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0 10:3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习目标
1.掌握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目的、主要内容、历史影响。
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知识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随堂达标检测 巩固·应用·反馈栏目索引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释惑·应用1.起源:约公元前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王位世袭制
(1)建立: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 所取代。
(2)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3)方式: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基础知识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一答案2070王位世袭制夏3.王权的特点: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 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4.行政管理制度:商代中央设有 、卿士等官职;地方封方国首领为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答案占卜相误区警示商代虽然也有分封,但这些封国大部分是地方部族,与商王朝无血缘关系,在商朝强大时,听命于商王朝,在商王朝衰落时,就会与中央对抗甚至叛乱,与中央的关系非常不稳定。1.背景:公元前1046年, 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分封制
(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2)内容
①分封的对象: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 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 ,拱卫王室。
②诸侯的义务: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和朝觐述职。
③诸侯的权利: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对 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二答案周武王诸侯国功臣交纳贡赋卿大夫(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紧密。
③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4)破坏
①原因:受封的诸侯在领地里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 衰弱。
②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误区警示王权答案(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常缩写为“封建”,与马克思所论述的五大社会形态之一的“封建社会”不同。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不属于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上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是间接的,相对较弱。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 上的矛盾。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即用 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内容
(1)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 继承,为 ;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相对周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二答案土父系血缘地继承嫡长子大宗4.作用:保证了各级 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答案贵族误区警示嫡长子、嫡子、庶子的不同:在古代社会中,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嫡子是“庶子”的对称,指正妻所生之子;庶子是妾所生之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除嫡长子以外其他儿子。周天子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误区警示1.结构图示方法总结2.用“一、二、三、四”巧记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两点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2)宗法制
一个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两对关系:内部:大宗与小宗的相对关系;外部:与分封制的表里关系。
三点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周王的地位。返回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主题一 分封制史料探究1.分封制的对象
材料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思考
根据材料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的主要是哪些人? 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答案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答案2.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
材料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思考
材料反映诸侯对周王有何义务?还有哪些义务?答案答案 纳贡。其他义务: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服从周王命令,随从作战。史论总结1.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的多样性,主要有同姓王室、异姓功臣、古代帝王后裔,以同姓子弟为主体。
(2)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3)土地和人民是分封的主要内容。
(4)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1)积极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
(2)消极作用: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3)对后世影响: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主题二 宗法制史料探究1.西周宗法制的内容
材料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思考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答案 (1)制度:宗法制。
(2)内容:①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②实行嫡长子继承制。2.宗法制的影响
材料 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
——《礼记·大传》
思考
据上述材料概述古人实行宗法制的意义。答案答案 有利于团结族人,凝聚宗族力量;有利于统治者形成爱国爱民的执政理念;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史论总结1.宗法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尊老爱幼:宗法制延续下来的孝道观念植根于中国人心中,从这一角度看,宗法制对当今世界具有积极意义。
②家庭团结:宗法制强调家庭的认同感、凝聚力,对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企业管理:宗法宗族观念对私营企业管理的影响深远,特别是东亚国家更是如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2)消极影响
①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
②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2.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1)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3)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说明还没有形成严密细致的官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返回1.夏商时期,在国家最高权力的传承上都实行(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民主推选制  D.嫡长子继承制B解析 夏朝建立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由此开始。此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解析答案随堂达标检测               123456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一书中曾提到:“中国的封建制度只有古代商周间的一段。”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提示“商周间”可知,“封建制度”应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A解析答案123456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民 D.人民和铁犁123456解析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C解析答案4.史书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C.任人唯贤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解析答案123456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而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和最大特点。B5.《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  )
A.周朝吸取商亡教训 B.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
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 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解析答案123456解析 注意关键词语“稳定性和延续性”,西周时期采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B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材料中的“封建子弟之制”是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123456答案答案 制度: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结合现实,分析宗法制对今天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123456答案答案 注重家族建设,尊老爱幼,有利于家庭和谐及社会的安定;一定程度上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返回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学思之窗】(教材P5)
提示 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P7)
一、本课测评
提示 (1)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赋和朝觐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释惑·应用(2)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
二、学习延伸
提示 略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