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依马呀吉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并了解藏族民歌的一些风格特点和风土人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和小组探究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
3.知识与技能:重点强调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学跳藏族踢踏舞的简单舞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对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书上的二声部歌曲能基本唱出。这学期需要注重听音、创编练习。欣赏时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学难点:唱好歌曲里面的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走进西藏》
教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 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景色
2.教师:同学们,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有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西藏吧!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21教育网
【教学建议:运用情景教学法、谈话法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聆听、感受、体验(一)聆听歌曲
1.聆听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师:注意聆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绪。2.带着问题再听歌曲。
教师:这是一首藏族歌曲,由于西藏地域辽阔,方言各异,民族风格独具特色。《依马呀吉松》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21·cn·jy·com
4.教师小结:《依马呀吉松》的音乐特点是高亢婉转、优美动听、清新流畅。
(二)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教师解释歌词中衬词的意思。
教师:“索呀儿惹洛”、“来斯马拉松松”等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都是歌曲中的衬词,为了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句。同学们要从中体会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21cnjy.com
教师:“依马呀吉松”是流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四川巴塘一带的堆谐曲。堆谐是代表性的藏族舞,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舞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
2.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自己的坐姿,用“啦”小声随老师唱,注意你们声音的弹性和气息的支持。
3.学习歌曲节奏
①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歌曲的节奏及强弱规律。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歌曲的节奏特点。
②学生用“哒”读节奏注意每一个乐句之间的联系。
4.学习歌曲的曲调.
①教师弹旋律,学生用“啦”哼唱,先慢唱然后速度还原。②学生随琴视唱曲谱。
③学生画旋律线(找同学板演)用曲线的形式。
5.加入歌词演唱①学生自己识谱唱歌词。
②全体学生齐唱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③教师领唱学生随老师齐唱。④分小组演唱比赛
三、课堂小结1.边唱边舞。2.随音乐出教室
【设计意图:当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会不约而同的唱起来跳起来,还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随音乐出教室可以达到一种课未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深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