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永恒的追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到身边的的各种体育给人的美。技能目标:认识各种体育与艺术的感受,即结合造型、色彩、功能。 能对课本作品从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
运动是人的天性,而且小学生对运动是非常喜欢的,我们的课程就借助着运动这一项目去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从运动中去与美术相结合,从美术中得到运动。现在的学生对雕塑的认识还是很少,要让他们在欣赏课中多认识各种雕塑,了解雕塑在生活中的用处,同时增加他们的知识,也懂得爱美术、爱运动、懂美术、懂运动。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体育与艺术的感受,即结合造型、色彩、功能。
难点:能对课本作品从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欣赏课本关于体育艺术作品这样设计巧妙、美观而实用的艺术品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永恒的追求》。提出问题。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丰富想像力。生活中处处都有有艺术设计。不同的设计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体育喜好。打开书,看一看书中几组体育作品。
交流提示:我介绍的是——它的外形是——它的颜色是——它的材质是——我因为——特别喜欢它。先猜一猜,是什么?
从动态、颜色、造型、功能等到方面谈。是什么材质的?给人以什么感受?小组讨论与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
2、根据提示内容把自己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小组的同学。
3、组内选出课本设计最好的作品,然后介绍给全班。可从动态形式、颜色、外形、图案、功能及人的喜好等方面谈谈。同学可以根据各自的选题进行讨论。
三、实践活动
体验设计
1、我们身边的关于体育艺术设计既漂亮又实用,这些设计吸引了不同的人。
2、研究:各种材质给你什么感受?你能否将身边的物品变得更好看? 边观察边思考。
四、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总结提升出示教师收集的艺术材料或课件:我们身边充满了关于体育的艺术设计,生活中的体育商品与设计息息相关。有了这样精美巧妙的设计,世界被装点得五彩缤纷,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五、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继续收集体育物品。
课件23张PPT。永恒的追求
欣赏图片 体育和美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古至今,以体育为题材的各类美术作品在艺术的领域里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体育所展现的力量之美、精神之美,无不扩展着美术的创作题材、丰富美术创作的内涵,而形式多样的美术创作也很好地传播了体育文化,促进了体育的普及,使体育与美术的融合成为永恒的追求
【美术和体育的关系】公元前5世纪 米隆(古希腊)
这件雕塑作品选择了运动员将铁饼摆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把人体的和谐、健康和青春的力量表达的淋漓尽致掷铁饼者(大理石)
走向奥铃匹克(铜)
1997 石向东
作品表现了一个全副武装的古希腊战士正准备把矛掷出。与此同时,他的盾牌、盔甲开始破裂、脱落,露出了胸前的五环标志。雕塑家巧妙地把战争观念转化为体育行为,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公平、竞争和参与的内涵。走向世界(铜)
田金铎(duo) 1985
雕塑家运用简洁概括的雕塑手法,准确地把握住竞走者迈出脚的一刹那和竞走运动特有的体态节奏。“0”字底座象征了中国竞走项目在奥林匹克场上“零的突破”大连星海广场雕塑展示了30余种体育运动项目,
包括竞走、中长跑、跨栏、跳远、
标枪、铁饼、撑竿跳、乒乓球、
篮球、足球、羽毛球、曲棍球、
橄榄球、垒球、体操、击剑、滑冰、
滑雪、赛艇、射击、柔道、游泳、
跳水、自行车、马术等。 人物身材高达2米余,轮廓清晰,肌肉强健,
神态安详,抒发着志在必得的英豪气概。每组雕塑均由三个连贯动作构成,
如高山流水,演绎一套完整的运动过程。雕塑为不锈钢镂空网制作,造型独特,
工艺精湛,轻盈飘逸,气势磅礴,
将运动员的肌肉、表情、动作、
姿态等表达得细致入微,
体现了力量与美感的和谐。 周大庆
它用漫画的形式来介绍奥运运动各个项目,中国味道十足,给国人乃至世界不同的视觉体验。漫画中充分的宣扬了中国的体育精神和中国的传统精神文化大力士的拿手好戏周大庆现代的艺术家们除了通过雕塑、绘画等美术
形式来展现体育之美,还在体育馆、设施、
各类体育标志的设计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使美术与体育的结合达到审美与实用的完
美统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课后作业注意观察生活里和体育有关的用品,从美观与实用的角度去欣赏收集以体育为题材的美术作品的资料,评述一下这些美术作品是如何体现体育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