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周周练(十)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农业)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价
农业知识要点
1、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2、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其中,东部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糖料作物:甜菜;油料作物:花生;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糖料作物:甘蔗;油料作物:油菜。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两大生产区。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三大棉区。
5、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田
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东北: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华北:棉花、小麦、玉米、花生、温带水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长江中下游: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长江中下游:水稻、棉花、油菜、甘蔗
6、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①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山区,如太行山区宜发展林业;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如华北平原宜发展种植业;③降水少但牧草生长好,如内蒙古草原宜发展畜牧业;④河湖多,如洞庭湖沿岸宜发展渔业。
7、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面临的挑战: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对策:①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②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③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8、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建设方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选择题
1.
我国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
)
A.400毫米以上的地区
B.2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D.600毫米以上的地区
2.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
)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
3.我国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甜菜
D.甘蔗
4.下列属于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是:(
)
A.河西走廊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河套平原
5.我国著名的甜菜生产基地是:(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6.下列作物只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是:(
)
A.水稻
B.油菜
C.甜菜
D.甘蔗
7.下列作物只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是:(
)
A.甘蔗
B.甜菜
C.花生
D.大豆
8.我国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
)
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把草地.山坡开垦为耕地
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
9.下列不属于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是:(
)
A.耕地减少
B.环境污染
C.水土流失
D.丰年有余
10.我国农业生产必须贯彻“因地制宜”原则的科学依据:(
)
A.农业生产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
B.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
C.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D.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11.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半干旱和半湿润的地区
C.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D.我国的高原地区
12.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耕地面积大 B.雨热同期 C.水资源丰富 D.可耕地多
13.我国农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
A.林业
B.牧业
C.渔业
D.种植业
14.既是小麦产区,又是棉花产区的是(
)
A.河套平原
B.渭河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松嫩平原
15.东北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糖料作物是(
)
A.花生
B.芝麻
C.油菜
D.甜菜
16.下列果树,最适合的生长地分别位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是( )
A.柑橘、芒果、苹果
B.苹果、梨、芒果
C.香蕉、芒果、梨
D.
香蕉、柑橘、苹果
17.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利用平坦的地势,发展种植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发展淡水养殖业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林果业
我国畜牧业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区两种,读图,回答20-21题.
18.关于我国畜牧业发展,正确的是
A.我国草场面积小,限制了畜牧业发展
B.农耕区畜牧业落后,所占比重较小
C.西藏牧区因气候干旱,草场质量差
D.内蒙古牧区东北部,盛产三河马、三河牛
19.关于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B.前者饲料充足,后者不足
C.两者分别以乳肉产品和禽蛋产品为主
D.两者生产方式相同
读“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下列农产品主要产区与产品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新疆﹣﹣畜产、水产
B.黄淮海平原﹣﹣玉米、甘蔗
C.长江流域﹣﹣水稻、油菜
D.华南﹣﹣大豆、棉花
21.图中我国各产区耕作制度和种植品种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耕作习惯
B.地形
C.土壤
D.气候
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22~23题。
22.A、B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
A.水田、旱地
B.旱地、林地
C.水田、草地
D.水田、林地
23.林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
A.平原
B.山区
C.盆地
D.高原
读图“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生长及收获进程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该农作物生长及收获进程南北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河流
25.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甜菜
D.甘蔗
26.图示农作物分布区的最西端位于( )
A.四川省
B.山东省
C.辽宁省
D.青海省
农作物
水稻
油菜
棉花
其它
种植面积(%)
66
28
4
2
27.如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子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高原山地气候区料产地
28.两地区都存在着资源日趋枯竭,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借鉴美国改造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应(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③发展科技,更新设备;
④将部分高能耗产业向西、向北迁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练习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A
A
C
B
C
A
B
D
C
A
B
D
C
D
D
C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D
A
C
D
A
B
A
B
D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