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我是小小音乐家》
课型
唱歌课
教学年级
三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活泼、跳跃的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童歌曲,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的场面。2/4拍,一段体结构。1=F,大调式。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相同,只是个别音的节奏稍有变化,跳进的旋律和以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塑造了一个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第三乐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采用了紧凑的节奏,上下行的级进使歌曲更显得欢快、跳跃。弱起节奏和象声词的运用,增添了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使小朋友俏皮可爱的形象跃然而出。第四乐句节奏舒展,好像是做一个短短的休息,接着又重复了第三乐句,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第三乐句是这首歌曲的中心部分,也是最有特点的一部分,在教学时要重点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2.能够认识并掌握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演奏形式,并随音乐进行表演。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演奏形式,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方法
示范、合作、欣赏、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教师播放《我是小小音乐家家》伴奏
学生模仿音乐家演奏乐器,随音乐旋律进行律动。
调动情绪,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地氛围。
二、律动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提问: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中演唱了什么?它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中演奏了什么乐器?请你来模仿动作。引入课题
1.学生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2.随歌曲用动作模仿演奏打手鼓、吹喇叭这两种乐器。
激趣使学生在开始就进入积极地状态。
三、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一)节奏练习引入《我是小小音乐家》节奏训练部分(二)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歌曲在开始时有什么特点?
2.请学生跟琴用“LA”模唱歌曲第一段旋律,强调音准。3.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歌曲第一段。注意:演唱第三乐句是声音要轻巧有弹性。提示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富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跳呦、唱呦”可以用动作表示(划船、鸟飞、挥马鞭)提示学生反复记号的演唱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要求:歌声轻巧,有感情的演唱。演唱时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6.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挥。要求学生在“XXX”处拍手。7.跟琴演唱歌曲曲谱。(三)歌曲创编1、打击乐器伴奏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在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后,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歌曲?2、歌词创编根据自己的爱好为歌曲创编歌词,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词的节奏。
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学生聆听学生跟琴模唱学生演唱第三乐句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生按要求演唱歌曲第二段学生按要求演唱歌曲学生演唱曲谱学生为歌曲设计演奏形式1.第三乐句及第五乐句打击乐器伴奏。2、整首歌曲打击乐器伴奏。学生创编歌词并演唱(指挥家、歌唱家、作曲家、打击乐演奏家等)
通过节奏练习,深入带领学生熟悉并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为歌曲的学习做好渗透和铺垫。通过聆听明确歌曲开始时是弱起。讲解由于旋律是后半拍起,所以我们用点头的动作来表示。通过模唱,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掌握歌曲旋律。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将歌曲完整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的演唱能在听觉上激发学生,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旋律的记忆。利用动作解决一字多音的乐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方便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复习巩固了音乐记号。有了前面与教师合作的歌曲的听唱基础,学生可以轻松地跟琴演唱第二段歌词,教师加以处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积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看指挥演唱歌曲的能力。在学会歌曲歌词后进行曲谱练习,培养学生识谱唱谱的能力激发学生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在音乐、实践中进行即兴创编活动。通过本环节的设计,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堂拓展
播放学校课外兴趣班图片
学生欣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引入高潮,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富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童趣的英国儿童歌曲,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能够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还当了一回作曲家,创作了新的作品。老师希望你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创作出更加优美、动听的歌曲。快乐的演唱、演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