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 聆听音乐主题片段,分辨不同的西洋乐器及其音色特点。
二、听辨和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主动参与音乐表现,并能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
2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3重点难点
听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的音色,感受和体验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旋律进行,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4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同学们,今天上音乐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活动,那么当同学们听到音乐看到图片上出现动物的时候看看我们的同学们能不能模仿出这个动物的动作。(播放音乐) 请听音乐,双手叉腰,跟着节拍动起来。
二、认识故事人物、演奏器乐。
师:老师要来先考考你们,看看大家认识这些乐器吗?(播放课件)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有趣的交响童话故事,这是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他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师:《彼得与狼》,在这个故事中出来彼得和狼还有谁呢?你们想知道吗? 那同学们先来听一段故事吧 !
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小鸟和小鸭子互相争吵起来,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醒后,小鸟飞上了大树。老爷爷出来把彼得拉回了房子。这时,狼来了,它吞吃了小鸭子,又窥视着树上的小鸟和猫。彼得机灵的从围墙爬上大树,在小鸟的协助下,把大灰狼的尾巴套住了,吊在大树上。最后猎人和大家把狼送回了动物园。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讲的故事,谁能说一下,故事中有哪几个主人公?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几个主人公吧。(出示主人公的图片) 这几个主人公都有他们各自的音乐,你想完全明白这个故事,就一定要先知道这些音乐。而且,在这个故事里有许多乐器参加,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认识他们吗?(出示课件)--说说这些乐器的名称、音色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长笛:音色清脆透明,表现了小鸟的轻快、活泼、跳跃。
双簧管:双簧管的扁哨发出的嘎嘎生可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上也刻意刻画了鸭子的步伐,表现了鸭子摇摇摆摆。
单簧管:单簧管的跳音奏法表现了小猫的机警、敏捷和欺软怕硬。
大管:音色低沉、浑厚,表现了爷爷的严肃、唠叨。
圆号:用三只圆号奏出了浓重的和声效果,造成了阴生恐怖的狼嚎,表现了狼的阴险、狡猾
定音鼓:猎人的枪声是用定音鼓和大鼓的音响来代替的,表现了猎人的坚定、正义。 小提琴:音色优美、明亮圆润,表现了彼得的善良、勇敢、机智。
三、欣赏音乐、表演故事。
1、边听音乐边讨论故事。
师引入故事:故事发生在冬天的清晨,彼得打开了自家花园的大门跑到外面的大草地上面去玩耍,同学们,你觉得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让音乐来告诉你吧! 播放完整音乐,边听边讨论,了解故事情节。 找学生上台表演。
四、简介“交响话”和作者普罗柯菲耶夫
《彼得与狼》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交响童话就是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的童话故事。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普罗柯菲耶夫。
五、观看视频、感知音乐。
这个故事已经被制成了动画片,我们一起看看视频中怎样用画面来表现这首乐曲的。(播放动画片) 同学们,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去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代表不同的人物,这些角色的形象都是通过音乐描绘出来的,我们可特以体会到:通过音乐可以表达特定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听、去感受、去分析、理解、想象,到底是什么内容,所以我们要从小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不断的提高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课件25张PPT。交响童话欣赏考考你?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双簧管单簧管长笛`前苏联 普罗科菲耶夫 曲《彼得与狼》交响童话小鸟鸭子猫老爷爷狼彼得猎人活泼摇摇摆摆机灵严肃、唠叨阴险、狡猾勇敢、聪明坚定、正义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普罗科菲耶夫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不少是为儿童们写作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舞剧音乐《灰姑娘》、独唱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写于1936年春天,让儿童更能理解它,在乐曲中加入解说词,利用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代表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交响童话就是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 述的童话故事。课堂小结: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的斗争,就能战胜敌人。少先队员应该不怕苦难,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彼得是勇敢的,让我们和彼得一起分享这份胜利和快乐,把大灰狼抬回动物园吧!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