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指导]
1、根据教学目标,结合问题提示,认真预习,仔细研读教科书,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
2、全体同学要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自觉完成导学案。小组长要督促、检查,确保每位同学及时、认真地预习。
3、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出。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合作探究,扼要点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一般概况。
2.认识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湖泊的不同特征。
3.知道黄河的概况和治理。
4.认识长江,理解开发长江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2.理解我国河流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3.掌握列表比较地理事物的方法。
4.建立江河治理开发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目标:
1.建立江河兴利除弊的正确观念。
2.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湖泊的不同特征;2.黄河的治理;3.长江的开发。
难点:1.我国地形、气候与河流分布及相关水文特征的关系;2.长江洪灾原因及重要性。
[自主学习]
一、沟通三大洋的水系
1、内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其所在区域称为
区。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2、外流河:流入
的河流,其所在区域称为
区。
注入太平洋:
、
、
、
、
、
、
、
、
注入印度洋:
、
注入北冰洋:
3、人工运河:
大运河世界是最长的人工运河。它沟通了
、
、
、
、
五大水系,具有
、
、
等综合作用。
4、湖泊分布特点:西部以
较为集中,多为
湖,
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东部以
地区最为集中,都是
湖,如:
、
、
、
、巢湖。
班级————
小组————
姓名————
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1、源头:巴颜喀拉山
2、注入海洋:
海湾
3、长度:
千米,是我国第
长河,中华儿女称她为“
”。
4、流经省区:青、
、
、
、
、
、
、
、
、鲁9个。
流域面积:
平方千米。
流经主要地形区:
高原、
高原、
高原、
平原。
5、主要支流:
6、各河段特征
上游(源头至
):河源水清,落差大,
丰富;中游(河口至
):多支流,
大。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成“
河”。
7、治理
上中游:特别是
高原区,植树造林,保持
。
下游:河床清淤,固堤分流。。
8、开发利用:现已建成
、
、
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三、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1、源头:
山
2、注入海洋:
海
3、长度:
多千米,
洲最长,世界第
。
4、流经省区:青、
、
、
、
、
、
、
、
、
、
、沪共11个。
流域面积:
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
立方米。
流经主要地形区:
5、主要支流
北:自西向东:
江、
江、
江、
江。
南:自西向东:
江、
江、
江。
6、各河段特征
上游(源头至
):
大,多峡谷,
蕴藏量占全国2/5;中游(宜昌至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具有
价值。
7、开发利用:现已建成
、
、
、
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8、治理:上游:防止
流失
中下游:防
、防旱。
[合作展示]
1、在图2.8上找出大江大河。说出它们分别注入什么海洋?想想我国大部分河流注入什么海洋?为什么?
2、从地形、气候、环境几方面分析黄河成为地上河的原因。你认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在上中下游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应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3、从图中找出黄河、长江干流的主要水电站。这些电站主要建在哪些河段?为什么?
4、列表比较长江、黄河的流域概况(源头、长度、流经省区、地形区、入海口)。
5、说说长江洪水的危害。如何治理、开发长江?
[检测反馈]
1.下列河流中,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的特征的河流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2.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里的海是指(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宁夏平原
6.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解释图中长江所说现象可能发生的原因。
7.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
(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支流名称是
。
(2)黄河以河口作为上、中游的分界点,请用字母C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出来。
(3)黄河忧患在上游的主要表现是
、
。
班级——————
小组——————
姓名——————
(4)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
(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你认为治理黄河水患在中游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
(城市);B.
(支流);F.
(湖泊);G.
(水利枢纽)。
(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
[效果评价]
优(
)
良(
)
中(
)
差(
)
评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