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欣赏: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的三个乐章。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和马思聪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和民乐合奏《丰收锣鼓》,感受此乐曲的民间生活色彩和生活气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秋天的美景。通过欣赏《四季—秋》和《丰收锣鼓》分别感受各个乐章描绘的不同场景,通过欣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及音乐作品。
2学情分析
音乐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多加强专业知识培养。
3重点难点
重点:分乐章欣赏《四季—秋》,感知三个乐章所表现的不同场景。难点:音乐作品情感的掌握以及学生通过欣赏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的所听所感。
4教学过程
二、欣赏《四季—秋》
(简介音乐家维瓦尔第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欣赏第一乐章 快板
作品描述内容简介:乡民们载歌载舞,欢庆着丰收,他们痛饮着酒神所赐的美酒,纵情地欢乐着。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音乐家维瓦尔第一起走进欧洲的秋天好不好?首先我们来欣赏第一乐章,大家先听听,然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播放第一乐章)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听到了什么?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做简单总结提示,然后再次欣赏。
欣赏第二乐章 慢板
作品描述内容简介:秋高气爽,大地充满着无限的欢乐,可是忙碌着一天的人们停止了一天的劳作,准备着休息。
欣赏第三乐章 快板
晨曦初露,猎人们挂起号角和猎枪,手牵着猎狗走出家门。
三、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体会这首乐曲描绘的四个场景。
①收割劳动,你追我赶;(热烈、欢快)
②歌唱生活,欢快欣喜;(歌唱、跳跃)
③秋天美景,愉悦欣然;(抒情、活泼)
④欢庆丰收,热烈狂欢。(激情、沸腾)
四个过程:劳动(热烈)—歌唱(欢快)—美景(抒情)—欢庆(沸腾)
四、配乐诗朗诵
五、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维瓦尔第的《四季—秋》和彭修文的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从各个方面了解、感受了中西方音乐的表现和魅力,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人们欢庆丰收的心情,歌颂美好的生活。
课件14张PPT。金色的秋天丰收、喜悦、凄凉俗话说“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秋天正是丰收的好时节,
这时候的秋天,
不仅气温让人们觉得温暖,
田野上那金灿灿的收获
更是温暖万千农民们的心,
我们把这个时候的秋天
称为
“暖秋”维瓦尔第
是一位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曲家,还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最著名的作品为《四季》。
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洛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 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 《四季》之《秋》
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维瓦尔第运用了小提琴丰富的音色变化刻画出乡民们在丰收时节的不同生活画面展现了不同的音乐情绪。
乡民们载歌载舞,欢庆着丰收,他们痛饮着酒神所赐的美酒,纵情地欢乐着。第一乐章 快板
秋高气爽,大地充满着无限的欢乐,可是欢乐的人们却突然停止了舞蹈和歌唱。第二乐章 慢板第二乐章的旋律特点是什么?
忧郁神秘
缓慢
含蓄典雅? 晨曦初露,猎人们披挂起号角和猎枪,手牵着猎狗走出家门。野兽们纷纷逃跑,猎人追踪寻觅,猎狗狂吠,猎枪鸣响,惊恐的野兽已受伤,东躲西藏,筋疲力尽。第三乐章 快板慷慨
激昂
气势民乐合奏《丰收锣鼓》场景一:劳动-----热烈欢腾地场景二:歌唱-----欢快欣喜地场景三:美景-----抒情愉悦地场景四:欢庆-----沸腾激情地 秋日私语
我们赞美秋天,
因为秋天给我们增添了收获的希望;
我们喜爱秋天,
因为秋天带来了久违的阳光。
秋天,清凉的风
它送走了闷热的空气,也吹去了连绵的阴雨;
秋天,枯黄的残叶
告诉我们万物的轮回,生物的进化。
春天播下的种子,等待着秋天的收获;
春天留下的思念,渴望着秋天的结果。
枫叶红了,
红的那样灿烂,
那是秋天的给予那又是希望的美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