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朱 亚 辉
平顶山市第四十中学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同时展示图片。
问:歌曲名称是什么?
腾格尔的《天堂》。
由此引出罗布泊,天堂般的地方。
导入新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板书)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1、理解题目。
泊——湖,仙湖——美丽的湖,“消逝”说明现在已经没有了。
根据题目猜想本课感情基调:伤感、无奈、悲痛、遗憾
2、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怎样的湖泊?消逝以后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什么原因使它消失的?它的消逝又给周边环境带来多大的危害?21cnjy.com
浏览课文(2——3分钟),思考一下问题。
(1)请分别找出描写罗布泊今昔景象的词句或段落。
(2)归纳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今昔罗布泊
1、播放课件:图片(昔日罗布泊)
学生思考:
过去的罗布泊和今日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写过去罗布泊的语句并进行赏析,概括过去罗布泊的特点。
2、播放课件:图片(今日罗布泊)
学生思考:
今日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找出文章中描写过去和今日罗布泊的语句并进行赏析,概括今日罗布泊的特点。
3、这里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二)追溯原因。
1、罗布泊,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推测这其间的原因。21·cn·jy·com
2、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科学的考察后寻得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四盲(改道)
3、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三)品味语言。
找出你最喜欢的词句或段落,从写法上探究体味文章语言的表现力,理解文中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小组讨论)21教育网
例:
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www.21-cn-jy.com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四、拓展延伸。
1、类似罗布泊的悲剧,继续上演。
青海湖,月牙泉
赏“救救……荒漠的地方!”
我们还知道哪些类似悲剧?
日月潭泥沙沉积;济南名泉趵突泉缺水;洞庭湖水量。鸟类。鱼类急剧减少;太湖水污染越来越严重;黄河,曾断流100多天。
2、这些悲剧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要认识自然规律,要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环境建设。
五、总结反思: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希望,还是无助和茫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六、布置作业
1.无形作业:请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开展环保活动。这也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完成的作业。
2.书面作业: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者是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滴水,最后一条小溪……你将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短文。2·1·c·n·j·y
七、板书设计
罗布泊
(荒凉)消逝的仙湖(美丽)
四盲(改道)
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