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舞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秧歌舞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09 17:1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秧歌舞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与他人合作边唱歌曲边表演,学会几个秧歌舞的动作。
2、
能够完整背唱歌曲《秧歌舞》。
3、
能根据教材中安排的打击乐器及出示的节奏谱为歌曲伴奏。
知道秧歌是我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两年的音乐学习和实践,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知识。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在教学中,我运用“情景—陶冶”模式和“参与—体验”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施教,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没、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我国典型的民族音乐作品,感受旋律的欢快,初步学会秧歌舞的基本动作,了解民族音乐。
2、难点:学习典型的少数民族舞蹈,掌握“秧歌十字步”动作,并能配合打击乐器进行完整表演舞蹈。通过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www-2-1-cnjy-com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在新年到来之际,你打算参加哪种民俗活动来庆祝呢?
老师这里有三个选择:
(1)贴窗花
(2)包饺子
(3)扭秧歌
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学生选择并说理由)
师:你知道老师会选择哪一种吗?(学生猜猜老师喜欢的活动)
师:你猜对了,老师要在喜庆的锣鼓声中和丰富多彩的舞姿中抒发愉悦的心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2、导入课题
(1)播放音乐,老师跳一段《手绢舞》。
师: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手绢舞,是根据秧歌改编的。
(2)介绍秧歌舞。
秧歌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是北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跳舞时脚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情绪欢快、热烈。它原为模仿稻作劳动的一种原始舞蹈,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的化妆表演,是一种民族性的集体舞蹈,至今已有逾千年的发展历史,有着自己成熟而稳定的风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跟秧歌有关的东北民歌《秧歌舞》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老师的表演和讲解,使学生对秧歌舞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3、出示课题《秧歌舞》
活动2【讲授】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情绪和节奏
(1)请同学们欣赏歌曲动画《秧歌舞》。
师:欣赏完后请说出歌曲中唱到了哪些乐器?
生:打起鼓来敲起锣这句歌词中唱到了鼓和锣这两种乐器。
师:用这些打击乐器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情绪欢快热烈。
(2)老师介绍这些打击乐器。
师:介绍小镲,小镲要跟你们打招呼,你们也用同样的方式跟它打招呼好吗?
师:小镲节奏XXX|XXX|
同学们你们好!
生:模仿节奏XXX|XXX|
小镲小镲你好!
师:小锣节奏XX|0XX|
同学你好!
生:模仿节奏XX|0XX|
小锣你好!
师:堂鼓节奏X.XXX〡XXX〡
同学们呀你们好!
生:模仿节奏X.XXX〡XXX〡
小堂鼓呀你好!
2、按节奏读歌词
(1)老师敲击堂鼓节奏读歌词,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2)学生自己敲击音乐凳按节奏完整读歌词。
师:你发现歌曲哪个地方的节奏有变化?在这个节奏中我们还可以加入哪种打击乐器?
生:咚咚锵的地方。
(3)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咚咚”是鼓的声音,“锵”是镲或者锣的声音。教师用打击乐器做节奏示范。
XXX|XXX
咚咚锵|咚咚锵
(鼓镲鼓镲)
请两名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教师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打招呼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打击乐器,并抓住歌曲的主要节奏利用不同形式为歌曲伴奏,使学生在玩中、在乐中掌握了歌曲的节奏特点,通过节奏练习熟悉了歌词,为学唱歌曲打下了基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学唱歌曲
(1)教师弹钢琴教唱歌谱两遍。
(2)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完整演唱歌谱,教师强调附点节奏和七度大跳的节奏。
(3)启发学生用明亮的声音唱出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不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学起来很容易,所以在学成歌曲的环节设计的时间较少,教师在教谱的过程中重点强调附点节奏和七度大跳,开始用中速稍慢的速度,当学生学会以后,启发学生用中速稍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速度和声音对歌曲情绪的重要性。21教育网
活动3【活动】学跳秧歌舞
1、学跳
“十字步”
(1)出示图示讲解十字步的走法。
(2)用手代替脚先感知十字步的方向和走法。
(3)学生站立跟老师学习并练习十字步的脚步。
(4)跟着秧歌舞的音乐练习十字步。
2、学习手帕动作
(1)老师示范讲解如何拿手帕并进行指导。
(2)老师示范讲解如何翻腕的动作并进行指导。
(3)学习两只手同时向同一方向翻腕的动作。
(4)十字步与手帕动作合起来跟《秧歌舞》节奏跳起来。
3、学习歌曲《秧歌舞》的动作
(1)老师示范几个简单的秧歌舞动作。1-8小节:两拍一个动作,两个动作交替做。
9-12小节:两拍一个动作,两个方向交替做。
9-14小节:10拍一个动作,结尾两拍加一个收的动作。
(2)组织学生进行创编,把学过的动作连起来。
(3)播放音乐学生集体跳《秧歌舞》
【设计意图】老师先从“十字步”入手,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抓住重点的十字步来教学和练习,然后是手位的几个基本动作,接着又为歌舞创编动作,这样学生学起来有兴趣,也不觉得困难。
活动4【练习】节奏练习
1、出示教材中呈现的节奏合唱谱,一起练习。
教师用打击乐器示范每一组的节奏谱。学生模仿三种节奏并分别为歌曲《秧歌舞》伴奏。
2、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
组织三组学生同时打节奏。注意三个声部要协调并为歌曲《秧歌舞》伴奏。
3、挑选乐鼓手为歌曲伴奏
(1)每一组请一位同学上台用打击乐器合作为歌曲奏。(老师再进行指导)
(2)打击乐合奏,其他同学站起来跟着乐鼓队的节奏继续练习十字步。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秧歌舞和节奏练习,让学生在学习和表演中感受到秧歌舞欢快热烈的情绪和小组合作的愉快。21cnjy.com
活动5【测试】小小舞台我能行
秧歌队展示,完整表演
老师宣布:三(1)班秧歌队正式成立,请同学们推荐一位秧歌队长,大家敲起锣打起鼓,扭起秧歌过年喽!学生跟音乐再次表演秧歌舞。21·cn·jy·com
活动6【讲授】知识拓展
1、教师播放其它地区的秧歌(多媒体课件)
①陕北秧歌
②山东海阳秧歌
③伞头秧歌。教师讲解伞头秧歌:它让我们的民族舞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小结:今天,我们学唱了秧歌歌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跳了秧歌舞,还领略了各地不同风格的秧歌,相信你们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舞蹈,好,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让我们踏着欢快的音乐走出舞蹈教室,下课。www.21-cn-jy.com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其它地区的秧歌舞,让学生领略不同风格的秧歌,激发热爱民族舞蹈的热情。
活动7【作业】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音乐活动课,是小学音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的第一课时,我觉得音乐课堂就是要丰富学生情感的表现能力和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培养音乐表演兴趣,有勇气、有表情地独自在众人面前演唱或演奏,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表演形式,边唱边表演,丰富歌曲的表现内容。”在教材中也安排了相当数量的表演内容,“秧歌舞”这一教材,就是要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培育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由于学生们平时上台表演的机会很少所以不便都比较拘谨,这是要继续加强的地方。所以这节课我的中心思想就是要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切为学生着想。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的也有兴致。但也有一些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比较差,动作做起来不是很协调,那么,以后在课堂中就要多加强学生协调能力的练习,这就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练习。
整节课堂都渗透了节奏练习,并且节奏由浅入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易到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解决了歌曲的学习。学生对打击乐器和节奏很感兴趣。但后面的三声部节奏合奏对于三年级学生有些难,时间有些紧。所以部分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2·1·c·n·j·y
对于“十字步”的学习,坦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说我没有掌握很好的办法,所以只是出示了步伐的图片然后老师在台上教,显得有些乏味,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成功的地方我觉得是和学生互动的比较好,课堂气氛很活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需要继续保持的!教具鼓和釵以及手绢也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用学生自己奏出的音乐来烘托课堂气氛,对学生、对教学都是有特殊意义的。21·世纪
教育网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掌握的不是很好,可能是因为和学生互动的太投入了,时间掌握的不是很好,课堂安排的条理性也不够清晰,这是教学中的弊病,需要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吸取其他老师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确定,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