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早晨 课件+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校园的早晨 课件+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10 13:59:30

文档简介

校园的早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轻快、活泼地演唱这首歌曲。
2、感受校园歌曲清新、质朴的风格。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他们容易好奇、好表现,同时思想趋于独立,但是非观念不是很清晰,在音乐教学中,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音乐互动,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因此,要通过各种情境音响资料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学会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把握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学习难点:1、掌握切分节奏、附点节奏。2、掌握声断气不断的歌唱方法。3、体会休止符对旋律的动力作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校园早晨的视频
通过对学校校园风光的欣赏,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唱《校园的早晨》。
活动2【讲授】歌曲背景以及作者介绍
歌曲《校园的早晨》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的作品。创作灵感源于辽宁大学。诗人高枫在辽宁大学晨练时,看到了校园内的晨读景象,便触发了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校园歌曲,后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全国传唱。
谷建芬(1935- )当代著名女作曲家。祖籍山东省威海市,生于日本大阪。 1950年,谷建芬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霍存慧、寄明等。
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团),主要从事舞蹈音乐创作。创作了近千首广为流传的歌曲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烛光里的妈妈》,也获得了一些音乐界的奖项。被认为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音乐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活动3【活动】 欣赏歌曲《校园的早晨》
播放音频,播放第一遍音频,向大家提出问题?
a、歌曲中有哪些伴奏的乐器?
b、歌曲描述的什么地方?
c、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活动4【活动】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第二遍播放音频,大家一起小声跟音乐哼唱。接着教师作示范,弹钢琴,学生跟琴一句一句跟唱。
活动5【练习】音符的认识
4第三遍播放音频,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1)大家找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2)大家找出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
(3)大家找出切分节奏
(4)大家找出休止符
活动6【讲授】学唱提示
并出示谱例(幻灯片附),强调声断气不断的演唱方式,体会休止符对旋律的推动作用。
活动7【活动】分组演唱
同学们分小组有表情地演唱,并有小组长作出评价。
活动8【活动】拓展
(1)大家还听过那些校园歌曲?
《童年》、《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等。
(2)通过听这些校园歌曲,分组讨论一下校园歌曲的共同特点?
歌曲清新质朴,别具一格,很具有校园气息。
课件10张PPT。 校园的早晨歌曲背景简介 歌曲《校园的早晨》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
乐人高枫的作品。创作灵感源于辽宁大学。诗
人高枫在辽宁大学晨练时,看到了校园内的晨
读景象,便触发了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校园歌
曲,后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全国传唱。
作曲家简介谷建芬(1935- )当代著名女作曲家。祖籍山东省
威海市,生于日本大阪。 1950年,谷建芬考进
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
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霍存慧、寄明等。
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
团),主要从事舞蹈音乐创作。创作了近千首广为流
传的歌曲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烛光里的妈妈》,
也获得了一些音乐界的奖项。被认为对中国改革
开放后的音乐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欣赏歌曲欣赏第一遍,播放第一遍音频,向大家提出问题?
a、歌曲中有哪些伴奏的乐器?
b、歌曲描述的什么地方?
c、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欣赏第二遍,请同学们一起跟音乐小声哼唱? 学唱歌曲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感受清新质朴的歌曲气质
与同学合作,分组演唱
学练提示第一句休止的地方不换气,换气在句尾第二句休止的地方换气,体会休止对旋律的推动力音乐知识卡声乐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独唱、齐唱、对唱、重唱、合唱拓展1、大家还听过哪些校园歌曲?
《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童年》
2、分组讨论这些歌曲的共同点是什么?
歌曲清新质朴,别具一格,很具有校园气息。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