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受彝族音乐的特点,熟练视唱主题旋律,会跳五拍子舞步。
2、过程与方法:感受乐曲四五拍子的韵律,灵活运用体态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参与表现民族管弦乐曲《阿细跳月》,学生能够逐步喜欢我国民间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珍惜、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学生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彝族音乐对于汉族孩子来说不是很了解,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彝族音乐的风格及特点,不断激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四五拍子的韵律,并能参与表现。
2、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会跳彝族“跳月”的基本舞步。
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五拍子节奏。
2、乐于参与集体舞表演。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活动一:队形游戏。
1、听音乐进教室。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复习队形游戏,教师随音乐即兴变化手势,学生迅速反应变换队形。
3、引题。本课学的就是某个少数民族的乐曲,暂不点明,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该环节既是本课的导入,又是审美活动初始环节。聆听歌曲《爱我中华》走进教室,学生在行进的过程中,能够马上进入到音乐氛围中;以复习队形游戏的方式给孩子营造一个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和谐气氛。看老师的手势变队形,既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又起到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作用,并为后面“跳月”舞步的队形变化打下基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2【导入】活动二:节奏游戏。
1、体态声势模仿。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
基本节奏:× ×
2、体态声势节奏对话。
师:× × × 生:× ×
拍手 拍手
拍腿 拍腿
------ ------
3、师生节奏互动。
a、和学生一起完成五拍节奏接龙。
b、引导学生按着老师的强弱变化做节奏对话。
c、听音乐完成四五拍的节奏互动游戏,播放《阿细跳月》。
设计意图:感受五拍子节奏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游戏中会很快进入角色,通过反复做节奏对话游戏,既巩固了五拍子节奏,又为下一环节学习五拍子舞步打下基础,初步突破教学难点。21cnjy.com
活动3【活动】活动三:学习“跳月”舞步。
1、老师把这五拍子藏在动作里,学生观察寻找。
2、学生用动作表现五拍子,即走三步,拍手两次。
3、聆听《阿细跳月》并用五拍子舞步(即“跳月”舞步)参与表现。
设计意图:有上个环节做基础,学生很容易找到藏在老师动作里的五拍并能够准确模仿。既营造了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又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熟练掌握五拍子节奏,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21·cn·jy·com
活动4【讲授】活动四:聆听《阿细跳月》。
1、初听主题旋律。
a、老师演唱主题旋律,学生找到主题中重复的旋律。
b、师生接龙唱主题旋律。即老师唱前半乐句,学生接唱后半乐句。
c、老师演唱主题旋律,学生找到主题旋律的骨干音。
d、出示乐曲主题旋律,学生视唱。
2、完整聆听乐曲,思考主题旋律在乐曲中重复的次数。
3、再次完整聆听乐曲,得出答案。(方法:每重复一次主题旋律老师就和一名学生做拍手游戏,即拍三下腿,击掌两次。老师共找了几名同学做拍手游戏,这个主题旋律就重复了多少遍。)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找到答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相信学生在反复聆听主题旋律中,最终突破教学难点。www.21-cn-jy.com
活动5【讲授】活动五:听辨民族乐器。
1、在刚才的乐曲中,你都听到了那些民族乐器?并模仿其演奏。
2、乐曲的速度怎样?乐曲的情绪怎样?乐曲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情境?
3、老师填词演唱主题旋律。设问: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喜欢模仿的天性,在这里给他们提供扮演民族小乐手的机会,即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欲望和兴趣,也相信孩子们在互相交流中对乐曲的理解得到提升。
活动6【活动】活动六:揭示课题并参与集体舞表演。
1、学生试着填词演唱主题旋律,即兴表演。
2、简介彝族和阿细跳月。
3、完整聆听《阿细跳月》,学生在队形游戏中表演“跳月”舞步。
4、创设篝火舞会,师生载歌载舞。
设计意图:在这里揭示主题,意图有三:一是学生感到欣喜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彝族阿细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二是使学生感受到彝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是一朵耀眼的奇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三是认识到珍惜、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2·1·c·n·j·y
活动7【活动】活动七:课堂小结。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来源于生活,舞蹈来源于生活,相信我们会把这节课的快乐延续到生活的每一天里,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感受了这样一首非常热情欢快的民族管弦乐曲,它的名字叫------(生:)阿细跳月!(学生跳着五拍子舞步离开教室。)21教育网
设计意图:最后点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艺术,对艺术的追求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更有品味、更加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