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初步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丰富的表现力,感受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体验音色、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以及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2.能用简短的语言叙述这个故事。
3.德育渗透:貌似强大的敌人,实际上并不可伯;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地和敌人做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2学情分析
本次设计结合大纲的音乐教育目标与实验方案要求,通过电教手段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思维能力、音乐想象能力等的全面音乐素质并巧妙地实施德育为目的。
3重点难点
感受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体验音色、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以及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欣赏一首有趣的音乐,播放音乐片段。(揭示课题,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活动2【讲授】欣赏音乐 探究新知
1.故事梗概
一天清晨,在美丽的大森林中,彼得和他的小鸟在一起玩耍,家中的鸭子在池塘里戏水,与小鸟发生了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拦住了,爷爷后来吓唬彼得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了家。不久,狼真的来了,吃掉了鸭子,还躲到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彼得机智勇敢的在小鸟的帮助下,套住了狼的尾巴,把它栓在了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送进了动物园。这个故事表现了彼得以他的机智和勇敢战胜了凶恶的大灰狼。
2.作者简介
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杰出的音乐家,他自幼学习音乐,他的音乐作品清新而有朝气,作品风格简谱而抒情,主要作品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舞剧、清唱剧以及钢琴、小提琴的器乐作品。
3.完整的欣赏作品
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及不同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不同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
活动3【讲授】分段欣赏
分段欣赏,初步熟悉旋律
(1).“彼得”主题旋律
a.出示旋律
b.感受旋律所表现的人物(从旋律、情绪上说)
c.哼唱主题旋律 随琴哼唱 填词哼唱
d.感受乐器
e.介绍弦乐四重奏
(2).“鸭子”主题旋律
播放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表现了一只怎样的鸭子呀?为什么?(从速度、情绪、装饰音说)
师:可知道这只鸭子又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呢?(出示双簧管并简单介绍)
生:表演鸭子的形象
(3).“猫”主题旋律
师:能把猫那蹑手蹑脚地,想吃小鸟的心态表现得那么逼真!会是什么乐器呢?可真神奇呀!(出示单簧管)
生:表演小猫的形象
(4).“爷爷”主题旋律
师:彼得的爷爷出来了,他很担心,万一从树林里出来一只狼怎么办呀?硬是把彼得拉回了家,并且把门给锁上了。大家想想,用哪种乐器来表现老爷爷好呢?(出示相关的乐器)请和身边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音乐的速度应该怎样?为什么?那听听这段音乐怎么样?它表现了一位怎样的老爷爷啊?(播放老爷爷主题)
(5).“狼”主题旋律
播放狼的主题
师:这段音乐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呢?为什么会让人觉得那么阴森、可怕呢?
师:原来是因为作曲家运用了非常不协和的和弦,它通常能营造一种危险、恐怖的气氛。
师:这样的音乐让你在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狼呢?能听的出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这是用三支圆号演奏的。
(7).“猎人”主题旋律
播放猎人主题
师:你可知道猎人的枪声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的呀?对,是用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现的。(重播枪声)
3.复听全曲
(1).再次感受这首管弦乐队里不同乐器表现的不同角色,感受这首动听的交响童话音乐。
(2).师生模仿音乐中的形象
活动4【讲授】标题性音乐
标题性音乐:在音乐作品中,这种以固定乐器或固定乐段来表达某种音乐形象的手法称为标题性音乐,人们能通过听辨乐器和乐段的不同来判断作品中角色的变化。
活动5【讲授】课外拓展
《彼得与狼》这一故事受到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喜爱,因此,被制作成不同的剧目进行演绎,请同学们课后欣赏不同剧目的《彼得与狼》。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对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欣赏,你有什么收获吗?它带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要团结起来,机智勇敢地去斗争,就能战胜凶恶的敌人。
课件24张PPT。请 您 欣 赏(交响童话)普罗科菲耶夫[苏]彼得与狼《彼得与狼》音乐欣赏弓弦乐器音色:柔和优美 彼得天真、活泼、
勇敢、机智小鸟长笛机智快活音色:活泼悦耳小鸭双簧管笨拙可爱音色:柔和清新单簧管小猫机灵敏捷音色:低沉委婉大管老爷爷唠叨不休音色:低沉庄严大灰狼圆号阴险凶恶音色:优雅圆润定音鼓猎人的枪声音色:柔和丰满坚定正义《彼得与狼》音乐欣赏 在音乐作品中,这种以“固定乐器或固定乐段来表达某种音乐形象”的手法称为标题性音乐。人们能通过听辩乐器和乐段的不同来判断作品中角色的变化。《彼得与狼》告诉我们: 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进行斗争,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感谢漫游我的音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