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小乐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一些乐器,并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小乐器。
2.会改变乐器声音的大小高低。
能力目标
1.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练习的比较选择能力。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且善于合作。对于完成教学目标比较省力。
3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材料,制作小乐器。
教学难点:改变乐器声音的大小高低。
4教学过程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是噪音,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有的声音是优美动听,我们都非常喜欢听,大家说这种声音叫什么呢?
(学生)音乐。
(教师)音乐是由各种乐器所发出来的。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些乐器,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展示)一些乐器。教师可以适当演奏。
(导入)大家都感受到了,乐器可以演奏出我们喜欢的美妙音乐,这些音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那么,大家有没有兴趣自己来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乐器呢?
(讲授新课)
活动1:做小鼓
1.先拿出一个鼓给学生看,并问:做一个小鼓需要什么材料?
2.讨论:桌子上的材料能否制成一个小鼓?
3.能行,请同学试着做一做,把老师准备的鼓面材料都试一试,比较不同材料鼓面产生的效果,找出最合适的材料。21cnjy.com
4.讨论: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并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用身边的什么材料可以制作什么乐器、为下次活动做准备。21·cn·jy·com
5.教师讲解:制作乐器一般分为三步进行:
①根据乐器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鼓的形状大小各异,但它们都由鼓体和鼓面两部分构成,鼓面都是圆形的并且有弹性。从这一特征出发来准备制作小鼓的材料。
②根据乐器的构造进行制作,重点组装好发声部位的材料。如小鼓的鼓面一定要绷紧。
③敲击小鼓,比较不同材料制成的鼓面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6.演示、改进提高质量。
活动2: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活动目标: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制定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
2.能按计划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3.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系。
4.能说出本组和其他组制作的小乐器的优缺点,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小乐器。
实施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时间为一课时。
2.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提示设计有困难的学生参考教材中的内容。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几件小乐器。
4.试一试,让小乐器发出大小、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通过演奏会的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交流让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做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本组或其他组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21教育网
评价:
从以下几方面对自己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1.用来制作乐器的材料:
2.乐器的外观和性能:
3.如果重新乐器会有什么变化:
4.如果可得到一件真乐器,它与你制作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5.对自己制作的乐器的自我评价:
三、拓展
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教材P16上的关于声音的扩展知识。
2.依据扩展知识,学生尝试改变自己制作的乐器的声音的高低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