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动态历史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对秦始皇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正确评价,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温故而知新、动态演示历史地图、设身处地、用表归纳历史史实、评价历史人物、比较等方式,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动态演示相关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三块内容是密切联系的,共同围绕秦统一中国这一主题。秦灭六国,完成了初步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都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以来的战争,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各诸侯国的人民渴望统一。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和军事力量超过了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任用外来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从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国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统一的秦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秦灭六国只是军事上完成了统一,采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来巩固统一,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秦王嬴政吸取历史教训,废除分封制,防止诸侯割据,创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他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设立郡县,所有官职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只是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还极为不便,影响到国家政治统一的巩固。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下令以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得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往、融合与发展。秦始皇还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通行全国。这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同时,秦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度量衡制度的统一和车轨统一,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这些措施,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也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历史情境创设法、图表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史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荆轲刺秦王》,提出问题:同学们,这幅图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哪位同学能讲述这个故事?
教师总结:刺杀秦王没有成功,也没能阻止秦国攻取燕国。秦王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那么他是如何完成统一的?又是如何巩固统一?
回答问题:荆轲刺秦王,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了解统一的趋势不可逆转。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探究新知
(授新课)
1.秦灭六国
(1)请同学根据书中所述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完成游戏大拼图。
规则:按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组成一幅秦朝形势图。在游戏大拼图的指定位置标明秦统一的时间、都城。
展示《秦灭六国形势图》动画,帮助了解秦灭六国的过程。
(2)讨论问题
①秦国的商鞅变法有何作用?
②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何长处?
③秦统一前各国人民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④秦统一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总结:上述讨论问题①②③是秦统一六国的原因,④是秦统一六国的意义。
(3)秦朝疆域
播放《秦朝形势图》的动画,讲述: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开拓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使秦的疆域也空前辽阔。
(1)动手做游戏大拼图,展示游戏大拼图的成果。
(2)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①商鞅变法后,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②秦王嬴政能够重用人才。
③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的人们渴望生活安定,渴望统一。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④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观看动画。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操作能力;了解秦灭六国的过程。
利用动态历史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层层解析有助于学生理解秦统一六国的各种因素,认识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有效记忆秦朝的疆域。
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过渡: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现在的秦王面对的可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对于这样一个帝国,他又该如何管理呢?嬴政在政治上采取哪些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
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展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的资料。
(2)中央机构的三公制。
(3)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教师解释:用图表展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学生回答问题。
措施: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至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府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直观形象,进一步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上:统一文字
展示《统一文字》图片,文字的不统一的后果是不同地区的人因为使用不同文字而无法进行交流。当时在全国推广什么字体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2)思想上:焚书坑儒。
展示史料和提出问题:秦始皇采纳哪位的建议呢?为什么?
材料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 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李斯建议:1.除了《秦记》、医药、 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诗》《书》和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3.严禁私学,“以吏为师”。
(3)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①学生表演小品。
②教师展示图片《统一货币》《秦铜权》《秦铜量》,提出问题:从小品和图片中,我们知道货币,长度、重量、容量的标准都不统一,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两个改变这些不利的影响,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③统一车轨、驰道:展示图片《统一车轨》,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是如何开通交通路线?
(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展示图片《长城》《灵渠》。你如何认识秦长城和灵渠呢?
动脑筋
谈一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秦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使秦的疆域也空前辽阔。
播放动画《秦朝形势图》。
辩论会
辩论的主题:以“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为主题开展一场小型辩论会。
正方的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反方的观点:秦始皇是大暴君。
总结结论: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少有的大暴君。
(1)回答问题:小篆,后来,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2)分析史料,回答问题。
①历史小品:楚人卖“母”(马)在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的商人准备出售他的千里马,他选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吆,良种的千里马吆”。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人,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无赖之下,他只好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大大的“母”。围观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这时来了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向人们解释说是卖马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有一个老者有意思买他的马。于是,楚人带着老者来到了他拴马的地方……“果然是匹好马”……交易很快便谈成了。老者解下身上的布袋取出一串貌似刀子的东西数好数目交给楚人。“这是什么,你用刀子换我的千里母?”老者一脸的疑惑。“刀子?我们燕国平常就用这个买东西的,那……那你们的钱是什么样儿的。”楚人掏出一把“石子”。“这不是石子吗,山上多的是,这也可以买东西吗?”……结果可想而知,楚人没卖掉马,燕国的老者也没买到中意的马。
②回答问题:统一货币、度量衡。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4)阅读课本和图片,根据搜集的资料,回答问题。
从功用上看: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从建筑上看:长城作为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建筑、力学等原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从消极影响上看:秦始皇役使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筑长城,是暴政的一个例证,同时也影响了民族的融合。相对于灵渠而言,这方面的消极影响要大得多。
讨论,回答问题: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③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
④修筑了著名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加强了对边疆的开发。
观看动画。
学生辩论。
了解小篆是秦统一的文字。
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进一步了解“论从史出”的原则。
创造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感受秦统一货币、度量衡的重要性。
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培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有效记忆秦朝的疆域。
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掌握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人物的能力。
课堂总结
归纳、梳理知识点。
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
1.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秦的“政制”主要是指( )
A.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封建等级制
2.电影《英雄》中,无名(刺客)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通)。秦王说:统一以后要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令全国使用的标准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宋体
3.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对秦统一意义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使国家再不会出现分裂的局面
B.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
C.为汉武帝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D.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4.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铜钱
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回答问题。
巩固基础知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中考链接
1.(2014年 广东卷)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2.(2014年 四川绵阳卷)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李白描绘秦王( )
A.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B.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3.(2014年 湖南怀化卷)下图是一位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某朝代 “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参考答案:
1.C
2.B
3.A
回答问题。
熟悉中考题型。
课后作业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做作业。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原则。
[板书设计]
第9课 秦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