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写作 记一件事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写作 记一件事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2 20:10:00

文档简介

记一件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如何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2.学会如何把事情叙述得层次分明、充实具体。
3.实际练笔。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生活经历比小学生要丰富,但如何把生活经历说得清,写得明是教学中的难点。
3重点难点
学会把人物塑造丰满的方法。学会如何把事情叙述得分明、充实具体。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回顾总结,明确方向
三大文体:、、。
最熟悉、最擅长的文体:。
比喻文章三大结构的说法是:头 肚 尾。意思是:开头,像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一样有力。
活动2【活动】写人篇
(一)、小组练习(3+2分钟)
尽你最大的努力,将“她骂他是非颠倒。”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方法:运用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
恰当:符合情景(符合当时的心情、人物性格)
1.添加“语言描写”(第一、八组)
2.添加“动作描写”(第二、四组)
3.添加“肖像描写”(第三、五组)
4.添加“心理描写”(第六、七组)
(二)、感悟总结
使文章写长的方法就是通过添枝加叶,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或叙述。
要使人物丰满,就要充分运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抓住特点,使人物变得立体、生动、有血有肉。 (示例)
活动3【活动】叙事篇
(一) .老师支招
1. 分解动作,写出层次
2. 合理联想和想象,多问几个“怎样”
(二) 实例分析: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学就耐心地帮助我。最后,我把那道题给做了出来。
【点评】:太笼统,不具体,缺少过程,没有给人如闻如见之感。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可以问哪些问题? 怎样行文? (口头展示)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是个裁缝,衣服做得很好。她年龄很大。 她很疼爱我。有时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冬天的一个晚上,那天很冷,她给我做棉衣。 我穿着棉衣很高兴。奶奶也很开心。
请利用今天所学,把这篇短文写长。
组间分工,组内合作。(第一段第1、8组;第二段2、4组;第三段3、5组;第四段6、7组。)
课件26张PPT。“猪肚”的诞生
——怎样将作文写具体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人物塑造丰满的方法。
2.学会如何把事情叙述得层次分明、充实具体。
3.实际练笔。
【教学重点】
学会把人物塑造丰满的方法。
学会如何把事情叙述得层次分明、充实具体。
【教学难点】
实际练笔。写人篇她骂他是非颠倒。 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方法:运用你的想象,恰当地 添加动作、肖像、语言、心理等描写。
恰当:符合情景(符合当时的心情、人物性格)添加“心理描写”
她虽然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紧紧地握住拳头,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可一想到今天,他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嬉皮笑脸地拦住她,一个劲地讽刺她是:小报告、小内奸……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大声骂道:“是非颠倒!”(120)
使文章写长的方法就是通过添枝加叶,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或叙述。 要使人物丰满,就要充分运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抓住特点,使人物变得立体、生动、有血有肉。我惭愧。我站在老师跟前,耷拉着脑袋,脸火烧火燎的。两只手没处放了,只是无意识的拧着衣角;两脚无力的支撑着身体;心里好象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有。同学信任我,选我当干部,我却做出这丢人现眼的事儿,我对得起谁?是家里的父母,还是学校里的老师?我的目光在地面上搜寻着,如果有个缝儿的话,我一定会钻进去躲躲。 再如“我紧张”:过一会儿就要上台表演了,我紧张极了。我坐在板凳上,不知一股什么力量把我抬起来又把我按下,我左手背打着右手心,边嘟囔着:哎呀,怎么办;边来回转圈。我的眉毛拧成了一团,我的眼挤成了一条线,我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一会上台忘了台词。我越紧张就越害怕,看见同学们一个个都精神饱满,充满自信,我更加着急了。那颗不听话的心又在我紧张害怕时跳起了舞,我的汗珠一颗一颗滴下来,我抹了一把汗,可总也抹不完。我用手使劲按住心口,让它不再跳动,可它仍然像迷失了方向的小鹿,左蹿右跳,我把心都提到嗓子眼来,害怕、紧张占据了我的思想。 叙事篇分解动作,写出层次我们往往觉得生活中的动作是一下子完成的,因而一句话就带过去了,比如插队:他真讨厌,一下子插在了那个小同学前面。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动作是可以分解,写出层次的。其实这种写法类似于电影中的“慢镜头”,我们把这个动作分成一些小动作,一二三按时间先后写下来,使这个动作完整地展示于读者面前,我们的文章自然就具体生动了。 你看,那边来了一个大个子!一入餐厅,他的眼睛迅速扫视了一下四周,便径直跨到队伍前面,侧站着身子,做好了标准而又充分的插队准备工作,他虎视眈眈,等待着时机。他那时髦的服装和看似潇洒的外表再也遮掩不住那颗丑陋的心灵了——因为我们都已经用自己明亮的双眼清楚地看到了他的不轨行径。
迫不及待的他终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瞧,他左腿向上一跨,右腿一蹬,便将一个小个子学生挤到了后面,紧接着左手将饭卡往插卡器上一插,右手将饭盒往上一递,一张馋老鼠似的嘴巴大声喊道:“师傅,我要一份……”那似乎很有礼貌的语气,不禁让我做呕,再看后边的同学,早已有几个在对他指指点点怒目而视了……看看表,他的整个过程竟然不到5秒。 合理联想和想象, 多问几个“怎样”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学就耐心地帮助我。最后,我把那道题给做了出来。(62字)
【点评】:太笼统,不具体,缺少过程,没有给人如闻如见之感。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可以问哪些问题? 怎样行文? (口头展示) 问几个“怎样” 碰到的是一道怎样的难题?——我是怎样对待这道题目的?——难题做不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同桌是怎样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耐心指导我的?——我是怎样开窍的?…… 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好久,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苦苦思索了,可不知怎地,脑子里就像打了死结似的,一点也想不出来。 ??? 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这么晚回去,妈妈一定又要追根问底了。唉! 这时,同学王明见我正对着作业本子发愣,就走了过来,轻轻地问:“你哪道题不会做?”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就用手指着那道令人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喏!”他仔细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又轻轻地问我:“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我望着他的脸,摇了摇头。他指着题目最后一行字提醒我说:“你再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我看着他手指的地方仔细地想了想,忽然明白过来,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要我们求这个街道每户储蓄多少元。”“对啊!”他的语气也兴奋起来,“那么要求平均数,只要……”“拿总数除以户数。”我不等他说完就抢着说。他笑着点点头:“对,对,那你看这道题怎么做呢?”经他这样一启发,我完全明白了,高兴地拿起笔,刷刷刷地做了起来……?(440字) 我的奶奶 ?? 我的奶奶是个裁缝。她年龄很大。 ?? 她很疼爱我。有时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 冬天的一个晚上,那天很冷,她给我做棉衣。 ?? 我穿着棉衣很高兴。奶奶也很开心。(70字)?? 牛刀小试一段:奶奶年龄大了,是个裁缝。
二段:奶奶很疼爱我,经常给我讲故事。
三段:奶奶如何在冬天给我做棉衣。
四段:我穿着奶奶给我做的棉衣,
我们很开心。 我的奶奶是一个老裁缝,她做的衣服可棒了!奶奶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头发几乎全白了,额头上爬满了深深的皱纹,眼角上也爬满了长长的鱼尾纹。但她的眼睛总是那么亲切,那么慈祥。她手上的皮肤虽然很粗糙,但手指却十分纤细,一看就是会做活计的人。
我是奶奶唯一的孙子,她很疼爱我。有好吃的奶奶总想着给我留着。晚上,奶奶常常把我搂在怀里,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我听着听着,好几次泪水禁不住流出了眼框。奶奶的童年真苦啊,难怪奶奶额上的皱纹那么深。?? 冬天的一个晚上,北风呼呼地拍打着窗户,屋子里冷的象冰窖。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可奶奶仍坐在灯下戴着老花镜给我缝棉背心。奶奶的手冻得通红,但她还是坐在那儿一针一线专注地缝着,不知什么时候,我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晨,我从梦中醒来,一件棉背心放在我的床边。我连忙捧起了棉衣,看了又看,小心地穿在身上。啊!大小正合适。我仔细地摸了摸,又轻软又结实。一股暖流在我胸膛不断地涌动。我蹦蹦跳跳地来到奶奶面前,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奶奶脸上的皱纹也像绽开的花朵。我们开心极了!(435字) 多描绘,才生动。 多发问,才充实。 多联想,才丰富。 杂取种种人, 合成为一个。(鲁迅) 小结作业布置题目:我不再___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严格体现“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模式。
3.内容生动具体,书写工整规范。
4. 600字以上。 谢谢配合 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