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阿细跳月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09 16:0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细跳月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能够记忆乐曲的主题旋律,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通过律动、视唱主题旋律、模仿演奏乐器、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的歌舞,乐于主动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进而喜爱祖国的民乐。www.21-cn-jy.com
2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感受了音乐美,并能适当的表现美,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视唱曲谱。在教学中,我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其次,可采用律动、舞蹈的形式表现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熟记乐曲的主题旋律,以及“跳月”的动作协调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阿细跳月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音乐王国。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请听一段音乐,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21·世纪*教育网
师吹奏《金孔雀轻轻跳》
生答:
师:葫芦丝把我们带到了云南,说的真好。
活动2【讲授】阿细跳月
二、初步探究,感受主旋律。
1、师:今天我们就要跟着音乐走进这个美丽而神奇的西南地区。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其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崇尚火,是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举行。彝族有十几个支系,阿细是其中一个支系,跳月是阿细人最喜爱的一种歌舞形式。让我们在《阿细跳月》的音乐中一起走进彝族,走进阿细。听,鼓声响起来了!
XXXXX
2、师:老师敲了几下?
生答:5下
师:每小节就是5拍,平时我们大多接触2/4、3/4、4/4、而这5/4在我们的民族音乐中常用到它,它是复合拍,由3/4与2/4合成的,它能够很好的体现我们民族音乐的特点。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老师把后两拍藏在哪呢?www-2-1-cnjy-com
3、师:彝族人在第四拍和第五拍时会加上拍手、踢腿或“哟哟”的呐喊声,我敲前三拍,你们完成后两拍,同学们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试试吧!2·1·c·n·j·y
三、走进山寨,欣赏全曲
1、初听全曲
《阿细跳月》由我国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彭修文根据彝族传统的舞蹈“阿细跳月”的音乐改编的同名民乐合奏。听,远处传来了《阿细跳月》的音乐,是阿细人吹着笛子,拉着二胡,弹着三弦、月琴在演奏呢!2-1-c-n-j-y
想一想:
1、音乐带给你们什么感受?
2、他们在干什么呢?
四、分段细听,充分感知
1、聆听第一部分
①播放音乐,请听第一部分,想想,是男生在跳舞还是女生在跳舞呢?
生:
师:是的,女孩跳起了轻快的舞蹈。
②用“LU”哼唱主题。
第一部分高音笛、弹拔乐器、弦乐等乐器运用不同配器方法重复演奏主题,表现了多种舞蹈姿态和舞蹈场面。让我们用“LU”哼唱一遍主题。21教育网
③出示主题学唱。
A、乐谱主要用了哪几个音符?
B、四小节中有相同的部分吗?
C、师生接龙唱旋律。
D、完整和琴唱旋律。
④再听:主题音乐重复了几次?
⑤学习“跳月舞”。
A、故事:传说在很早的时候,阿细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打了九天九夜还打不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人就不断地换着脚,或单只脚跳着打,大火终于扑灭了。为了庆祝胜利,大家吹起笛子,弹起三弦,拍着手掌,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舞,以后每逢丰收,阿细人就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地庆祝,舞蹈取名为“阿细跳月”。
B、播放“跳月”视频。
C、学“跳月。
师:先大家先看我示范一遍(出示课件)
师分解动作:左脚先迈一步,右脚跟上左脚再侧一步,右脚斜蹬两下,明白了吗?来试一下,左右左蹬蹬,回去右左右蹬蹬,我们在蹬脚的那一下身体有什么变化?对了,你往哪侧蹬脚,身体要往相反的方向倾斜一点点,试一下,一二三蹬蹬,二二三蹬蹬,三二三蹬蹬,四二三蹬蹬,彝族的人们在跳月时常用拍手的动作,我们在蹬脚时加上拍手试试,一二三拍手,二二三拍手,三二三拍手,四二三拍手,很简单吧!身体要加上一点点律动就更好了,手自由地随着身体摆动,明白了?我们再试一次。月亮出来哟哟,星星出来哟哟,姑娘小伙哟哟,唱歌跳舞哟哟,真不错,谁愿意给大家表演?(指名上台)拉着手,好,预备,月亮出来哟哟,星星出来哟哟,姑娘小伙哟哟,唱歌跳舞哟哟,你们真是最棒的舞蹈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播放第一部分音乐,配上“跳月”舞步。
2、聆听第二部分
①播放音乐,现在谁在跳舞呢?(小伙子)对比这段音乐与第一部分音乐有何不同
②播放音乐,音乐中听到了吧些乐器?(笛子、月琴、二胡)
③介绍月琴、笛子、二胡及演奏姿势,听音乐,并为乐曲伴奏。
④听辨乐器,模仿演奏。
3、聆听第三部分
①播放音乐,谁在跳舞,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②用“哟哟”的呐喊声并挥动红绸或拍手为乐曲伴奏。
4、完整聆听全曲(分组进行:“跳月”,乐器模仿演奏,“哟哟”的呐喊声并挥动红绸)
师:彝族舞蹈热情奔放,大家想不想感受一下,孩子们,让我们在《阿细跳月》的音乐声中跳起来吧!
五、小结
1、在《阿细跳月》的乐曲中,主旋律反复不断的出现14次,用
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音区演奏,大家再唱一唱。
2、三弦、笛子、月琴各种乐器在不同的速度、力度下变化演奏,增添了乐曲色彩,把乐曲推向了高潮。
3、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每逢节日,人们便举着火把边唱边舞,预祝来年丰收,彝族的朋友热情邀请我们参加快乐的火把节,跟着我一起出发吧!(师用“跳月”的舞步带学生出教室)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