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三个数的加减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理解三个数加减的意义;掌握三个数加减的计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2.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三个数加减的不同顺序,为理解进位加法的“凑十法”作铺垫。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
二、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在哪吗?它们就躲在老师的大屏幕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信息)
【设计意图 :把本单元的“信息窗”情境串联在一起;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可爱的小金鱼为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力。】
活动2【讲授】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
1.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看,又游来了几条小鱼?一共有几条小鱼?谁来列算式?
2.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把你看到的完整的说一遍吗?你能根据刚才的演示过程列一个算式吗?
3.怎样计算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算法,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举手回答。)
4.小结:像这样3+4+3三个数相加的算式,我们一般先算3+4=7再算7+3=10,这就是三个数的连加。
5.试一试:用今天学的新知识解决问题,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集体去旅行,看,先到了四只小动物,又到了两只小动物,最后小狗也赶来了,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要去旅行?
(学生在题卡上列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说图意列算式进一步理解三个数连加的意义与算法,巩固深化新知。】
活动二:
1.看,现在鱼缸中有几条鱼,仔细观察,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1)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能够完整的说出来,然后列算式。
(2)学生各自交流算法读法。(同桌讨论:先算10-3=7,再算7-2=5。)
(3)小结:像这样(10-3-2=5)的算式就是三个数的连减。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表示多了,增加的时候,我们一般用加法,当表示少了,拿走了,我们一般用减法。
2.练习:看图说图意列算式,原来有10朵小花,喜洋洋拿走了两朵,懒洋洋拿走了四朵,现在还剩下几朵小花?
(学生在题卡上列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通过学生的质疑,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师点拨引导,自主整理出三个数加减的算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计算的重要性,从而运用所学习的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活动三:
现在,小鱼被我请到了教室里,仔细观察小鱼个数的变化。(我来摆你来说)游来了5条小鱼,游走了4条小鱼,又游来了两条小鱼,现在一共有几条小鱼?
(学生齐说图意然后在题卡上列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汇报:5-4+2=3(齐说算法)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揭示课题并板书(三个数的加减)
知识要点归纳:三个数的加减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活动3【练习】三、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看图说图意填空。(培养学生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
(1)原来有8个梨,吃了6个,又买来5个,现在有几个。(教师加重语气来强调原来有,吃了,又买来,现在这些词。)
(学生在书上列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2) 架子上原来有9支飞镖,射到靶子上3支,落到地上2支,架子上还剩几只飞镖?
(学生在书上列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2.看来你们已经都学会了,接下来我们来一场比赛好不好?
比赛规则:桌面上有一张题卡,上面有10道计算题,限时1分钟,做对的最多的同学获胜,不仅要有速度更要准确,听清楚了吗?
比赛结束后同桌互换卷子,跟老师一起给同桌批阅,评选出获胜者,给予奖励 。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来巩固三个数加减的算法,将算法算理应用到实际演练中来。】
活动4【练习】四、拓展练习
出示图,说图意。
原来有5条金鱼,游来了4条蓝鱼,又游来了2条金鱼,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a.现在一共有几条鱼? 5+4+2=11
b.金鱼比蓝鱼多几条? 5+2-4=3
五、说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数的加减,那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预设:三个数的加减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化算法算理的掌握,综合提升学生的知识框架。】
课件13张PPT。25 三个数的加减我吃了2块。4+2+17 10_2_4486586+-577原来有9支飞镖 9- 3-24 3++ 4 3 101+3+5=94+6+8=182+3+5=107-2-3=12-2-4=623+2-4=114+3-4=139-3-4=29-2+3=101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