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泥鳅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捉泥鳅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09 16: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捉泥鳅
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富有浓郁的田园风味及生活情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校园歌曲。歌曲通过对雨后孩子要去捉泥鳅的急切心情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田间嬉戏图。全曲由六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一、三五等单数小节的节奏基本相同,双数小节的节奏略有变化。旋律在逐渐变化中层层递进,推向高潮,生动地描绘出孩童在田间嬉戏的形象。21·cn·jy·com
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www.21-cn-jy.com
2.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了解其意义。
三、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逐步扩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因而对“捉泥鳅”这一真切的生活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这个学段的歌唱中,注重培养学生自然、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可见,学生能够以自然、欢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是学生在本堂课学习的重点。而学生对于附点节奏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是一种学习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教学中解决难点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话题导入。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
情境创设,实物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那你们玩过捉泥鳅吗?”
  老师出示用容器装好的泥鳅,给学生认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并请一位学生上台,体验一下捉泥鳅的感觉。(配乐《捉泥鳅》,音乐响起时开始捉泥鳅,音乐停止就停止动作。)21cnjy.com
  “老师小的时候也爱捉泥
( http: / / www.21cnjy.com )鳅,捉泥鳅也要懂得方法,通常是用竹篓、勺子或者手电来捕捉它,特别是在田里捉泥鳅,更有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田间见识几位爱捉泥鳅的小朋友。听!他们来啦!同学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歌曲情绪。”(老师范唱)2·1·c·n·j·y
  第二环节:歌曲新授
  3.歌曲新授。
  (1)初听,感受歌曲情绪。
(2)二听,“从哪些歌词,你能感觉到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鳅呢?”
  (3)三听歌曲,“歌曲的最后几句歌词出现了什么情况?请大家跟着录音哼一哼。”
  (4)学习附点部分的歌唱。找出附点节奏,并数一数有几处?体会在歌曲中的作用。
  (5)跟琴分句学唱歌曲。
  (6)接口唱练习。学生唱带有附点的一、三、五等单数句,老师接唱双数句。
  (7)难点解决。“在歌唱中你觉得还有哪里唱起来比较困难?”
  (8)完整地歌唱歌曲,请一到两名同学个别歌唱表演,其他学生讨论,取长补短。
  (9)“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吗?”
  (10)四四拍表示的意义。
  (11)声势练习。“根据四四拍的节奏,我们来玩一个声势练习。”老师动作讲解。
  (12)学生听伴奏歌唱,老师运用声势练习为歌曲伴奏。
  (13)老师提问:“在刚的这四个动作中,你认为哪几个动作声音比较响亮?(力度比较强)”
  老师揭示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14)老师伴奏,学生尝试进行声势练习。
  学生一听歌曲,并谈谈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地)
  学生讨论(“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对捉泥鳅期盼。“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恳求大哥哥带他去捉泥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三听,并且找出歌曲最后的反复部分,谈反复在此的作用。
  学生分句学唱。
  学生找出附点节奏,数一数有几个(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学生跟唱。
  第三环节:歌曲欣赏
  1.“捉完了泥鳅,好累呀!捉泥鳅的小朋友都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我们也休息一下,请听《蓝天白云》,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2.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家都爱玩,今天我们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捉泥鳅》,在音乐课上也玩了一把,不过在玩的同时也不能耽误了学习。老师希望大家合理分配时间,在玩耍和学习中快乐地成长!”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