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4(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4(北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5-24 13: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科 目 数 学 年 级 四年级(下) 授课教师 薛万和
主题单元 三、小数乘法 课题 5.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估算意识,并能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末尾有0的数的乘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主要教法与学法 讲授与探索法
知识连接 活动
         第一课时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很多的动物,你了解哪些动物?(学生列举)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情境创设
二、探究学习1.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2.三趾蛞蝓在地面上每分钟大约爬行 2.1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上的2.15倍。   读了这几组数据,你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建立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模型    1.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决。重点研究乘法问题。   例如:三趾蛞蝓在树上每分种大约爬行多少米?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2.1×2.15   (2)估算。   引导学生估一估2.1×2.15的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在此基础上,师引导学生用笔算来解决问题。 (3)尝试计算。  讨论:如何列竖式,每一个乘法的数位怎样对齐?结合上一课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的关系进行研究。(4)规范小数乘法竖式写法。   2.1 5    ×2.1    2 1 5    4 3 0    4.5 1 5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乘数是2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是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就是3位小数。  (5)结合整数乘法你有什么发现? 2.师提出问题:三趾蛞蝓在地面上1小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2.1×60   (2)用竖式计算。 2.1    × 6 0   1 2 6.0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继续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由乘法中整十数的情况总结出有关计算规律,简便了算法,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3)思考 为什么要把0写在一边不乘,直接写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小数乘法当成整数乘法说说道理。  四、课堂活动完成练一练第1、2、3题五、解决问题练一练第4题。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兔子的奔跑速度是每秒多少米?练一练第5题。    世界上最高的鸟是鸵鸟,最高的哺乳动物是长颈鹿。一只鸵鸟身高是2.75米,一只长颈鹿的身高是鸵鸟的2.2倍。这只长颈鹿的身高是多少米? 以比赛的形式完成计算,提高积极性,熟练掌握方法。打破积比乘数大的思维定式。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并解答。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乘法,在解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5.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2.1×2.15 = 4.515(米) 2.1 5    ×2.1    2 1 5    4 3 0    4.5 1 5 答:三趾蛞蝓在树上每分种大约爬行4.515米。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