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马山歌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放马山歌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09 20:40:35

文档简介

放马山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运用听唱、视唱结合的方法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1、三年一班的学生人数41人。少数学生课上积极发言,愿意和老师和同学合作。多数学生因为年龄特点课上不爱发言羞涩保守。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增强学生效果,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因材施教,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思考。因为,思考是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思考也是智慧的源流;思考更是学习的动力。
3、根据学生的特长,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内的互帮互学,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必然更喜欢学习,更会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
3重点难点
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用自然、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 掌握附点音符和衬词的唱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青藏高原好风光》。(课件)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师:一首藏族歌曲《青藏高原好风光》伴随我们走进了教室,让我们感受了藏族歌曲的风格。那么,谁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呢?(旋律优美动听、婉转流畅,节奏舒展等。)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有不同的风格特点。那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首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是什么风格呢?请大家欣赏!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1、请欣赏歌曲《放马山歌》,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欢快、热情、豪放。短小精干、节奏自由、声音高亢嘹亮,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加上了互换性的衬词……)(课件;播放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放马山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民歌”和民歌的体裁呢?(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它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民歌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
2、歌曲《放马山歌》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种呢?什么叫山歌呢?
师:《放马山歌》这首民歌,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山歌。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叫做《放马山歌》。 “山歌”是指人们在山野劳动生活中所演唱的抒情性的民歌。山歌的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的音来抒发感情。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衬句。(课件) 3、再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的美以及歌曲所表现的内容。)(课件:播放教学光盘里的歌曲录音。)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它生动地反映了牧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4、范唱歌曲。
师:老师想先为大家演唱这首歌曲,希望大家能和老师更好地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绪。(课件) 5、节奏练习: (课件)
2/4 ×·× ×× × │ ×××× ×××× │ ×·× × │
×·× ×× × │ ××× × │ 0 0 │
××× × ‖
6、视唱歌谱、感受歌曲的旋律美。(课件) (1)组成这首歌曲的音特别少,都有哪几个音呢?(la 、do、re、mi)并唱一唱。 (2)随琴视唱歌谱的前两个乐句。 (3)完整观察歌谱,你发现了什么?并把歌谱完整地演唱一遍。 7、学唱歌曲:(课件) (1)试唱歌词。要求吐字清楚,特别是每一句的第一个字。
(2)重点指导“哟哦”的唱法。 师:在民歌中有一些词没有实际意义,但在歌曲中却具有烘托气氛、突出民歌风格的作用,这样的词叫“衬词”,衬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唱起来朗朗上口。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牧民们喊“哟哦”是在干什么?你能唱一唱吗?(学生唱)“哟哦”这两个字是牧民赶牲口时的吆喝声,表现了牧民欢快、热情、奔放的情绪。在吆喝的过程中要注意“哟”字长一点,起点高一点;“哦”字要向上扬,甩出去唱。(学生可以用挥鞭的姿势辅助自己找到吆喝的感觉)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完整地演唱歌曲。唱好附点音符和衬词。
活动4【练习】练习
歌曲处理:声音、情绪、速度的把握;附点音符和衬词的唱法;力度记号的使用。
活动5【测试】检测
运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更好地感受歌曲的风格。
活动6【作业】课堂小结和作业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件)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放马山歌》这首云南民歌,通过欣赏和演唱,我们对云南民歌的风格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老师希望有机会我们能一起到云南,真正体验一下那里的民俗风情,更好地了解云南的音乐文化。
课下收集云南民歌。
最后,学生踏着《放马山歌》的音乐走出教室。(课件)
课件22张PPT。放马山歌五年级(上) 《放马山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自然、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运用听唱、视唱结合的方法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风格特点。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1、五年一班的学生41人 ,少数学生课上积极发言,愿意和老师和同学合作。多数学生课上不爱发言,羞涩保守。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增强学习效果。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据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思考。因为,思考是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思考也是智慧的源流;思考更是学习的动力。 3、根据学生的特长,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内的互帮互学,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必然更喜欢学习,更会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用自然、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附点音符和衬词的演唱。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学生随着音乐走进教室,然后师生互相问好。 师:一首藏族民歌 《青藏高原好风光》 伴随我们走进了教室,让我们感受了藏族民歌的风格。那么,谁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呢?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有不同的风格特点。那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首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是什么风格呢?请大家欣赏! 二、讲授新课: 1、请欣赏歌曲 《放马山歌》 ,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欢快、热情、奔放、短小精干、声音高亢嘹亮、使用衬词等。) (课件:播放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放马山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民歌”和民歌的体裁呢?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它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民歌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方才大家欣赏的这首民歌,它是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类呢?(学生回答) 2、简介山歌。 师:这首歌曲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叫做《放马山歌》。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山歌”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山歌”是指人们在山野劳动生活中所演唱的抒情性的民歌。山歌的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的音来抒发感情。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衬句。 3、再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表现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下教学光盘里的歌曲录音,并思考这首山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它生动地反映了牧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4、范唱歌曲。了解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5、节奏练习: 6、视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美。 (1)师:组成这首歌曲的音特别少,都有哪几个音呢?(la 、do、re、mi)并唱一唱。 (2)随琴视唱歌谱的前两个乐句。 (3)完整观察歌谱,你发现了什么?并把歌谱完整地演唱一遍。 7、演唱歌曲: (1)试唱歌词。要求吐字清楚,特别是每一句的第一个字。 (2)重点指导“哟哦”的唱法。 师:在民歌中有一些词没有实际意义,但在歌曲中却具有烘托气氛、突出民歌风格的作用,这样的词叫“衬词”,衬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唱起来朗朗上口。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牧民们喊“哟哦”是在干什么?你能唱一唱吗?(学生唱)“哟哦”这两个字是牧民赶牲口时的吆喝声,表现了牧民欢快、热情、奔放的情绪。在吆喝的过程中要注意“哟”字长一点,起点高一点;“哦”字要向上扬,甩出去唱。(学生可以用挥鞭的姿势辅助自己找到吆喝的感觉) 三、活动: 完整地演唱歌曲,唱好附点音符和衬词。 四、练习: 歌曲处理:情绪、声音、速度的把握;附点音符和衬词的唱法;力度记号的使用。 五、检测: 1、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更好地感受歌曲的风格。 2、欣赏舞蹈《放马山歌》视频。进一步感受云南民歌欢快、热情、豪放的风格。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放马山歌》这首云南民歌,通过欣赏和演唱,我们对云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老师希望有机会我们能一起到云南去,真正体验一下那里的民俗风情,更好地了解云南的音乐文化。 收集云南民歌。 最后,学生踏着《放马山歌》的音乐走出教室。(课件)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什么叫“民歌”呢?民歌又分几种体裁呢?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它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
民歌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
《放马山歌》这首歌曲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山歌”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山歌”是指人们在山野劳动生活中所演唱的抒情性的民歌。山歌的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的音来抒发感情。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衬句。 2、《放马山歌》这首民歌,它是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种呢?3、再次聆听歌曲,《放马山歌》 感受歌曲表现的内容。4、请听老师演唱这首歌曲。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放马山歌云南民歌中速 稍快1=G243 · 3 3 2 1 | 3 3 3 2 1 2 3 2 | 2 · 1 6 | 3 · 3 3 2 1 | 2 2 1 6| 0 0 | 2 2 1 6∶‖∶ 3 · 3 3 2 1 | 3 3 3 2 1 2 3 2 | 2 · 1 6| 3 · 3 3 2 1 | 2 2 1 6 | 0 0 | 2 2 1 6∶ ‖ 2 2 1 6 | 0 0 | 2 2 1 6 | 0 0 ‖········正 月 放 马 (屋噜噜的)正 月 正 哟, 赶 起 马 来 登 路 程,大 马 赶 在 (屋噜噜的)山 头(呢)上 哟, 小 马 赶 来 随 后 跟, (哟哦)登 路 程。 二 月放 马 (屋噜噜的)百 草 发 哟,小 马 吃 草 (哟哦)随 后 跟。 马 无 野 草 (屋噜噜的)不 会 肥 哟,草 无 露 水2、 深山里 跑,(哟哦) 深山里 跑。 不 会 发, (哟哦) 不 会 发。(哟哦)1、5、节奏练习24×·×××××××··×××××××××××××××××00××× ×正 月 放 马 喔噜噜的 正 月 正 哟 , 赶 起 马 来登路 程, 哟 哦, 登路 程。6、视唱歌谱,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1)组成这首歌曲的音有哪几个?能唱一唱吗?
(2)随琴视唱前两个乐句。
(3)完整观察歌谱,你发现了什么?完整演唱歌谱。放马山歌云南民歌中速 稍快1=G243 · 3 3 2 1 | 3 3 3 2 1 2 3 2 | 2 · 1 6 | 3 · 3 3 2 1 | 2 2 1 6| 0 0 | 2 2 1 6∶‖∶ 3 · 3 3 2 1 | 3 3 3 2 1 2 3 2 | 2 · 1 6| 3 · 3 3 2 1 | 2 2 1 6 | 0 0 | 2 2 1 6∶ ‖ 2 2 1 6 | 0 0 | 2 2 1 6 | 0 0 ‖········正 月 放 马 (屋噜噜的)正 月 正 哟, 赶 起 马 来 登 路 程,大 马 赶 在 (屋噜噜的)山 头(呢)上 哟, 小 马 赶 来 随 后 跟, (哟哦)登 路 程。 二 月放 马 (屋噜噜的)百 草 发 哟,小 马 吃 草 (哟哦)随 后 跟。 马 无 野 草 (屋噜噜的)不 会 肥 哟,草 无 露 水2、 深山里 跑,(哟哦) 深山里 跑。 不 会 发, (哟哦) 不 会 发。(哟哦)1、7、学唱歌曲:
(1)隋琴试唱歌词;
(2)指导演唱衬词;
(3)完整演唱歌曲。放马山歌云南民歌中速 稍快1=G243 · 3 3 2 1 | 3 3 3 2 1 2 3 2 | 2 · 1 6 | 3 · 3 3 2 1 | 2 2 1 6| 0 0 | 2 2 1 6∶‖∶ 3 · 3 3 2 1 | 3 3 3 2 1 2 3 2 | 2 · 1 6| 3 · 3 3 2 1 | 2 2 1 6 | 0 0 | 2 2 1 6∶ ‖ 2 2 1 6 | 0 0 | 2 2 1 6 | 0 0 ‖········正 月 放 马 (屋噜噜的)正 月 正 哟, 赶 起 马 来 登 路 程,大 马 赶 在 (屋噜噜的)山 头(呢)上 哟, 小 马 赶 来 随 后 跟, (哟哦)登 路 程。 二 月放 马 (屋噜噜的)百 草 发 哟,小 马 吃 草 (哟哦)随 后 跟。 马 无 野 草 (屋噜噜的)不 会 肥 哟,草 无 露 水2、 深山里 跑,(哟哦) 深山里 跑。 不 会 发, (哟哦) 不 会 发。(哟哦)1、(4)歌曲处理:声音、情绪、速度;
附点音符、衬词;力度记号等。 放马山歌云南民歌中速 稍快1=G243 · 3 3 2 1 | 3 3 3 2 1 2 3 2 | 2 · 1 6 | 3 · 3 3 2 1 | 2 2 1 6| 0 0 | 2 2 1 6∶‖∶ 3 · 3 3 2 1 | 3 3 3 2 1 2 3 2 | 2 · 1 6| 3 · 3 3 2 1 | 2 2 1 6 | 0 0 | 2 2 1 6∶ ‖ 2 2 1 6 | 0 0 | 2 2 1 6 | 0 0 ‖········正 月 放 马 (屋噜噜的)正 月 正 哟, 赶 起 马 来 登 路 程,大 马 赶 在 (屋噜噜的)山 头(呢)上 哟, 小 马 赶 来 随 后 跟, (哟哦)登 路 程。 二 月放 马 (屋噜噜的)百 草 发 哟,小 马 吃 草 (哟哦)随 后 跟。 马 无 野 草 (屋噜噜的)不 会 肥 哟,草 无 露 水2、 深山里 跑,(哟哦) 深山里 跑。 不 会 发, (哟哦) 不 会 发。(哟哦)1、(5)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放马山歌云南民歌中速 稍快1=G243 · 3 3 2 1 | 3 3 3 2 1 2 3 2 | 2 · 1 6 | 3 · 3 3 2 1 | 2 2 1 6| 0 0 | 2 2 1 6∶‖∶ 3 · 3 3 2 1 | 3 3 3 2 1 2 3 2 | 2 · 1 6| 3 · 3 3 2 1 | 2 2 1 6 | 0 0 | 2 2 1 6∶ ‖ 2 2 1 6 | 0 0 | 2 2 1 6 | 0 0 ‖········正 月 放 马 (屋噜噜的)正 月 正 哟, 赶 起 马 来 登 路 程,大 马 赶 在 (屋噜噜的)山 头(呢)上 哟, 小 马 赶 来 随 后 跟, (哟哦)登 路 程。 二 月放 马 (屋噜噜的)百 草 发 哟,小 马 吃 草 (哟哦)随 后 跟。 马 无 野 草 (屋噜噜的)不 会 肥 哟,草 无 露 水2、 深山里 跑,(哟哦) 深山里 跑。 不 会 发, (哟哦) 不 会 发。(哟哦)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放马山歌》这首云南民歌。通过欣赏和演唱,我们对云南民歌的风格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老师希望有机会我们能一起到云南,真正体验一下那里的民俗风情,更好地了解云南民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