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1-11 15:3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检测卷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在公园的湖边,小明看到美丽的柳枝在水中舞动,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里面游动,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均填“反射”或“折射”)
2.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正对凸透镜时,有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白纸上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_______,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_______.
3.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副眼镜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副眼镜形成的光斑情况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_透镜.
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图.
5.“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如图所示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能形成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6.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他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_______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_______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_______.
7.如图所示小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个焦距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
(1)若把烛焰移至20
cm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光屏应该向_______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小鹭把该凸透镜放在邮票正上方8
cm、10
cm、12
cm处,均可观察到与乙图所示性质相同的像,由此可得:当物距_______时,成_______正立的虚像.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8.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
9.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列所示各图中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
)
10.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1.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在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大小一定
(
)
A.小于30°
B.大于30°小于60°
C.大于60°小于120°
D.大于120°小于150°
12.如图所示,人参浸泡在酒中,透过圆形酒瓶看到人参的大小比实际人参
(
)
A.大
B.小
C.一样大
D.可能小
13.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
D.成虚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
14.如图所示,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成清晰的像.下列光学器件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是
(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平面镜
D.投影仪
15.当一双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
(
)
A.变厚
B.变薄
C.不变
D.无法判断
16.在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若物体以速度v沿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缩短(物长不为零),则
(
)
A.物体在缩短的过程中,像也以v的速度缩短
B.物体在缩短的过程中,像以小于v的速度缩短
C.物体在缩短的过程中,像以大于v的速度长高
D.物体在缩短的过程中,像以小于v的速度长高
17.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离凸透镜20
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蜡烛距离凸透镜10
cm时,一定不能成像
B.蜡烛距离凸透镜15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蜡烛距离凸透镜3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离凸透镜40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18.通过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得到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19.如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
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
盒右侧平面平行且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
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和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
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
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
)
A.只可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凸透镜、凹透镜、厚乎板玻璃都有可能
20.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做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做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21.如图使用投影仪时,胶片在屏幕上的投影太小了,教室后面的
同学看不清晰,要想屏幕上的投影变大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将镜头向下调,屏幕离投影仪近些
B.将镜头向下调,屏幕离投影仪远些
C.将镜头向上调,屏幕离投影仪近些
D.将镜头向上调,屏幕离投影仪远些
22.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
)
23.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
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
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
cm.小王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三、作图与实验题(作图每图2分,29题12分,共24分)
24.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S'.
25.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夹角为60°,斜向上入射到放在主光轴上方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请完成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并标明光射向平面镜时反射角的度数.
26.在图中的方框内填上合适的透镜.
27.图表示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P)是与透镜距离等于两倍焦距的位置)
28.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垂直射到一个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砖上,在玻璃砖的底部安装了一块平面镜,请画出这条光线进入玻璃砖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又射回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29.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a、6、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若他依次将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原因).
(2)当他分析出原因并加以改正后得到清晰缩小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e五点中的_______点上,此成像规律可应月在_______机上;当蜡烛置于a、b、c、d、e五点中的_______点上,屏上得到的像最大;当蜡烛置于_______位置时,光屏上的像离蜡烛最近,其距离为_______.
(3)小宇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眼镜放在透镜左侧附近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得清晰,此成像过程就是_______的矫正原理.
(4)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乙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
四、解答题(共12分)
30.(6分)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
31.(6分)图中的漫画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反射 折射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凸 凹
4.B 
D
5.凸透镜(或照相机) 倒立
6.凸 凹 亮线将变粗变暗.
7.(1)右(2)小于1倍焦距放大
8.C
9.C
10.D
11.D
12.A
13.A
14.D
15.B
16.B17.D18.D19.C
20.D 21.B 22.D23.A
24.如答图所示.25.如答图所示.27.如答图所示28.如答图所示.
29.(1)①蜡烛的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②蜡烛放在了焦点上;③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④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但离焦点过近,成像较远,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承接不到像
(2)a或b
照相
d
二倍焦距
四倍焦距
(3)近视眼 (4)D
30.红 在折射时,红光偏折程度小
31.漫画说明了老人所看到的水底实际上是水底光线发生折射所成的虚像,由于虚像比实际水底向上发生了侧移,老人看到水的深度比水的实际深度要小,因此老人看到的水并不太深,从而发生溺水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