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0 21:2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公车上书”、“戊戌政变”的基本过程和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以及团体;掌握“百日维新”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维新变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
②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仰。
③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要求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对百日维新的作用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问:《马关条约》的危害,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戊戌变法。
(二)自主学习
一、公车上书
1、1895年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请求变法图强,史称“
--------”。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1895年的“
----
2、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的报刊《万国公报》,后改名为《------
》,作为
------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二、百日维新
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这次变法又叫“百日维新”
2、内容有:A:政治上
-----------
B:经济上
--------
C:文化上
--------
D:
军事上----------
3、变法失败:9月
------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谭嗣同遭杀害,变法失败,这次变法又叫“百日维新”。
4、列举戊戌六君子:-------
(三)展示汇报
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给予点评
(四)合作探究
1、
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影响?
2、上书失败后,康梁又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活动?
3、变法的内容有何进步性
?变法失败的标志和原因
?变法的意义?
教师点拨
1、强调公车上书的意义: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变法内容的进步性
①.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
②.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变法失败的原因:
1.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2.维新派的软弱与妥协3.没有发动群众4、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5、袁世凯的出卖
4、变法的意义: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失败了,但在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做用,对社会也起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五)检测评价
1、学生谈感想、收获
2、选择题
(1)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不同之处是(

A学习西方技术
B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
学习西方政治学说
D维护清朝统治
(2)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强学会的成立B.《万国公报》创刊C.“公车上书” D.保国会的成立
(3).强学会属于(    )
A.地主阶级政治团体B.资产阶级革命团体C.资产阶级政治团体D.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组织
(4)、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是(    )
A、洋务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D、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5)、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巩固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3、材料解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的其所,快哉”。
A这是谁的名句?
B“有心杀贼”中“贼”指谁?
C为什么说“无力回天”?
D我们应向材料中的人学习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