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最后一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3-18 12: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最后一课 ----都德了解作品《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踱来踱去 郝 叟 懊悔惩罚 钥 匙 祈 祷 哽督学 膝头 小 弗 郎 士duó hǎo sǒu ào chéng yào shi qí d?o g?ngdū xī fú lángchà诧异文体知识 小说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最后一课”是一堂____课。深入探讨 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
(可从气氛、学生、老师等角度归纳) 互动交流气氛学生平时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今天安安静静,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教师平时今天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平时“我”会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平时老师穿戴一般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在整堂课的过程中变化最大的人物
是谁?  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对什么的 思想感情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请大家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几个方面来谈小弗郎士的变化小弗郎士的变化:贪玩、不爱学习幼稚热爱法语热爱祖国怕老师理解,敬爱老师   是什么让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结合具体内容来谈。 评析人物韩麦尔先生:普通的乡村小学老师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启发人们学习祖国语言表达爱国感情  最后一部分,作者从人物描写的哪些方面来刻画韩麦尔先生?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的 言语不是更激动人心吗? 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比慷慨激昂的言语更为真实,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拓展延伸 1、普鲁士侵略者为什么不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人民学法语了?2、如今,随着时代的需要学外语变成一种潮流,同学们如何看待学外语这个问题。 反思体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