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自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自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0 12:3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自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juàn永(
)
绮(
)

ruì(
)

kēnɡ
(
)

liáo
(
)

淳(
)厚
跌宕(
)
山峦(
)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来要表达的意思。)(4分)
 5月6日中午,在涟水县一所小学食堂里,留守学生正开心地吃着营养午餐。据了解,中午留在学校的学生,都是几公里以外乡村留守孩子,①学校为此开展了“关爱午留生”,为他们提供营养午餐,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②午留学生从最初的50人发展到目前的约200多人。
修改①:

修改②:

3.诗、文名句填空(8分)

,地利不如人和。

,失道者寡助。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⑧
;行成于思,毁于随。
4.语文综合实践(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的故事相当有趣,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肥猪们,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仿佛炮弹一样去攻击肥猪们的堡垒。游戏是十分卡通的2D画面。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就连我们最常见的麻雀,在2001年也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这意味着,猎捕麻雀也属于违法行为。
(1)结合材料及生活实际,谈谈愤怒的小鸟“愤怒”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82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全国开展爱鸟周活动,请你拟一条呼吁人们爱鸟护鸟的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隔壁的赵叔叔近来每天晚上带上他的装备(弹弓、强光手电等)去树林里打鸟,而且都是“满载而归”。对此,请你加以劝阻,要求清楚连贯的表明你的观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6分)
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去,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
(1)以上文字节选自《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部分,加点字“这边一个客人”指谁?在整篇小说中他的形象特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没有借得东风,孙刘联军就无法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所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回中,好汉们的取胜也与巧妙利用“天时”有关,请你说说当时的“天时”是怎样的。(2分)
______
(3)贯穿《水浒传》的是“义”,你觉得“智取生辰纲”是义还是不义?(2分)
______
二、阅
读(65分)
(一)、阅读《捕蛇者说》(节选),完成6~11题。(25分)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
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谨食之(
)②以尽吾齿(
)③又安敢毒耶(
)④吾尝疑乎是(

 7.用“/”标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音停顿。
(4分)
 (1)虽





焉。
 (2)比








矣。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9.本文为了证明“赋税之毒有甚是蛇”这一观点,用了哪四重对比?
(4分)
10.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从文中的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
(4分)
11.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5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之,
!”
(选自《礼记 檀弓》)
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
(二)、阅读《“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完成12~16题。(20分)
①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亦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
②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
③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其实,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电影导演谢晋从小热爱读书,自此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了深夜,睡前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去国外访问,他最爱逛书店买书、读书。而春节回老家浙江上虞,他更是闭门谢客,奢侈地读书。勤奋读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充盈智慧。
④环境好一点,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改造环境、适应环境。1940年9月7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难怪丘吉尔说:“伦敦就像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能够忍受可怕的创痛,虽然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照样能生活和活动。”不囿时间、地点、环境,伦敦人热爱读书,该是德国法西斯难以摧毁他们的心灵和对于未来希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啊,对读书如饥似渴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清朝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了:“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前不久,在台湾有个与佛教有关的公共讲座,演讲者看着台下攒动浮躁低头看手机的听众,感叹说:“无法专注于当下,反而让许多人感叹时间不够用,因为,心正在怨叹过去、烦恼未来,当下这一刻都浪费了。”专注,便能赢得读书时间;专注,便可安于读书环境。做不到专注,便无从说起,必一事无成。
⑤读书,理应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里,读书的多寡依然是多数人对生活质量的评判标准和人生境界的衡量尺度。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吧!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13.请任选角度对文章开头一段作简要赏析。(4分)
14.第③段的画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15.第④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16.下面这段链接材料可以放到哪一段中作事实论据?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
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不能等的书”。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出版的一本文学选集。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两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买书不是为了装点书架,装装面子,而是为了装点心灵。
(三)、阅读《大智若愚的猪》,完成17~20题。(20分)
①在《西游记》中,“呆子”是猪八戒的绰号,对此,猪八戒也从未直接提出任何异议。确实,猪八戒在小说的许多场合,都表现出强烈的呆气。但笨笨傻傻的二师兄除了被吊起来过几乎没受过什么大罪,而大师兄就命苦多了,水淹、火烧、针刺,还屡次蒙冤,甚至被师父“开除”。这是什么原因?原因就是猪八戒相当聪明。现实亦是如此,猪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得多,它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动物。可以说,在人们平常吃的动物中,猪无疑是最聪明的。在很多方面,狗还不如猪聪明呢!那么,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那些年被我们误解的猪吧!
②猪的嗅觉十分发达,对任何气味都能嗅到和辨别。这是因为猪鼻发达,嗅区广阔,嗅粘膜的绒毛面积大,分布的嗅神经密集。猪宝宝在出生后几小时就能鉴别气味,以此来寻找猪妈妈的乳头,三天内就能固定乳头哺乳,绝不会错乱。猪能依靠嗅觉寻找埋藏在地下很深的食物,能准确地找出地下一切异物。据测定,猪大脑中负责嗅觉的部分与负责听觉和视觉的两个部分加在一起同等大小,所以猪的嗅觉发达程度高于狗数倍,比人高七倍多。因此,通过一定方式的调教与训练,猪能用鼻子嗅出埋在土里的地雷,还可作为海关缉私动物,甚至可以担任警卫。据说,有一位农民为了防止牛在池塘边饮水时被蛇咬伤,养了两头猪代替人看守池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猪不仅能防蛇,而且还能吃蛇。科学家已证明,养猪防蛇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猪有厚厚的脂肪,能中和蛇毒而防止蛇毒进入血管。
③猪的听觉亦相当发达,猪的耳形大,外耳腔深广,即使声响很微弱,也能敏锐地觉察到。另外,猪头转动灵活,可以迅速判断声源方向。它们的听觉分析器也很完善,能辨别声音的强度、音调和节律,容易对各种口令和声音刺激的调教快速建立条件反射。猪经过训练后,可以跳舞、打鼓、游泳、敬礼、原地旋转、开关笼子、直立推小车,甚至发出类似人类语言的声音等,而且受训时间比狗更短。
④猪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它们可以记住不同的食物储藏地,以及每个储藏室的大小。如果它们嗅出某头猪知道食物储藏地,它们会立即跟在那头猪的身后。而被尾随的猪也非常聪明,它会想办法把尾随者甩开,以独自享用食物。在法国的一些地区的地皮下,生长着一种珍贵的黑块菌。当地的农民把猪当作收获黑块菌的得力助手。猪在6米远的地方,就能嗅到长在二三十厘米深的地底下的黑块菌。狗虽然也可以担当这一工作,但训练狗要比训练猪困难得多,而且还得天天让狗去搜寻,如果间隔几天,它就要忘记。而猪即使每星期只搜寻一次,也不会忘记学会的本领。布里斯托大学的黑尔德教授说:“因为它们的好记性,一旦它们学会了什么,就很难让它们再忘记那些东西。”
⑤镜子经常被用来测试自我认知能力和高等智慧,大部分婴儿在18个月后,可以意识到镜子里面的人是自己。后来,逐渐发现猩猩、大象、海豚和几种鸟也有这个能力。现在有实验证明,猪也能够认出镜子里的自己,并且运用镜子的反射功能观察周围环境,找到食物。
⑥猪还会辨认形状,可以同三岁儿童一样把形状相同的木头归纳到一起。现在有研究发现猪经过特训,还学会了使用高科技,会享受计算机游戏,会根据室内温度调节暖气,它们还是唯一能够使用食物自取机的役用动物呢!
17.说说文章开头从猪八戒写起的作用。(5分)
18.猪的“智”都体现在哪些方面?(至少说出五个方面。)(5分)
19.第三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猪的听觉发达?(5分)
20.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5分)
三、作文
题目:走在路上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立意自定;(3)不少于600字。
答案:
1.隽




chún
dànɡ
luán
2.①学校为此开展了“关爱午留生”活动,②午留学生从最初的50人发展到目前的200多人。
3.①天时不如地利②得道者多助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④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⑤昨夜西风凋碧树⑥衣带渐宽终不悔⑦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⑧业精于勤,荒于嬉
4.(1)答案示例:①肥猪们偷走鸟蛋;②人类捕猎及生存环境的恶化。
(2)鸟+人类=和谐生活;②让世界充满鸟语花香。
(3)紧扣小鸟是人类的朋友及打鸟犯法即可。答案示例:赵叔叔,打鸟确实是一项比较轻松愉快地休闲方式,但是鸟儿也是人类的朋友,相信赵叔叔不忍心伤害自己的朋友吧!同时我听说,打鸟还犯法。所以恳请王叔叔换一种休闲方式。
5.
(1)答案示例:吴用;足智多谋。
(2)六月某天,赤日炎炎的日中之时(答出“天气炎热”即可)
(3)答案示例1:是义举。因为生辰纲是那些官吏们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是非正义的,吴用等人劫取了是抢回了本该属于百姓的钱。
答案示例2:是不义举。抢劫本身就是不义的行为,与那被抢的生辰纲是否是不义之财无关;吴用等人劫取了是抢回了本该属于百姓的钱,但是后来他们分了,没还给百姓,应该是不义之举,这和强盗差不多。
答案示例3:既是义举又是不义之举。是义举,因为生辰纲是那些官吏们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是非正义的,吴用等人劫取了是抢回了本该属于百姓的钱,但是后来他们分了,没还给百姓,应该是不义之举,这和强盗差不多,所以既是义举又是不义之举!(意对即可)
6.(1)喂养;(2)年龄、岁月;(3)怨恨;(4)这句话
7.(1)……狗/不得……(2)……之死/则已。
8.(1)回来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2)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官员看到这篇文章。
9.其一,交租税与捕蛇生活的对比;其二,交赋者与捕蛇心态的对比;其三,悍吏的凶恶与百姓悲苦的对比;其四,捕蛇者不同心态(担心蛇走失,与蛇尚在而放心;冒死捕蛇的痛苦与暂得偷生的苦中寻乐)的对比等。
10.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1.(1)苛政猛于虎也。
(2)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意思相近即可,“目的”(躲避苛政),不避“危险”(猛虎伤人)。
12.“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或: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吧!(其他大意相同的答案也可。)
13.文章开头介绍朱光潜的座右铭,说明自己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此时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应放到其他时间或其他地方去做。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论据,论证读书应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言之有理即可。)
14.提出反面观点,作为下文反驳的靶子,进而引出正确的观点,并展开论述。(大意相同即可。)
15.对读书如饥似渴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专注,便能赢得读书时间;专注,便可安于读书环境。
16.应放到第③段作事实论据。第③段主要告诉我们: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链接材料正与这一观点相吻合。
17.视角新颖独特,生动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的中心——猪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动物。
18.猪的嗅觉十分发达;猪的听觉亦相当发达;猪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猪能够认出镜子里的自己,并且能运用镜子的反射功能观察周围环境,找到食物;猪还会辨认形状……
19.猪的耳形大,外耳腔深广;猪头转动灵活,可以迅速判断声源方向;猪的听觉分析器很完善。
20.我们应该善待动物,不能歧视、虐待动物,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与动物和谐共处。
【思路点拨】
一、抓关键字词,揣摩题意。所谓抓关键字词,就是要认真推敲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弄清字词内涵,揣摩题意。
“走在路上”这个题目中,应该抓住“走”“路”来揣摩:“走”,行走的意思,强调过程重于结果。“路”既可以是本义上的道路,又可以是通往理想之路、生活之路、人生之路,还可以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过程之路。
二、因素补充法,丰富思路。所谓因素补充法就是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补充命题中对事物的规定,丰满所给的词语或短语,拓展写作思路。
“走在路上”这个题目,可以在题目前加上主语:谁;在题目中补充:走在什么路上;在题目后补充:收获了什么,感悟了什么。例如,1.“我走在学习路上”,“我”收获了友情、亲情。2.“我走在旅行路上”,“我”看到了风景,感悟了生活。3.不同的人走在不同的路上,收获了不同的东西,从而感悟到了真理。4.从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感受到了路上之美,联想到走在人生之路上,感悟到人情之美。
展开联想和想象,在题目当中添加因素,题目中的因素越多,我们拓展、扩大题目的信息量就越丰满,意思就越明白,作文主题便呼之欲出,就能实现由“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到“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碟”的飞跃。
三、谨慎选材,写真情实感。作文时,在限定的范围里,选取自己熟悉的、新的、小的某一件事,才最容易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走在路上”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选材:
1.选取家庭生活的浪花。例如,早餐,从妈妈那慈祥的目光中读出妈妈的关心;放学回家比平时晚些,从妈妈的眼神中读出妈妈的焦急;走在人生路上,你感受到了妈妈或其他人的关心。
2.撷取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学校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人生乐趣吗?学校生活中,你感受到了人生美好吗?学习生涯中,你尝到了酸甜苦辣吗?
3.捕捉生活亮点,关注社会热点。例如,购物时,旅行中,新闻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有没有感受到什么?
我们人生路上所发生的事,都是我们作文取材的源泉,我们只有选取真实具体的事件来写,才能表达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