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舞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能正确掌握歌曲《秧歌舞》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感知东北秧歌的艺术形式(舞蹈在农村中的运用),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步。
3、学习简单的秧歌舞伴奏谱,尝试用手和舞蹈合拍。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是低段向高段的一个过渡期,所以要把握住孩子们的兴趣,调动起孩子们的课堂活跃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歌曲的情绪,多听,进行多次模唱。
教学难点: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秧歌舞
1、课题导入:(拿扇子踏着舞步进入教室)
师生问好。
导入新课
师:本月是我校的活动月,各班的小伙伴们都在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今天老师也想露一手,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教师表演一段东北秧歌)
提问:这种舞蹈的形式叫什么?
生:好像是秧歌舞………
师:下面就有老师来介绍一下秧歌舞!
活动2【讲授】秧歌舞
2、简单介绍秧歌
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图片,进行的简单的讲解。 同学们介绍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秧歌的资料。
3、听赏东北民歌《秧歌舞》。试着用手跟着拍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教师用肢体语言演示陕北的腰鼓秧歌,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
4、再次聆听,模唱。
5、学唱歌曲,请学生轻声跟唱。
1)学生手拍桌子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2)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3)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轻声学唱歌谱。
4)跟琴学唱歌词,如有不对的地方,教师及时纠正。
5)引导学生带着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6、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节奏
1)认读节奏
2)以拍手、拍桌、敲笔的形式读节奏。
3)分三大组合作击打节奏,培养学生多声部听觉。(由慢到快);
7、学习秧歌基本舞步“十字步”
活动3【活动】秧歌舞
8、活动
1)学习打节奏后,分别组成“芒果队”、“苹果队”、“草莓队”,进行手打击铅笔盒、手拍桌子、拍手的打击活动(器乐);
2)学习舞蹈“十字步“后,分组教会学生,然后进行舞蹈跟音乐伴奏(舞蹈);
3)最后将三队进行三声部表演。(器乐、声乐,舞蹈)
活动4【练习】秧歌舞
练习(拓展)
9、拓展
教师弹奏每节课的课外钢琴欣赏。(克罗地亚狂想曲片段)很有节奏感可以激发学生的节奏感。
活动5【作业】秧歌舞
10、作业
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秧歌舞》的理解和感受,下去画一幅画。
课件17张PPT。 秧歌舞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汉族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也因扭秧歌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农民欢迎以热闹非凡。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一、什么是秧歌舞?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秧歌舞可以分为几种? 秧歌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秧歌有两类,一类是地秧歌,还有一类是高跷。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东北秧歌 流行在东北三省(中国东北部),来源于中原一带结合了当地满族的文化,形成了有代表性的东北大秧歌。
?
东北大秧歌有三种表演形式,二人转、地秧歌、高跷秧歌,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使用的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钹、大钹、鼓、笛子、二胡、竹板。
?
山东秧歌 第二种是山东秧歌
?
2、山东(中国东部)秧歌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
?
鼓子秧歌流行于鲁北地区的临沂、商河、惠民一带。鼓子秧歌的演唱,是一种说唱性歌曲。曲目灰谐、幽默,具有山东人耿直而又豪爽的性格。
?
胶州秧歌主要流行于鲁南地区胶州一带。欢乐、风趣,胶州秧歌中的唢呐曲和锣鼓曲都十分丰富。
?
陕北秧歌? 3、陕北秧歌,流行于米脂、吴堡、佳县、绥德、清涧等地。陕北地区有挨家挨户拜年的风俗习惯。热闹非凡。陕北歌曲调中所唱的曲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教师演示舞蹈腰鼓秧歌)听 二、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秧歌舞》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节奏动起来!舞蹈,来吧跳起来吧!
再次聆听,模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小伙伴们,你们可以把歌曲的感觉画下来吗?四、布置作业及小结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