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长征
难点: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问题与启发式教学法
围绕本课重点、难点设置若干个问题,以图说文,讲述、讨论、观察相结合,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互动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导入:播放插入PPT课件的视频片段或图片:电视剧《长征》的片头,以毛泽东《七律--长征》作搭配。同时,教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加上电脑显示的特定声色效果,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激发了他们的情感,从而成功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
(1)结合课本第一段概括出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课本内容完成长征的经过结构图,并能够结合示意图向其他同学讲解。
长征初期路线
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路线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3、展示汇报
(1)、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2)、长征路线:根据《红军长征路线图》和文字: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在图上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
(走过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湘江
乌江
赤水河
金沙江
大渡河)
(3)、遵义会议
A、时间:1935年
B、内容:
C、意义:(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左”
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
(4)、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4、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对遵义会议后长征历程的叙述,并结合红军长征示意图找出中央红军长征曾经经过的省份、山脉、河流、起始和终点及在每个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
学生看书:……
学生叙述: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过半,在毛泽东的提议下,由湖南进入贵州,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是遵义会议后首次改变被动地位的行动。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行动,然后在云南渡过金沙江。彻底摆脱敌人的包围。接着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又翻过大雪山,进入草地。出草地后,进入甘肃,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学生在回答时,教师同时写出板书:从江西、福建出发→渡过湘江→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经甘肃到达陕北吴起镇。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关于飞夺泸定桥和过雪山、草地的描写,想一想,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教师讲述,同学们结合地图,了解长征。……
红军长征的道路是艰难的,红军战士不仅受到敌人的阻截,而且有恶劣的自然条件这个敌人。前进的道路可谓十分艰苦。
(下面关于飞夺泸定桥和过雪山草地的情况,请同学们自己看书,而且可以搜集这方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学生读图《红军长征示意图》。
同学们,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11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走了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教师过渡:同学们,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课本上只提了两句话:一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二是红军长征的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大家看来,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还有哪些?请畅所欲言
评价检测
1.“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右图是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据此回答2-4题。
2.下列的会议中,属于在这一“征途”中召开的是(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3.图中小楼里曾召开的会议,从事实上被确立了谁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
)
A.周恩来
B.朱德
C.邓小平
D.毛泽东
4.下列哪一词语能形象的概括这次会议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A.开天辟地 B.焕然一新 C.生死攸关 D.光明前途
某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体会长征意义,感受“长征精神”,。据此完成5-7题。
5.根据所学知识,“重走长征路”的正确路线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泸定桥 B瑞金-泸定桥-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泸定桥-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泸定桥-遵义
6.下列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7.下列的精神中,属于“长征精神”的是(
)
①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②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 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④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小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远征二万五千多里到达陕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
五、板书设计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原因:反围剿失败
长征:瑞金(1934年10月)——湘江——遵义——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雪山草地——吴起镇(1935年10月)——会宁(1936年10月)
长征精神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