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水车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森林水车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08 21:4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森林水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2.掌握顿音的唱法,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通过对《森林水车》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春天的思想情感。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歌曲,歌曲分为两个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第一部分通过第一句与的第二局的自问自答,引出歌曲的主体----森林水车。第二部分用拟声词来表现水车的运转,全曲用明快的旋律和勤快的节奏表达了一种愉快的心情。在教学中要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注意顿音的唱法,使本节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1.学会用轻快,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
2.注意顿音的唱法。
4教学过程
一、导语: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令人震撼的《威廉
( http: / / www.21cnjy.com )退尔序曲》,感受了瑞士人民反对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这个乐曲充满了热情刚毅的性格,接下来我们学习《森林水车》一起感受《森林水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由兰州森林水车博览园导入话题)。
二、导入新课(示范法、练习法)
发声练习
1=C--F
4/4
1
23
45
-|
5
4
3
2
1
-||
师:春天来到了
生:啦·········
教师示范。
要求:学生用优美、流畅、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学生跟琴练唱,体会顿音的演唱技巧
(通过发声练习,使学生掌握顿音的演唱方法,为歌曲教学做初步的铺垫)
三、新课
1.
歌曲简介:
这是一首由日本作曲家创作的歌曲,歌曲为二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结构,第一部分描写了宁静的森林,第二部分速度转快,并用了像声词“咕噜咕噜咕隆”来描绘水车轮子磨盘的转动,在欢快的气氛中歌唱劳动,歌唱春天。
2.播放磁带21cnjy.com
初听《森林水车》结合歌曲内容,学习音乐知识(欣赏法)


5
5
5
5
1
5
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讲授法)
升记号
#
6
#4
3
2
在这个基本音级的基础上升高半个音(师示范,了解一下即可,不作掌握要求)21·cn·jy·com
学生对照教材,找出有顿音记号和升记号的地方,掌握音乐理论知识。
3.复听歌曲(欣赏法、提问法)
放录音,结合多媒体的森林和森林水车的动感画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并回忆: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歌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听完歌曲后,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边听、边看、边联想,讨论与发言
甲:在我们家乡有,我到桂林旅游时也看到有
乙:欢快、兴奋、高兴
丙:仿佛看到了一排排森林水车不分昼夜欢乐的工作着
丁:我们成群结对来到劳动场地,与森林水车一起劳动。
教师小结(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
3.学习曲谱(示范法、练习法)
(1)
难点:
节奏××××
×
×|
××
××××
||
2/2
旋律
5
5
5
5
1
5|
5
5
5
5
||
4
4
4
4
2
7
|
4
4
4
4
2
7||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情绪高涨,练习积极和投入)
(2)
教师采用视唱法教学该曲并强调顿音处的演唱感觉
(3)
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轻和唱旋律
4.学习歌词(体验法、听唱法、比较法、提问法)
(1)
教师弹琴,学生用“啦”演唱旋律。
(2)教师范唱,学生聆听。(让学生感受老师的歌唱状态)
(3)
教师弹琴,与学生一起和唱该歌。
(4)教师弹琴,学生独立完成歌曲的演唱。
提问:
歌曲中顿音记号使用较多,塑造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
去掉顿音记号,音乐情绪会改变吗?
学生再次随琴哼唱,思考问题并回答:
甲:劳动时的愉快心情
乙:不使用顿音记号,音乐情绪变得平淡、没有生气。
5.歌曲的艺术处理和畅想(讲授法、实践法、表现法)
(1)结构:二段体
情绪:第一乐段:宁静、美好
第二乐段:欢快、兴奋、跳跃
(2)通过对此歌的学唱,我们收获了什么?
学会了顿音的唱法,还感受了在劳动中歌唱,歌唱春
的美好情怀。
(3)歌唱表现
独唱;
男声齐唱;
女声齐唱;
演唱接龙。
要求:根据音乐风格特点,歌词意境,可自由的加入律动,自由创作。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森林水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演唱《森林水车》的感觉中,感受到了劳动中的愉快,也感受到了森林默默为人类服务与奉献的精神,培养
了我们热爱劳动、热爱森林、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情感。好了,我们该回学校了,让我们呼吸春天的气息,踏着《森林水车》上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