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初中化学试题研制与评价研讨活动课件承和创新——2016年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的命制经历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江苏省初中化学试题研制与评价研讨活动课件承和创新——2016年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的命制经历 (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1-11 22:0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继承和创新
——2016年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的命制经历一、研读本地的《中考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贯彻教育部关于中考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初中阶段教学和中考招生的实际,科学、严谨、实用,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认真研读《徐州中考考试说明》是命题成功的基础。 1.准确把握命题的基本原则
例如2016年化学考试说明中的命题原则有:
1.要做到“六个有利于”
2.遵循课程标准
3.贯彻课改理念
2.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的确定
例如:2016年初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及分值
2.试题类型及比例
3.试题难易比例
4.内容比例二、制定命题的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考查目标、考查内容、难度、题型和认知水平目标等要素间的关联表,是科学规范命制试题的基础和保证。利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可以有效克服命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出现知识点重复考查或考查遗漏的现象,避免出现试卷难度太大或太小,避免题型设置的不合理现象等。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个命题计划表,根据考试目标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全面反映考试内容,确保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它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易度的比例要适当,才能实现考试目标。它的贡献在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 三、试题的命制过程命制试题一般是由高赋分题开始设计命制(具体说是实验与探究题开始)。要坚持适度原创(含改编),保持命题的创新和活力。原创题的质量是整卷质量的标志。高质量的试卷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原创题。原创题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无论是考查角度还是设问,都要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
例如,实验探究题是根据《化学教学》2016年第3期的一篇实验论文原创的 25.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 ▲ 。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实验探究1】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查阅资料】
HCl + AgNO3 == HNO3 + 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 ▲ 气体。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 ▲ 色。
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OH)yClz·mH2O(其中2x-y-z=0,0≤m≤6)。
【反思拓展】
(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镁条的用量宜少不宜多。
(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盐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 ▲ 。还可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确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为 。
(2)米汤遇碘水变蓝,说明米汤中含有 ,食用后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铁制品生锈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 (写化学式),工业上常用盐酸除去铁锈。
(4)银锌纽扣电池放电时, 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发生的反应为:Zn+Ag2O+H2O == Zn(OH)2+2Ag,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由零价转变为 价。四、试卷的定稿和审核
对整个试卷精雕细刻,严格控制试题测试的随机误差,确保整卷不出现任何差错。一般要考虑尽可能确保试题不出现跨页现象,至少确保题干不出现跨页现象;语言表述准确,文字及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试题难易交替或梯度分布,避免出现阅读量偏大或偏小试题的集中出现;版面设计科学、规范、美观,便于学生读题和解答等。 五、试卷的评分参考标准和审核
参考答案应具体明确,准确无误,各层次的分值应标明,反复审核,确保万无一失。
命题人员对每个试题反复研究和充分交流,预估整套试卷完成的大致时间和阅读总量,体验每个试题在解答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揣摩学生的解题思路,思索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谢谢!请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