盎然、春满人间,人们抖擞精神,做好了迎春接福的准备。“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我们下了真工夫,希望,丰收与我们同在。2·1·c·n·j·y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在五幅春景图中,作者以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征,表达美好的感受,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五.拓展延伸:
纵观五幅春景图,你觉得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注意了什么?哪些写景的方法值得你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习借鉴?
学生归纳:(1)抓住特征,细笔描绘。(2)巧用修辞(3)借景抒情
六.布置作业:
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方法写一写《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47张PPT)
作者:朱自清

教学目标
1
2
3
知识与技能:(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练习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子的仿写以及景物片断描写。
方法与过程: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第一课时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草绿了,花开了,鸟儿鸣叫,蝴蝶飞舞┄┄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那么美好。同学们喜欢春天吗?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春》一起走进春天。
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练习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子的仿写以及景物片断描写。
爱国学者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代表作 有《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1)给下列词语注音
蓑笠[ ] 朗润[ ] 嗡嗡[ ]
酝酿[ ] 卖弄[ ] 婉转[ ]
应和[ ] 嘹亮[ ] 黄晕[ ]
烘托[ ] 风筝[ ] 静默[ ]
舒活[ ] 抖擞[ ]
(2)解释下列词语:
呼朋引伴:
欣欣然:
花枝招展:
suō lì
lǎng rùn
wēng wēng
wǎn zhuǎn
mài nòng
yùn niàng
yìng hè
huáng yùn
liáo liàng
jìng mò
hōng tuō
fēng zhēng
dǒu sǒu
shū huó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
艳丽。
高兴的样子形容心情好。
小组比赛朗读。
要求:声音响亮,包含情感;字音读准,通顺流畅。
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围绕一个“春”字,写了“( )”、
“( )”、“( )”三部分。)
盼春
绘春
颂春
分析结构,合作探究
(一)第一部分(第1段):
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当赤日炎炎的时候,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冰封大地的时候,我们会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
1、齐读第一段,看看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到来的?
急切——盼望着,盼望着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为什么一连说了两个“盼望着” 两个“了”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盼望春天心情的急切。两个“了”充满了喜悦之情。
3、此时春天来了没有?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没有——近
4、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
5、小结:文章第一部分只有一句话,作者通过抒情的手法,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方法给我们写出了他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在他感情的渲染之下,我们也产生了同感,同样渴望春天尽早到来。
分析结构,合作探究
(二)第二部分(2—7段):
1、终于迎来的春天是怎样的呢?作者在一开始便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指名学生朗读这段话,其他学生找出这句话。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2、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哪些一笔带过?哪些详细描写? 山、水、太阳
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接春天的人们
(总体轮廓)
(局部描绘)
3、小结:
对于春天的景物作者并没有一一详细地描绘,而是先粗笔勾勒,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给我们总体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有了粗笔勾勒的背景之后,作者才开始用他那细致的笔触,工笔细描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赋予春天生命,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三)第三部分(8—10段):
1.最后三段是赞美春天的,作者用了哪些手法,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比喻、排比。(“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告诉人们,春天在发展、在成长。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想健壮的青年”,朱自清在文章的结尾以人喻春,赞美春天。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这篇文章另写一个结尾吗?
春天是刚出壳的小鸟,浑身上下都是新的;春天是刚出锅的馒头,蒸腾着新的味道;春天是刚出土的竹笋,带着无限活力与生机。
3.指名朗诵最后三段。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同学们春天是美好的,春天一样的你们是美好的,春天一样的年华是美好的,春天一样的世界也是美好的。只要我们用一颗春天一般的心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美是无处不在的。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内容 手法
(一)    
(二)
(三)
描绘春天:
盼望春天:急切的心情
反复 、拟人
山、水、太阳
粗笔勾勒
工笔细描
春草、春花、春风、
春雨、迎接春天的人们
赞美春天:赞美春天新、美、力
比喻、排比
课堂作业
1、背诵课文。
2、用比喻、排比的手法写一段赞美秋天的文字。
第二课时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更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今天就让我们再次欣赏朱自清的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春》,看看他是怎么来描写春天的吧。
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
(1)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自主学习,温故知新
1.齐读课文,回顾文章结构、内容和手法。
2. 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真是太美了,它美的自然、美的真实,美的洒脱。作者先对春天进行了宏观勾勒,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笔下初春的山、水、太阳各是什么样子的?
春的轮廓


朗润
水——
太阳——
春回大地
山——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绘春
3.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一共详细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请大家再读3—7段后,简要概括。
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文章怎样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这五幅图的
①抓住事物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②从哪种感官感受写?(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味觉)
③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④表达了作者何种感情?
Ⅰ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春草图,以作示范。
(一)春草图:
1.作者笔下的春草有什么特点?
2.从哪些感官角度写草?
3.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生机 嫩 绿 多
——视觉
⑴用“偷偷”“钻”写春草的情态、动态;让人感到小草像在捉迷藏的小孩。
⑵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
⑶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⑷用“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写人在草上的感受,表达喜爱春草的感情。
1.作者笔下的春草有什么特点?
2.从哪些感官角度写草?
——触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拟人
“偷偷地”和“钻”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衬托
通过写人们在草上兴致勃勃的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3.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春草图
(草报春)
动态——生机
质地——嫩
长势——多
色泽——绿
拟人
衬托
春草茂盛勃发
视觉、触觉
Ⅱ学生分组完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开展小组竞赛。
(二)春花图
1.作者笔下的春花有什么特点?
2.从哪些感官角度写草?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1.作者笔下的春花有什么特点?
多 艳 甜
2.从哪些感官角度写草?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
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视觉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花色艳;“野花遍
地是”写花朵多。
——味觉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
——由眼前的春花联想到秋实。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侧面衬托春花竞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将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不仅写出野花多,而且描绘
出随风轻轻摆动,色彩明丽的美景。
春花图
(花争春)
桃——红(像火)
杏——粉(像霞)
蜂——闹
梨——白(像雪)
排比
比喻
多 艳
拟人
蝶——飞
衬托
野花—像…眼睛、星星
衬托
百花争艳
虚实结合
(三)春风图
1.作者笔下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2.从哪些感官角度写出春风的特点?
3.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4.作者笔下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你有过这种感受吗?说说其他季节的风吹到你脸上、身上的感受。
1.作者笔下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柔和 温暖 芳香 和悦
2.从哪些感官角度写出春风的特点?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
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
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
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3.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柔和。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4.作者笔下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你有过这种感受吗?说说其他季节的风吹到你脸上、身上的感受。
——有这种感受,春天的风是温暖的,夏天的风是火热的,秋天的风是急迫的,冬天的风是刺骨的。
春风图
(风唱春)
抚摸(亲切)
泥土(微润)
花儿(淡香)
草味(清爽)
比喻
借代
引用
鸟儿(呼朋引伴)
拟人
风、水(应和)
春风柔和
短笛(嘹亮)
触觉
嗅觉
听觉
(四)春雨图
1.作者从哪些感官,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
2.作者按什么顺序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诱人的春雨图?
1.作者从哪些感官,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
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视觉 写出春雨的细密多,春雨的轻盈。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视觉 写出春雨的润物。
2.作者按什么顺序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诱人的春雨图?
——由近及远:从近处观雨,雨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再放眼远处写到屋顶、小路、石桥边、地里。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用拟人写出了春雨中村庄的宁静。
春雨图
(雨润春)
三两天(时间长)
像牛毛(紧密)
像细丝(细长)
像花针(闪光)
拟人
排比
比喻
行人、农民(动景)
春雨轻盈
屋、树、草(静景)
(近)
(远)
(五)迎春图
1.人们通过哪些活动喜迎春天?用书上的语句表现。
2.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
1.人们通过哪些活动喜迎春天?用书上的语句表现。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放风筝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
个个都出来了。
——户外活动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
去。
——努力工作
2.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
——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
向上。
迎春图
(人迎春)
风筝多
老与小
抖擞精神
舒活筋骨
引用
——人多
迎春接福
城与乡
——信号
——感受春天
——迎接春天
——范围
课堂小结:
春草茂盛,春花鲜艳,春风柔和,春雨轻盈……春回大地、春意盎然、春满人间,人们抖擞精神,做好了迎春接福的准备。“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我们下了真工夫,希望,丰收与我们同在。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在五幅春景图中,作者以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征,表达美好的感受,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拓展延伸:
纵观五幅春景图,你觉得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注意了什么?哪些写景的方法值得你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习借鉴?
(1)抓住特征,细笔描绘。
(2)巧用修辞
(3)借景抒情
布置作业
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方法写一写《冬》。
谢谢观赏《春》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春》是一篇优美的 ( )散文,作者是 (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篇叙事散文是 ( )。21cnjy.com
2、“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 ( )《绝句》中的诗句。杨柳风,指 ( )。
3、山 ( )起来了,水 ( )起来了,太阳的脸 ( )起来了。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②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
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21教育网
④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 )
⑤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 )
二、选择题
5、选出注音全对的一组 ( )
A、眨眼(zhǎ) 嘹(liáo)亮 B、应和(hé) 烘(hōng)托
C、酝酿(yún rǎng) 黄晕(yún) D、涨起来(zhǎng) 蓑草(shuāi)
6、与“呼朋引伴”中“引”字同义的一项是 ( )
A、引经据典 B、引而不发
C、引人入胜 D、引狼入室
7、“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含义是 ( )
A、春天迟迟不来,人们盼望了很久才到。
B、春天善解人意,人们盼望着盼望着就到了。
C、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表达了盼春的急切心情。
D、东风是春天的先行官,东风到了,春天随后也就到了。
8、对《春》结尾的三个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个比喻是表现春天生命的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给人以希望。
B、第二个比喻是描写春天给人带来美的想象力。
C、第三个比喻是强调春天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D、这三个比喻生动地揭示了春天的个性“新”、“美”、“力”,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春天。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热烈的追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课内阅读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21·cn·jy·com
9、第二自然段如果加上一个小标题,应是《 》,写出了小草的 ( )和 ( )长势。www.21-cn-jy.com
10、第二自然段的后两句,写人的活动和人的感觉,其作用是 ( )
A、让人感受到春草的柔软可爱。
B、借风衬草,借人写草。
C、反衬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可爱。
11、第三自然段描绘了一幅争奇斗艳的画面,首句写( ),二句写( ),三句写( ),四句写花间之闹,五句写野花之多。2·1·c·n·j·y
12、“赶趟儿”原意是 ( ),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 )。用了 ( )的修辞方法。
13、第三自然段中有一句想象,它是 ( ),这与上下文构成了一种 ( )结合写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第三段共用了下列哪组的修辞方法 ( )
A、比喻 拟人 借代 引用 B、拟人 比喻 排比 夸张
C、比喻 夸张 排比 引用 D、拟人 借代 比喻 夸张
15、这三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16、用比喻、排比的修辞仿写下面句子。
“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四、课外阅读
春天
(1)我喜欢春天,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正如宋代诗人黄庭坚所说:“若有人知春去
处,唤取归来同住。”
(2)春天廷美好的。
(3)冬天是那样的严酷、晦暗。坚冷的冰,银灰色的云,铁青着脸的岩石,瑟瑟发抖
的衰草,还有肆虐狂暴的朔风,瘦骨嶙峋的枯树,都使人感到压抑、凄凉,引得诗人的泪珠儿要落下来,不禁想:怎么春天还不来呢 21世纪教育网
(4)默默地盼啊!急切地等啊!一天早晨,我惊喜地发现春蹑手蹑脚地来了。
(5)那泓碧水,冒着腾腾白气,虽还有些残冰,但确乎比昨天绿了。水色遥看近更佳,我掬起一捧清冽的水,仔细瞧去,见那芝麻粒似的水藻,犹如被人用细细的钢针挑着绿极轻地点了一下,沾上了些微新翠。
(6)哦,春天,你这调皮的娃娃,不知不觉就来了。
(7)春天犹如一位极爱打扮的俏站娘,一天一个样儿。
(8)河里的冰消融了,太阳的脸也愈加柔和。两只黄莺儿婉转地叫着,忙忙地报春,把冻僵了的垂柳也唤醒了,于是,它伸了个懒腰,柔软的青枝上,就有晶莹剔透的
玉牙钻出来,一尘不染,黄里带点绿,嫩得仿佛呵口气就会化似的。
(9)淘气的暖风也凑热闹,它在绿得流油的麦田上打几个滚,就去搔白杨的胳肢窝,痒得白杨“沙沙沙”地笑了。
(10)昨夜,风似乎大了些,更夹了几丝细雨。我一夜没睡好,天一亮,就推开窗子,一股清新湿润的空气扑面袭来。向外一望,我不禁“咦”了一声: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
(11)雨后,一切都显得那么素雅、洁净。乳白色的薄雾,轻盈地弥漫着。天蓝得那样空灵、深远,仿佛被极精心地擦过。望着它,什么也不想,仿佛心胸也融了进去。碧水清澈,水面平滑如镜,还融一块蓝天在里面,成了一块硕大无比的翡翠。柳枝间停着一团黄绿的柔雾,山间的柏树林绿得令人叫绝,似乎画家用了极奔放的大写意泼翠挥毫,于是便有娇艳的翠绿在柏树林间流淌。一树香气馥郁的雪梨花,花瓣土沾了晶莹的水珠儿,似乎受了极大的委屈刚刚哭过。哦!风儿,求求你,莫要再吹了!可风儿哪里肯听……
(12)更妙的是黛绿的远山中,正有一段段粉红的云霞点缀其间,那是怒放的杏花。牧童折柳枝条,便有嘹亮的笛声直冲苍天,引得太阳也从东山上探出头来。恰有位老农扛着镢头上山去,他那黝黑的身影,便被镀上了一层金黄……
(13)我不禁惊呆了。,
(14)春天,好美,好美……
17、朱自清的《春》,从结构上可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写作思路自然、严谨。参照对《春》的分析,简要地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
18、第③段结尾,“我”不禁想:怎么春天还不来呢 作者发出这种感叹的原因是什么
19、第⑩⑥两段写了雨后美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写景抒情 朱自清 背影 诗中有画 唐 田园
志南和尚 春风
3.朗润 涨 红
4.① 引用、比喻 ②拟人 ③ 比喻、拟人 ④排比 ⑤拟人
二、选择题
5.A (B. 应和hè C.酝酿(yùn niàng) 黄晕(yùn) D. 蓑草(suō)
6.D (呼朋引伴:引,招引。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引经据典:引,引用。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引而不发: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www-2-1-cnjy-com
引人入胜:引,吸引;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引狼入室: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7.C
8.B
三、课内阅读
9.春草图,情态,质地,色泽
10. C
11.春花竞放,花色之美,花果之甜
12.赶得上,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拟人
13.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虚实
14. B
15. 对春天美丽,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和赞美,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16.略
四、课外阅读
17.盼春、感春(绘春)、赞春
18.(1)冬天是严酷的、晦暗的;(2)春天是美好的;(3)盼春的心情急切。
19.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春光易逝的惋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