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都是以思想传播为先导的,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B.“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C.三民主义-------北伐战争
D.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光绪帝颁布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C.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4.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并于2012年9月正式交付海军使用。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是下列哪一运动中建立的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势力强大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6.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这里的“握旧物”和“新其心”分别是指
A.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
B.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
C.旧的制度和新的武器
D.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7.对新文化运动的正确评价是
A.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C.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8.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9.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鲁迅
10.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11.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命运
12.“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13.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创办汉阳铁厂
14.19世纪80年代中期,与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5.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
16.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大梦唤醒”的具体表现是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7.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A.“公车上书”
B.康有为策划变法事宜
C.强学会的成立
D.《中外纪闻》的出版
18.洋务派的“师夷长技”指的是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学习吸收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材料四
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月12日,南京各界人士拜谒中山陵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
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
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0.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诸葛亮(三国)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刘禹锡(唐)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
周怡(明)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张英(清)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尔。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材料二:晚清家训节选:
李鸿章在给子女的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墨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东西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张之洞在《诫子书》中说:“方今国事烦扰,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汝今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的家训思想(不得照抄原文),并分析促使其形成的因素。
(2)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家训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21.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江南制造总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二谭嗣同
请回答
(1)图一是哪场运动中出现的?此运动的口号是什么?一句话概括此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什么
(2)图二中,是哪一运动中的人物,此人物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3)两材料中的两次运动结局如何?你有何感想?
22.19世纪下半期到20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公车上书记》书影
(1)
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
(2)
请你说出在图1的探索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各一例?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3)
请你说出图2的探索运动中,两位杰出的领导人物分别是?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但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
(4)
在这两次探索运动中都创办了新式学堂,分别写出学堂名称。
23.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性和重要性,从此开始了一场近代化运动。-------摘自洋务运动的相关资料
请回答:
1.
洋务运动运动主要代表有哪几位?
2.
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提出什么口号?他们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哪些军事企业?
3.
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什么口号?他们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哪些民用企业?(至少两个)
4.
请简单评价洋务运动
24.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和迅速扩展,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不少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789年9月,巴黎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人权宣言》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这与《人权宣言》的哪项内容有关?
(2)1865年,农奴出身的伊凡成为圣彼得堡一家机器制造厂的工人。伊凡身份的变化,说明1861年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作用?
(3)1871年12月,10岁的田中一郎与父母到横滨港欢送日本使节出访欧美。这一场景与什么事件有关?该事件将会给田中一郎的生活方式带来什么变化?(举任意一例即可)
(4)1912年,目睹了辛亥革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是“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说明辛亥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是什么?“皇帝倒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B
6.C
7.D
8.D
9.C
10.B
11.B
12.C
13.D
14.A
15.B
16.D
17.C
18.A
19.(1)变化:从行医救人到主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良再到革命救国。①组织兴中会;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学说;④建立中华民国;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理解: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精神品质: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
(3)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思想: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重视耕读传家;原因:专制制度的要求;儒家文化的熏陶;科举制度的影响;
(2)变化:重视工商业;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子女军事强国意识;原因:近代国门被打开,世界发展潮流的影响;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促使人们改变;爱国主义的情怀让士大夫主动寻求救国之路。
21.(1)洋务运动;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自强
求富;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3)两次运动都失败了;感想: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意思对即可)
22.(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2)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失败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康有为.梁启超;作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洋:京师同文馆戊:京师大学堂
23.1.主要代表人物:弈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
2.“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3.求富,轮船招商局,开滦矿务局
4.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是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4.
(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明治维新。变化:享受新式教育,住洋房,吃西餐,穿西服,改变日本传统发型,乘坐轮船、火车出行等。(答任意一点即可)
(4)推翻清王朝。影响: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